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新論

鎖定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新論》是2005年06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金富 [1] 
中文名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新論
作    者
於金富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年06月
頁    數
398 頁
定    價
29 元
ISBN
9787801905840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新論內容簡介

社會主義是幾百年來人類的美好理想,社會主義是現代世界上一種偉大的科學理論,社會主義是20世紀人類掀起的一場偉大實驗,社會主義是一個充滿坎坷而又充滿希望的偉大實踐。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後,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成敗,既關係着中國的前途,也關係着社會主義的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不僅決定着全中國人民的福祉,而且深刻地影響着全世界人民的未來。
從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和實踐來看,馬克思、恩格斯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從理論上論述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實現社會主義”這一重大課題;斯大林、*作為社會主義實踐的領導人,從實際上演繹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重大課題;鄧小平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闡明瞭“什麼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初級階段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新的重大課題。中共“十五大”以來,新一代領導人正努力破解“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嶄新的歷史性課題。這既是當代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一個重大的理論課題,也是當今全黨全國人民面臨的一個重大的實踐課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一條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由之路,又是一項充滿挑戰、充滿希望的偉大事業。中華民族的振興和社會主義的發展,迫切要求我們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努力解決“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課題。迄今為止,舉國上下已經初步形成這樣一些基本共識:從其科學定位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堅持與創新;從其歷史定位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傳統社會主義模式的揚棄與超越,是對新民主主義道路的肯定與發展;從其現實定位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現代資本主義優秀成果的借鑑與利用。然而,究竟是否如此、為何如此、如此應當怎樣?人們的認識和觀點不僅仍然其説紛紜、見仁見智,甚至大相徑庭、針鋒相對。例如,究竟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的社會經濟結構與政治結構是怎樣的?為什麼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它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何關係?為什麼要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我國現階段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什麼:國家所有制還是勞動者股份制?為什麼要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分配原則、應當實行什麼樣的分配製度:按勞分配還是按生產要素分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性質是什麼、它同傳統社會主義及現代資本主義是何關係?筆者認為:所有這些,都必須到時代的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找答案,必須研究中國特色的現代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生產關係。這是因為,生產方式決定着社會結構的性質和麪貌,決定着社會發展的趨勢和進程。政治經濟學既是剖析社會結構的“解剖刀”,又是預測社會發展的“指示器”。
馬克思指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着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每一個歷史時代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並且只有從這一基礎出發,這一歷史才能得到説明。”“隨着新的生產力的獲得,人們便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而隨着生產方式的改變,他們便改變所有不過是這一特定生產方式的必然關係的經濟關係。”“任何時候,我們總是要在生產條件的所有者和直接生產者的直接關係——這種關係的任何形式總是自然地同勞動方式和勞動社會生產力的一定的發展階段相適應——當中,為整個社會結構,從而也為主權和依附關係的政治形式,總之,為任何當時的獨特的國家形式,找出最深的秘密,找出隱蔽的基礎。”“一定的生產方式以及與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簡言之,‘社會的經濟結構,是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法的關係正像國家的形式一樣,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係,這種物質的生活關係的總和,黑格爾按照十八世紀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先例,稱之為‘市民社會’,而對市民社會的解剖應該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求。”
恩格斯指出:“生產以及隨生產而來的產品交換是一切社會制度的基礎;在每個歷史地出現的社會中,產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隨的社會之劃分為階級或等級,是由生產什麼、怎樣生產以及怎樣交換產品來決定的。所以,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在人們的頭腦中,在人們對永恆的真理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在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到有關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到有關時代的經濟中去尋找。”“政治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各種社會進行生產和交換並相應地進行產品分配的條件和形式的科學。”“經濟科學的任務在於:證明現在開始顯露出來的社會弊病是現存生產方式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這一生產方式快要瓦解的徵兆,並且在正在瓦解的經濟運動形式內部發現未來的、能夠消除這些弊病的、新的生產組織和交換組織的因素。”
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論述闡明瞭兩大基本觀點:一是認為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的決定因素,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一方面,生產方式決定着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決定着社會經濟結構與政治結構;另一方面生產方式的變革,決定着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變革,決定着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基本方向。二是認為要解剖社會經濟結構與政治結構、揭示社會結構的運動規律與發展趨勢,就必須着力進行政治經濟學研究,首先必須研究社會生產方式。因此,要從理論與實踐上解決“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課題,就應當大力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全面、深入和系統地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生產關係。在此基礎上,努力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和體系重構,進而全面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創新與制度創新,奪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全面勝利。
基於上述基本認識,筆者數年來一方面認真地進行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研究,特別是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與生產方式問題的研究,另一方面努力進行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現實特徵研究,特別是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形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分配方式的研究,並在這些主要方面形成了一些初步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經過比較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借鑑學術界有關研究成果,開始形成了一些系統性的理論觀點,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獨特的理論體系與框架結構,由此寫成了這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新論》。本書出版的主要宗旨,是為了總結與介紹筆者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點研究成果,以此向長期從事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前輩、同仁請教,以便相互切磋、羣策羣力,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研究,為奪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勝利而做出應有的貢獻。
筆者之所以把本書冠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新論》,除了它是一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專著之外,主要是由於自認為本書具有以下3點“新”的特徵:
其一,研究對象新。本書作為一本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論著,首先是研究對象的創新。本書既突破了以往“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是生產關係及其發展規律”的傳統觀點,又不同於目前流行的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是“生產關係(經濟制度)+資源配置(經濟體制)”的已有觀點,而是根據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科學論述,吸取學術界研究的新成果,明確提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以及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即一定的社會經濟結構”的新觀點。在此基礎上,筆者進一步明確地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生產關係,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經濟結構”的新觀點。
其二,理論體系新。本書作為專門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經濟結構的新作,全面而系統地研究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與生產關係各個方面的實際內容與現實特徵,形成了一個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形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的社會形式”等生產方式方面內容,以及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企業管理制度一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分配製度”等生產關係方面內容的嶄新結構,並按照“經典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理論——傳統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特徵”的邏輯線索進行研究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嶄新體系。
其三,理論觀點新。本書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著.在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與生產關係的一些主要方面提出了獨到的新觀點。例如,本書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是同經典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具有許多重要差別的現代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它的基本特徵表現在其生產條件、生產形式和社會形式等方面。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產形式,是社會化商品生產和現代市場經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農業生產組織,是以農户家庭經營為基礎、以合作農場和家庭農場為典型形態的社會化生產組織形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工業生產組織是以企業經營為基礎、以現代公司和企業集團為典型形態的現代生產組織形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的社會形式,主要是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局部社會性的直接結合方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應當是以勞動者個人產權為基礎、以個人產權社會化聯合為特徵、以社會化股份制為具體形式的勞動者股份所有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是同傳統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具有許多重大區別的新型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它的基本特徵表現在其企業管理制度、個人收入分配製度等方面。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企業管理制度,應當是積極借鑑發達國家員工參與管理的成功經驗、廣泛實行民主化的企業管理制度。從分配製度方面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不應當繼續實行傳統社會主義的平均分配製度,也不可能真正實行經典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製度,它應當全面堅持和切實貫徹勞動力、資本、技術、管理和信息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並且鮮明地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按生產要素分配”!
本書的內容主要有三:一是對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經典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理論的概括與總結,其具體內容是對馬克思、恩格斯所闡述的經典社會主義生產形式、生產條件、生產的社會形式和生產關係等方面基本特徵的理論研究。二是對傳統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實踐的回顧與反思,其具體內容包括對傳統社會主義生產形式、生產條件、生產的社會形式和生產關係等四個方面的歷史分析。三是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目標模式的觀點與見解,其具體內容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形式、生產條件、所有制形式和生產關係等方面特徵的理論觀點與對策主張。
本書的學術價值主要有二:
一是本書的研究有助於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認真總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鮮經驗,在此基礎上在社會主義生產形式、所有制形式和生產關係等方面實現科學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與時俱進和創新發展。
二是有助於繼承與發展馬克思經典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反思與總結傳統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在此基礎上推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與體系探索,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新體系。
本書的應用價值主要有4個方面:
(1)本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形式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全局性和針對性的觀點和見解,對於深化我國市場化經濟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2)本書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條件的一些觀點和見解,對於促進我國企業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步伐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3)本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方面的新觀點及其新見解,對於推動我國公有制經濟的市場化改革、實現公有制形式創新和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不斷完善我國所有制結構,以極大地解放與發展社會生產力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4)本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方面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觀點和見解,對於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自我完善與自我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本書的適用對象主要是全國各本科大學的經濟學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和授課教師和全國高校、科研機構從事經濟理論研究的科研人員。同時,本書也適用於全國各大型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和各級政府機關特別是有關經濟管理職能部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新論圖書目錄

