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科學社會主義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鎖定
科學社會主義(Scientific Socialism)是關於無產階級解放條件的學説。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論述無產階級徹底解放的規律時,既批判了那種企圖憑藉法律來創立新的社會制度的所謂“法學家社會主義”,又充分估量了摧毀剝削階級法制、建立無產階級法制對實現無產階級解放的重大作用,從而把法律問題同無產階級徹底解放的條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1] 
科學社會主義是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而言的、關於社會主義的科學的理論體系、理論模型與實踐模式。科學社會主義是人類一切文明成果的結晶。
科學社會主義是關於社會主義的本質、性質、特徵和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是由科學的哲學、經濟學、社會管理學、行為科學等科學理論組成的完整嚴密的理論體系,是人類關於社會發展理論的最新成果。
科學社會主義與其他社會科學的區別在於它的綜合性,與社會科學之王經濟學的區別在於它的操作性與制度設計,與經濟學中的制度經濟學的區別在於對政府行為的制度設計。
中文名
科學社會主義
外文名
Scientific socialism
出    處
共產黨宣言
發源地
德國
代表著作
資本論》《反杜林論
全    稱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產生原因
資本主義內部矛盾日益尖鋭
提出者
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科學社會主義是關於社會主義的本質、性質、特徵和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是人類關於社會發展理論的最新成果。科學社會主義與其他社會科學的區別在於它的綜合性,與社會科學經濟學的區別在於它的操作性與制度設計,與經濟學中的制度經濟學的區別在於對政府行為的制度設計。
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實現從空想社會主義到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就在於以科學的哲學經濟學理論為基礎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來源

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是綜合人類一切文明成果、特別是社會發展理論與時俱進形成的,而不是以某一個人、某一本書為依據形成的。以某個人、某一本書為依據形成的,是宗教而不是科學;其實踐結果,是宗教狂熱而不是社會發展。
知識經濟時代,不但傳統的公有制理論,而且傳統的商品、貨幣、資本、勞動價值、經濟增長方式等理論都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由邏輯推演和實踐發展兩方面共同決定的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進程,必然要求我們不但要走進《資本論》,更要走出《資本論》;要使社會主義的規範性和科學性得以統一,經濟學的科學性與主體性得以統一,就必須從經濟學的對象、內容、方法、性質、宗旨方面作根本的改變,建立全新的經濟學範式。 [2-3]  [4]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模型

