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農故里

鎖定
神農故里坐落在湖北省隨州厲山鎮九龍山南麓。
中文名
神農故里
地理位置
湖北省隨州厲山鎮九龍山南麓

目錄

神農故里簡介

神農故里 神農故里
華夏始祖炎帝神農的誕生地--烈山,古神農洞位於九農山腰。史書記載“神農母安登,感農而生炎帝”於此。在炎帝神農烈山名勝區內,建有炎帝神農洞、炎帝神農碑、炎帝神農紀念廣場、炎帝神農紀念館、炎帝神農牌坊等紀念性建築物。炎帝神農烈山名勝區規劃建設,以“建築返古、環境還野”為特色,規劃成“世界烈山宗親會館”、“祭祀朝聖”、“聖遺蹟遊覽”、“大同街市”、“炎帝故里經濟技術開發”、“服務接待管理”六個區,興建修復炎帝神農殿、烈山大宗祠、聖賢殿、功德殿、神農廟、安登泉、百草園、觀天壇、神農九井等景點。景觀有姜河新潮、九嶺晴嵐、煙寺晚鐘、山村夕照、古洞青雪、斷巖縮霧、龍鳳旗杆等,因材借景,秀麗非凡。幾千年來,每逢炎帝生辰祭日,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羣眾前來烈山敬奉炎帝神農,緬懷華夏始祖,烈山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的聖地。

神農故里記載

春秋戰國到今,歷朝歷史學家、歷史文獻作了肯定的記載,炎帝神農誕生於“湖北隨州厲山”。如:春秋《禮記.祭法二十三》:“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東漢經學大師鄭玄注:“厲山氏,炎帝也,起於厲山,或曰有烈山氏”。春秋《國語*魯語上》:“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穀百蔬”。三國時韋昭注:烈山氏,炎帝之號也,起於烈山,(禮記*祭法)以烈山為厲山也。
《春秋左傳注》第四冊:“有烈山氏山之子曰柱為稷,(沈韓補註雲:“(祭法)雲:‘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注:‘厲山氏,炎帝也,起於厲山,或曰有烈山氏’。農即柱,厲山在今湖北隨縣北四十里”)自夏以上祀之”。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晉朝杜預為其作注曰:“烈山氏,炎帝也,起於厲。”
神農故里:炎帝始祖誕隨州
“逶迤九十九岡嶺,雲壑幽藏小洞天。井社延裏環厥水,鼎舜頡頏際儀軒。滄桑有變巖未變,草木能仙石亦仙。千古教民勤稼穡,烈山典祀至今傳。”

神農故里傳説

相傳,盤古開天地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安登的美麗少女,天天到烈山上放羊,一有空閒就到山上一個幽深的古洞裏小憩一會。一次,她坐在洞中倚着洞壁睡着了,在甜美的夢鄉,她見到一個自稱七龍子的英俊少年同她相親相愛,纏綿不已。後來安登住進洞裏,並在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生下七斤重的肉球。家人對肉球頗為反感,於是舉起石刀,欲劈肉球,沒想到肉球自動裂開,跳出一個胖小子。安登十分高興,為他取名“石年”。這個石年,就是華夏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這個洞穴被後人稱為神農洞,坐落在洞天山東麓,為神農故里最能撼動人們情思的景點之一。

神農故里風景

神農故里位於隨州厲山鎮。厲山鎮坐落在烈山的東南麓。烈山岡巒起伏,樹木葱蘢,峭巖幽谷,清泉古洞,構成一幅風光旖旎、雄偉壯觀的山水畫卷。烈山擁有九嶺,九嶺拱成烈山。九烈山嶺由南向北依次為:鑽斷山、耕耘山、百草山、五帝山、三皇山、葫蘆山、洞天山、登天山、壽星山。它們沿龍脈河一字兒排開,如九龍捧聖,奉侍着神農故里。
除了神農洞之外,神農故里還有炎帝神農紀念館、炎帝神農氏遺址碑、神農碑、神農文化廣場、九龍捧聖亭閣、炎帝神農紀念塔和神農宮。神農紀念館為古典四合院建築,陳列有神農一生大型組畫和有關的史志文獻等;炎帝神農氏遺址碑在烈山主峯三皇山的半山腰,為明朝萬曆年間隨州知州楊存愚立;神農宮為三進四層宮殿式建築,集中華五千年文化精粹於一宮。相傳炎帝神農遍嘗百草,為民治病;發明農具,教人使用;培育五穀,助民眾温飽。後來,他與黃帝聯合打敗蚩尤,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中華民族因而又稱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