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經性皮炎

鎖定
神經性皮炎,也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一種發病與神經精神因素密切相關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主要為表現瘙癢,常見於脖子、手腕、手臂、手肘、小腿或尾骨部、肛門等部位。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神經性皮炎,尤其是30-50歲的女性。根據受累範圍的大小,神經性皮炎可以分為侷限性和播散性兩種。
神經性皮炎最明顯的臨牀症狀為陣發性瘙癢,患者會不斷搔抓,皮膚隨之變為粗糙、肥厚,呈苔蘚樣變化。如果受到其他疾病因素、神經精神因素、飲食、外界刺激等因素會影響病情惡化。患者在過度的瘙癢和搔抓下會形成“瘙癢-搔抓-瘙癢”的惡性循環。
神經性皮炎治療的根本目的是止癢,從而打破惡性循環。治療方法包括口服止癢藥物,避免搔抓等刺激,使用外用藥物如糖皮質激素類製劑,嚴重者可選擇其他治療方法,如局部藥物注射、口服抗組胺藥物、藥物靜脈封閉以及光療
神經性皮炎會因為繼發感染、瘙癢抓撓導致併發症,其中最常見的包括毛囊炎、局部淋巴結炎和皮膚顏色改變。雖然神經性皮炎容易復發,但部分患者去除誘發因素後,經過積極治療可以痊癒。
中醫病名
神經性皮炎
外文名
neurodermatitis
別    名
慢性單純性苔蘚
就診科室
皮膚科
多發羣體
30~50歲的成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兒童少見
常見病因
神經精神因素,搔抓,慢性摩擦,性情急躁,思慮過度,緊張,憂鬱,局部化學性物質刺激等
常見症狀
陣發性劇烈瘙癢,因抓撓使得皮膚變粗糙肥厚,呈苔蘚樣變
相關藥物
糖皮質激素類製劑,鈣調磷酸酶抑制劑類軟膏,薄荷腦及苯酚外用,抗組胺藥鎮靜劑雷公藤多苷片激素類藥物

神經性皮炎疾病類型

根據受累範圍的大小,可分為侷限性和播散性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病因

該病病因尚不清楚。神經精神因素、搔抓及慢性摩擦等可誘發或者加重該病。

神經性皮炎發病原因

該病病因尚不清楚,主要與搔抓及慢性摩擦有關。此外,還可能和下列因素有關。
  • 內因
神經精神因素
如性情急躁、思慮過度、緊張、憂鬱、勞累、睡眠不佳等。
其他疾病
如胃腸道功能障礙、內分泌障礙等,可能導致繼發神經性皮炎。
  • 外因
飲食
如辛辣刺激食物、飲酒等。
局部刺激
如硬質衣領、毛織品、化學物質、汗水浸漬等。
物理性因素
如日曬、過度清洗、局部化學性物質刺激。

神經性皮炎誘發因素

以下因素可增加神經性皮炎的患病風險:
  • 性別和年齡: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神經性皮炎,尤其是30~50歲的女性。
  • 有其他皮膚病的既往史或家族史:有皮炎濕疹或類似皮膚病的個人或家族病史的人更容易患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症狀

神經性皮炎的典型皮損為單個或多個扁平丘疹融合而成的皮膚苔蘚樣變,上面可有少許鱗屑,患者常感覺一陣一陣的劇烈瘙癢。
典型症狀
不同類型的神經性皮炎其臨牀特點不同,具體如下。
  • 侷限性神經性皮炎
好發於頸部、背部、肘部、腰部、尾骨部、會陰和陰囊等易搔抓部位。
開始時局部先有瘙癢或摩擦等刺激,由於搔抓皮膚逐漸出現較深溝紋和隆起的典型苔蘚樣變。
典型皮損為正常膚色或淡紅色、褐黃色扁平丘疹,丘疹大小、形狀不等,可呈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形,表面光滑或有少量鱗屑。多數丘疹密集成片,形成硬幣至掌心大小。
患處皮膚乾燥、肥厚,表面可有抓痕及色素沉着。
  • 播散性神經性皮炎
皮疹分佈廣泛,可累及眼皮、頭皮、軀幹、四肢等部位。
皮損呈多數苔蘚樣變,皮損及其周圍常見抓痕或血痂。
自覺陣發性劇烈瘙癢,常在局部刺激、精神煩躁時加劇,在夜間尤其明顯。

神經性皮炎就醫

患者皮膚瘙癢嚴重或繼發感染時須及時到皮膚科就醫。醫生一般根據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狀和體徵即可作出診斷。

神經性皮炎就醫指徵

  • 因劇烈瘙癢而忍不住地反覆搔抓皮膚;
  • 瘙癢影響睡眠或者日常活動;
  • 皮損處疼痛、出現破潰、膿皰或伴隨發燒。

神經性皮炎診斷流程

醫生會對患者進行相關的病史詢問,病史蒐集內容包括:
  • 皮損出現的時間;
  • 皮損瘙癢是否嚴重,瘙癢是持續存在還是反覆發作;
  • 瘙癢等症狀是否影響生活質量、睡眠;
  • 是否反覆搔抓;
  • 近期在皮損處是否應用過刺激性的肥皂或者化妝品等;
  • 是否進行過治療,採用何種方法,治療效果如何;
  • 身體是否有其他疾病,如胃腸道疾病、濕疹等;
  • 最近是否壓力過大、焦慮;
  • 是否容易過敏或者有家人患有此病。
之後,醫生會進行簡單的體格檢查,觀察皮損的顏色、形態、出現部位,觸摸皮損的質地等。一般醫生通過體檢及病史詢問即可作出診斷。
如症狀不典型,醫生可能建議患者接受進一步組織病理學檢查,以明確診斷並與其他疾病相鑑別。
接下來,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及病損表現明確診斷,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從而制定治療方案。