科學社會主義,不是以某一個人、某一本書為依據形成的“科學社會主義”,而是綜合人類一切文明成果、特別是社會發展理論與時俱進形成的科學社會主義。其中馬克思、恩格斯關於社會主義的一系列觀點、學説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主要思想來源,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既是科學的理論,也是革命的理論,是科學性和革命性的內在的和高度的統一。 [5]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模型的提出,標誌着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建設進入成熟階段。科學社會主義是凱恩斯主義新自由主義的揚棄。在經濟社會化、社會經濟化的今天,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間已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宏觀經濟學以微觀經濟學為基礎,微觀經濟學全息體現了宏觀經濟學。企業經營模式就是社會發展模式,對稱經濟學也就是對稱管理學。只有在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知識經濟學與物質經濟學相統一的範式中,才能理解對稱,才能揚棄新自由主義與凱恩斯主義的對立、西方經濟學中國經濟學的對立。
科學社會主義是生產力發展對GDP增長的超越。生產力發展之所以不同於GDP增長,是由於生產力作為社會系統的整體功能,是主客體相互作用、資源再生的結果,而GDP增長,則可以在不要發揮人的主體性的前提下,僅靠資源買賣、產業折騰、財富轉移、統計參數轉變就可產生。因此,如果説,金融危機的根源是泡沫經濟,那麼,泡沫經濟的根源是折騰經濟,折騰經濟的根源是GDP增長方式。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機,宣告了全球性GDP經濟增長方式的破產,宣告了GDP經濟增長方式的理論基礎—價格經濟學的破產。科學社會主義是規範與實證的統一。
規範與實證的統一有三層含義:一是正確的認識,二是合理的解釋,三是積極的引導。正確的認識:是什麼;合理的解釋:為什麼;積極的引導:怎麼樣。所謂規範與實證的統一,就是在是什麼的基礎上為什麼,在為什麼的基礎上怎麼樣,在怎麼樣的指導下,去進一步認識是什麼、解釋為什麼,從而指導實踐的發展,達到真善美的統一。規範與實證的統一是理想和現實的統一。規範與實證的統一是發展尺度與道德尺度的統一。規範與實證的統一是主體性與科學性的統一。科學社會主義是效率與公平的一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效率與公平的一致;本質特徵,就是通過微觀經濟與宏觀經濟的對稱,實現效率與公平的一致;通過民主與法制建設,實現微觀經濟與宏觀經濟的對稱。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除了生產資料公有制占主導地位以外,就是比資本主義有更強的宏觀調控能力,建立健全民主法制,從而能保證效率與公平的一致,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由於生產資料公有制是手段,更強的宏觀調控能力、保證效率與公平的一致是目的,所以社會主義公有制佔主導並非在量的比重上佔主導,而是國家掌握國民經濟的命脈,從而能反對各種民間壟斷、保護和促進充分自由、完全公平的競爭,使效率與公平相互促進。只有社會主義才有真正的市場經濟。科學社會主義是傳統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融合。左派經濟學家反對改革,主張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右派經濟學家即所謂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主流經濟學家認為改革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陳世清主義是對左右派經濟學的揚棄。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不是兩張皮,市場化改革是社會主義自我完善,真正的社會主義就是完善的市場經濟。所謂傳統社會主義,就是微觀經濟宏觀化;所謂社會主義有市場,就是承認宏觀經濟中有微觀活力;所謂資本主義(包括壟斷資本主義),就是宏觀經濟微觀化;所謂資本主義有計劃,就是微觀經濟要借宏觀經濟來引導。
實際上,用對稱經濟系統工程為分析框架和操作模式,民主與法制是對稱的,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對稱的,公平與效率是對稱的,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可以揚棄、互補和融合。宏觀調控本身有微觀機制,改革就是建立健全宏觀調控的微觀機制,使宏觀與微觀相互促進、對稱發展、可持續發展。改革本質是為宏觀調控提供製度、機制、行為方式和國民素質保證。改革是手段,宏觀調控是目的;正好像宏觀調控是手段,公平與效率的一致、可持續發展是目的一樣。社會的革命、政權的更替、體制的改革,目的都是更好的宏觀調控。只有提高宏觀調控的力度,使民主與法制健全、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對稱、公平與效率一致,改革開放發展才有正確的路徑,才會提高改革本身的效益. [3]  [2]  [4]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發展

兩極世界理論在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綜合運用唯物辯證法地緣經濟地緣政治和社會形態學視角研究分析世界歷史結構基礎上,對社會主義運動方向和共產主義實現途徑作了理論預測。在社會主義中國推動下,通過社會主義對外“產權合作”的方式,階級差別將逐漸消滅並最終實現世界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對外“產權合作”的第一階段是第四區和第三區的國企合作,第二階段是第四區、第三區、第二區的金融合作,第三階段是第四區、第三區、第二區、第一區實現世界共產主義的經濟政治合作。 [6-7] 

科學社會主義實踐模式

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模式,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具體模式。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是外在的兩張皮,而是內在的統一——真正的社會主義是真正的市場經濟,真正的市場經濟只能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當西方的市場經濟自我完善,就成了社會主義;當社會主義吸收了西方市場經濟的成果,就成了成熟的市場經濟。真正的社會主義,就是作為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真正的市場經濟,就是作為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市場不僅僅是資源配置的場所,而且是資源再生的平台;要使效率最大化,不僅僅是使資源優化配置,而且是使資源優化再生;要使資源通過優化配置達到優化再生,不僅僅是靠平面的二維的市場,而是靠主體動態的五維的市場,不僅僅是靠二維市場的均衡,而是靠立體市場的對稱。立體市場的對稱,就是政府與民間、法制與自由、宏觀與微觀的對稱。
所有這些對稱,就是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對稱。所以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是對稱的,對稱經濟學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對稱經濟學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 [3]  [2]  [4]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定義

