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雕母錢

鎖定
雕母(亦稱祖錢)是指手工雕刻的母錢,,經審核通過後,用作印範的制錢模型。
中文名
雕母錢
別    名
祖錢
實    質
手工雕刻母錢
性    質
古錢

目錄

雕母錢簡介

據清朝一代泉師鮑康所著《大錢圖錄》記載“徐福卿工部雲,每改元鑄新錢,先選至潔之象牙,刻作錢樣呈‘錢法堂侍郎’鑑定。然後以精銅鑿成祖錢(惟老啓盛齋頂戴鋪精此技,印範不掛沙),其穿口(局呼金口)非錢局人不能鑿,再用祖錢翻砂鑄母錢,以後開鑄,悉用母錢印範”,文中指出翻砂鑄錢的過程是先製作一枚祖錢,再用祖錢翻鑄母錢,然後流通錢全部用母錢翻鑄。而且祖錢在印範時不掛沙,這是雕母的基本特性。因為雕母的雕刻手法不盡相同(這一點可以從歷代流通幣錢文的不同形態可以看出),錢文形態不會影響翻鑄錢幣。但是如果雕母在印範時掛沙的話,會破壞錢範裏的錢文,翻鑄的錢文會模糊不清,無法證明什麼時期的錢幣,失去了重新制作錢幣的意義。況且翻鑄的母幣也要翻鑄錢幣,必須保證母錢的錢文也非常清楚才能再翻鑄出字跡清晰的流通幣。翻鑄的母錢才可以再翻鑄錢幣。要想做到雕母在印範時不掛沙,其表面和切面必須要非常光滑。所以,印範不掛沙是雕母的基本性能,表面光滑是製作雕母的基本要求。

雕母錢價值

我國自宋以來就採用翻砂法鑄錢,每當出新錢,就用銅塊或錫、鉛塊直接雕刻成錢模也就是雕母或祖錢,鑄錢時用祖錢作模,翻鑄母錢。雕母錢文精美,字口深峻,每個字的筆畫都非常清晰,絕無粘連模糊,而且筆畫比同版本的流通錢要細瘦,從細部看還保有手工鏤刻的痕跡。清代錢幣數量之多、版別之複雜,遠遠超過了以前的各個朝代。清代的雕母錢,我們常見有“乾隆通寶”、“嘉慶通寶”、“道光通寶”、“同治通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