神經性皮炎就診科室

皮膚科

神經性皮炎相關檢查

組織病理學檢查
為了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皮疹和瘙癢,醫生可能會取小塊病變組織於顯微鏡下觀察。

神經性皮炎鑑別診斷

由急性或亞急性濕疹演變而來,沒有固定的好發部位,病變有滲出傾向。苔蘚樣變不顯著,但是浸潤則較神經性皮炎明顯,邊界也多不清楚。
開始時沒有皮膚病變,通常有瘙癢,因不斷抓撓,皮膚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抓痕,患病時間長後才出現苔蘚化。
常見於背部、肩胛間區或四肢,皮疹為高梁至綠豆大小的圓形丘疹,密集成片而不融合,或呈念珠狀排列,皮損處常見褐色色素沉着。
青年及成人期特應性皮炎常呈廣泛分佈的苔蘚樣斑片,類似播散性神經性皮炎。
特應性皮炎患者及其家族中常有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病史。患者幼兒期常有嬰兒濕疹史,血清中IgE及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常增高,皮膚劃痕試驗及對乙酰膽鹼呈遲發蒼白反應。
為紫紅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其上有Wickham紋,組織病理變化有其特異性。

神經性皮炎治療

神經性皮炎治療的根本目的是止癢,中斷“瘙癢-搔抓-瘙癢”這一惡性循環。治療方法很多,包括口服止癢藥物,避免搔抓等刺激,通常外用藥物塗抹,嚴重者可選擇其他治療方法。

神經性皮炎一般治療

  • 儘可能減少或去除誘發因素,如避免應用刺激性皮膚護理產品,改善搓澡、熱水燙等洗浴方式;避免摩擦和搔抓;避免皮膚過度潮濕或乾燥,加強潤膚。
  • 減少精神壓力及情緒緊張,必要時輔以心理治療。

神經性皮炎藥物治療

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下藥物進行治療。
  • 局部藥物治療
外用藥膏
  • 糖皮質激素類製劑是首選的治療藥物。有時單純外用,有時進行封包。
  • 鈣調磷酸酶抑制劑類軟膏:也可外用,有一定效果。
  • 止癢劑:如薄荷腦及苯酚外用,可輔助止癢。
局部注射藥物
對於肥厚苔蘚化嚴重的皮損可選用曲安奈德注射液等糖皮質激素進行局部注射。
  • 全身藥物治療
口服藥物
  • 抗組胺藥:可能有助於緩解瘙癢症狀。
  • 鎮靜劑:有神經衰弱症狀及瘙癢劇烈者,可應用此類藥物。
  • 其他:皮損廣泛分佈、瘙癢劇烈口服抗組胺藥物下效果不佳者,如無禁忌症可口服雷公藤多苷片
藥物靜脈封閉
皮損廣泛分佈伴有劇烈瘙癢者,醫生可能將普魯卡因生理鹽水或葡萄糖配製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然後緩慢靜脈滴注。
用藥前需做普魯卡因皮試,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忌用。

神經性皮炎手術治療

該疾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神經性皮炎中醫治療

該疾病的中醫治療暫無循證醫學證據支持,但一些中醫治療方法或藥物可緩解症狀,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師指導下治療。

神經性皮炎其他治療

  • 光療
用特定波長的紫外線照射患處可能改善症狀,如PUVA和NB-UVB。
  • 其他
液氮冷凍等可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難以避免復發。

神經性皮炎預後

神經性皮炎容易復發,部分患者去除誘發因素後,經過積極治療可以痊癒。
一些患者可能需要間歇治療數月或數年,如未能及時、積極治療,劇烈的瘙癢可以嚴重影響心情、睡眠和工作。
併發症
  • 繼發感染
由於反覆搔抓可繼發感染,可能引起毛囊炎及局部淋巴結炎。
  • 其他
瘙癢導致的抓撓,可引起皮膚顏色改變,如色素沉着色素減退

神經性皮炎預防

  • 放鬆緊張情緒
患者要保持樂觀,防止感情過激,特別是注意避免情緒緊張、焦慮、激動,生活力求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
  • 減少刺激
神經性皮炎反覆遷延不愈、皮膚局部增厚粗糙的最重要原因是劇癢誘發的搔抓,所以患者要樹立起這個病可以治好的信心,避免用力搔抓、摩擦及熱水燙洗等方法來止癢。這是切斷上述惡性循環的重要環節。
  • 調節飲食
限制酒類、辛辣飲食,保持大便通暢,積極治療胃腸道病變。
參考來源: [1-6] 
參考資料
  • 1.    張學軍,鄭捷.皮膚性病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8:130-131.
  • 2.    張建中,高興華.皮膚性病學.第3版[M].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5:173-174.
  • 3.    趙辨.中國臨牀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90-1291.
  • 4.    Neurodermatitis  .梅奧醫學中心[引用日期2024-03-25]
  • 5.    Neurodermatitis  .梅奧醫學中心[引用日期2024-03-25]
  • 6.    Evidence of effectiveness  .bestpractice.bmj.com[引用日期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