馬克思 馬克思
① 科學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含了兩部分內容,第一個組成部分,科學社會主義原理設計,這部分內容是由馬克思本人完成的。科學社會主義原理設計,是指導人們完成科學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依據。
第二個組成部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應用設計,又稱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設計。這部分內容是由科學社會主義實踐者完成的。科學社會主義應用設計,是指導人們完成科學社會主義建設的應用設計。
兩者的關係,科學社會主義原理設計,是指導人們完成科學社會主義建設的核心原理。但有了科學社會主義原理設計,沒有人依據科學社會主義原理設計,做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二次開發應用設計,再好的原理設計,也不能夠付之於社會實踐中。
② 科學社會主義也是論述社會主義產生和發展規律的學説。

科學社會主義具體分析

為了同空想社會主義相區別,馬克思和恩格斯才使用科學社會主義這個名稱。它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廣義的含義,泛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體系;狹義的含義則專指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之一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説(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它是關於無產階級解放鬥爭發展規律的科學,即關於無產階級所進行的鬥爭的性質、條件以及由此產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學。無產階級所進行的鬥爭的性質,就是要使自己從資本主義奴役下解放出來,徹底埋葬僱傭勞動制度;無產階級所進行的鬥爭的條件,就是要使自己獲得徹底解放,必須消滅階級剝削、階級壓迫和階級差別,消滅產生階級的生產資料私有制;無產階級所進行的鬥爭的一般目的即最終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解放全人類。無產階級解放鬥爭的性質、條件和一般目的這三個內容,是一個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整體,特別是作為條件的那些內容,既反映性質,又決定目的。因此,科學社會主義可以簡述為關於無產階級解放條件的學説。
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於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創立的。資本主義制度在西歐一些主要國家的最終確立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經濟條件;現代無產階級的形成,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階級鬥爭的尖鋭化,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及工人運動的空前高漲,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十九世紀初期三大空想社會主義的學説,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思想條件或直接思想來源。
社會主義從空想發展為科學的關鍵是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説的創立。科學社會主義包含極其豐富的內容,集中到一點,就是科學地論證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論證了無產階級埋葬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偉大歷史使命。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創立以來的歷史證明,它的理論是正確的,社會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同時,它又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它在指導實踐的過程中,又要接受實踐的檢驗,隨着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擴展、不斷深化、不斷豐富、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新發展。 [3] 

科學社會主義產生原因

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有其社會基礎和階級基礎。19世紀40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先進國家已佔統治地位,隨着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內部矛盾日益尖鋭,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日益高漲。馬克思和恩格斯參加了當時階級鬥爭的實踐。在此基礎上,周密地研究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繼承了19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法國的聖西門、C.傅立葉和英國的R.歐文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論,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標誌着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1867年發表的《資本論》和1875年撰寫的《哥達綱領批判》,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原理進行了深刻的論證。

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內容

第一點
闡明生產社會性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形式之間的矛盾的發展,必然導致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以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取代生產資料私有制,科學地論述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
第二點
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是現代社會變革的巨大槓桿,無產階級是作為資產階級的掘墓人出現的。
第三點
無產階級專政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產階級社會的過渡。因此,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要對整個社會進行改造,發展生產力,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逐步實現由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偉大目標。此外,科學社會主義科學地闡明瞭無產階級政黨在無產階級革命和建設中的作用。科學社會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性,與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聯繫最直接、最密切,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