導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方法與體系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第一篇 馬恩經典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理論
第一章 經典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理論
一 經典社會主義生產條件
二 經典社會主義生產形式
三 經典社會主義生產的社會形式
第二章 經典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理論
一 經典社會主義經濟管理制度
二 經典社會主義產品分配製度
第二篇 傳統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實踐
第三章 傳統社會主義生產形式
一 傳統社會主義生產形式的特徵
二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形成
三 傳統社會主義生產形式的改革
第四章 傳統社會主義生產條件
一 傳統社會主義生產條件的特徵
二 傳統社會主義生產條件的變革
第五章 傳統社會主義生產的社會形式
一 傳統社會主義生產社會形式的特徵
二 傳統社會主義生產社會形式的變革
第六章 傳統社會主義生產關係
一 傳統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特徵
二 傳統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變革
第三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特徵
第七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形式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是商品生產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
第八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條件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技術條件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組織條件
第九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的創新
三 非公有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的所有制形式
第十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企業管理制度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分配製度
主要參考文獻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新論編輯推薦

本書以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與實踐為視角,對馬恩有關經典生產方式及其生產關係等基本特徵和理論進行了闡述;並試圖從理論上和實踐上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堅持和創新,是對傳統社會主義模式的揚棄和超越,也是對現代資本主義優秀成果的借鑑和利用。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新論作者簡介

於金富,1956年生,漢族,遼寧省康平人。現為《資本論》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綜合大學《資本論》研究會理事;河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研究所所長;河南省人民政府參事(預備)。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政治經濟學發展與創新。1996年以來先後在中國經濟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等出版了《空想·科學·探索—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縱橫》、《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的對策研究》、《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綱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方式導論》和《構造我國市場型公有制模式》等5部專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