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應散

(《聖濟總錄》)

鎖定
神應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二十三。主治傷寒陰陽不順,發躁悶亂,氣虛嘔逆;霍亂後,煩躁,睡眠不安。
名    稱
神應散
出    處
《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組    成
丹砂、石硫黃,土消、蛤粉、人蔘、白茯苓
主    治
傷寒陰陽不順,發躁悶亂,氣虛嘔逆;霍亂後,煩躁,睡眠不安

目錄

神應散組成

丹砂(研)、石硫黃(研)各一錢,土消二錢,蛤粉三錢半,人蔘、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分。

神應散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服一錢匕,用脂麻水調下,不拘時候服。

神應散主治

傷寒陰陽不順,發躁悶亂,氣虛嘔逆;霍亂後,煩躁,睡眠不安。

神應散附方

名稱:神應散
組成:玄胡索,胡椒,小茴香各等分
用法: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
主治:寒疝,諸疝,心腹痛不可忍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功用:散氣開鬱
名稱:神應散
組成:光草烏(炮裂),細辛(去土)各五錢,好茶一兩半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半錢,臨卧濃茶點,服
主治:一切頭風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神應散
組成:硫黃(栗子大)一塊,硼砂(栗子大)一塊,訶子(去核)一個,密陀僧(栗子大)一塊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半錢,乳汁調下。服了時,就有癖處卧少時,當取下黑物效
主治:小兒乳癖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神應散
組成:滑石(研),寒水石(研)各半兩
用法:上為散,用生雞子一枚,鑿破,去黃留清,調和藥末,令如稠膏,卻納在雞殼內,以紙封口,用鹽泥固濟,曬乾,炭火內燒令通赤,放冷,去土並殼,取藥研令絕細為度。每服大人二錢匕,小兒半錢匕,米飲調下
主治:消渴,飲水不休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神應散
組成:牛頭角腮(酌中者)一隻,豬牙皂角七錠,穿山甲(或園取,或四方取,或一字取之)四十九片,蝟皮一兩,蛇退皮一條
用法:上捶碎,盛在小口瓷器內,鹽泥固定,日中曬乾,瓶口微露出煙,用文武火燒紅赤煙微少,取出放冷為細末。如服藥日,先一日臨卧細嚼胡桃仁半個如糊,用温醇糯酒一盞送下,不語便睡。至次日交五更服藥,驗病年月遠近,每用三錢至五七錢,用水半大碗,醇糯酒半大盞,相合熱,和藥服之,至辰時再服。又法,依前服藥,不須用胡桃仁,久病不過,七服
主治:腸風痔漏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