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應散

(《世醫得效方》)

鎖定
神應散,中醫方劑名。出自《世醫得效方》卷六。主治痢。
名    稱
神應散
出    處
《世醫得效方》卷六
組    成
金櫻草梗、肉豆蔻、訶子、罌粟殼、地榆、甘草、當歸、茯苓、白朮、枳殼、烏梅、丁皮、木香、陳皮
主    治

目錄

神應散組成

金櫻草梗、肉豆蔻、訶子、罌粟殼(去蒂萼)、地榆、甘草、當歸(去尾)、茯苓、白朮、枳殼(去瓤)、烏梅各一兩,丁皮、木香各五錢,陳皮(取紅生血,若痢勿用)一兩。

神應散用法用量

上為丸或末。五花痢,用春茶、陳皮煎湯送下;如是末,用蜜一匙,春茶、烏梅煎湯調服。

神應散主治

痢。

神應散附方

名稱:神應散
組成:雄黃二兩,硃砂一錢,全蠍七個(去毒),蜈蚣一條(炙),殭蠶一個(直者,炒)
用法:上為細末。每用半錢,薄荷湯調服
主治:小兒急慢驚風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神應散
組成:茯苓,甘草,黃芩,地骨皮各等分
用法:水煎服
主治:四時瘟疫傷寒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神應散
組成:膽礬半兩(一份刀上枯,一份生為末),鉛丹一分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半錢,以淡烏梅湯調卞
主治:痰涎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神應散
組成:吳茱萸不以多少(生用)
用法:上為粗末。熨烙,卻用鹽包蓋之
主治:諸瘡腫硬,色白不潰,疼痛不已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神應散
組成:雄黃,枯礬,藜蘆(生用),牙皂(炙黃)各等分
用法:上為末。每用豆大一粒,吹鼻內
主治:時氣纏喉,入喉腫塞,水谷不下,牙關緊閉,不省人事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功用:吐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