科學社會主義經濟關係

科學社會主義所有制的不同

資本主義所有制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生產資料被共同使用,生產部門被集體管理,發達的現代工業使生產日益社會化了。在這種基礎上,資本主義所有制日益喪失私有制的特徵;股份制的產生加速了生產的擴大,也使生產資料變為公司財產,使私有性質不斷被揚棄的過程更為迅速。
集體使用、不能被分割的生產資料之所以能被獨佔、分割,是因為它是資本。資本主義下,生產資料的實物形態失去意義,僅被當成一個價值額。當生產資料為一個價值額,它既能被獨佔,也能被無限分割,生產資料已經與所有者失去了一切實際的聯繫,資本成為它們之間的唯一紐帶,資本是現代私有制存在的最後理由。
資本是剝削自工人的剩餘價值,在單純的商品交換中,雙方遵循着等價交換的原則,取多予少在自由競爭的市場中難以存在。如果資本家不取得更多,生產的規模又如何擴大?這當然可以通過技術進步引起的資本貶值來實現,可資本的貶值儘管可以使原有資本獲得更大的購買力,使生產擴大,它卻不能產生利潤,而資本是為利潤而生的。
利潤意味着資本家獲得的比付出多,意味着一個差額,這個差額無需付出代價。這個差額不是在商品交換中產生的,更不是在真空出現的。這個差額來自於剝削,意味着工人的獲得與付出是不等量的,工人創造了這個利潤。
當利潤被投入到生產中,再次開始這個過程,實現自身的增值,這個價值就轉化為資本。

科學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危機

當資本展開運動,不斷地創造出剩餘價值,它也就在同時創造出各種社會危機。它在羣體、民族、國家之間引起了剝削、壓迫、仇恨,製造了貧困、愚昧、暴力。它不斷地撓亂社會生產的順利進行,製造出危機,每一次危機都如一次巨大的瘟疫,使社會一次又一次陷入到恐怖與饑荒之中。而隨着世界市場的發展,這些危機就像傳染病一樣在世界範圍裏蔓延開來,危機也就具有了世界性的特點。
儘管資本主義不斷地通過自我調整,存活併成熟起來,但隨着資本主義日益發展成熟,它繼續調整的空間也就越來越有限。當危機日益表現出世界性的特徵,引發全球性的生態危機、文化危機、戰爭危機,就必將導致政治危機。當危機無法在資本主義的範圍內得到根本解決,對抗性矛盾發展到最高頂點,革命也就無可避免。

科學社會主義新社會的孕育

然而,資本製造了危機,同時又孕育了新的社會的因素,正如封建社會孕育了資本主義社會
封建社會下發展了農業生產力,這使得一部分人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轉變為手工業者;剩餘的農產品造成了交換關係,形成了市場;日益發展的工商業催生了城市,在城市中出現了工場手工業和市民階級,這成為現代工業和資產階級的前身;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併造成了大批農民的破產,他們轉變為無產者階級,圈地運動加快了這一進程。最終,隨着一系列的革命和社會改造,資本主義確立起來。
資本主義也出現了類似的情形:資本主義完成了對人的第一次啓蒙,使人擺脱了宗教、政權、迷信的思想控制;資本主義改造了國家的統治形式,民主成為政治常態;現代工業造就了現代工人,並使生產規模大到了與私有制矛盾重重的地步;農業生產日益工業化了,就日益消滅了工業與農業的差別,也就日益消滅了城鄉差別;機械的發展使得消滅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終於可以成為現實。一句話,隨着資本主義發展,大規模社會改造也就迫在眉睫。
資本孕育了這些因素,同時又是它們繼續發展的最大阻礙。資本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存在的最後理由,資本主義所有制是最完備的也是最後的私有制形式,消滅了資本,也就消滅了私有制。
可見資本主義不過是歷史發展的一個過渡階段,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社會主義的產生以資本主義為基礎。

科學社會主義目標使命

科學社會主義理想境界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運動和社會制度三者之間形成了另一個完整的密切相聯的統一體,通過這個統一體的內在聯繫説明了科學社會主義的任務。

科學社會主義歷史任務

社會主義將建立起社會公有制,原本被社會實際掌握的生產資料,將交給社會真正佔有,一旦社會擁有了生產資料,它將按照一個統一的科學計劃來調配生產資料,商品的交換關係也就成為了阻礙,在日益擴大甚至國際化的生產規模下,它也已經成為阻礙,成為了不必要的,它就被消滅了;貨幣將失去他的職能,僅僅成為勞動者獲取一定消費品的憑證;交換關係一被消滅,價值也就不復存在,生產資料再也無法轉換成資本,資本就被消滅。

科學社會主義改造任務

第一點
社會主義將消滅一切專制的政治形式,建立完備徹底的民主制度;國家將失去暴力性質,成為單純的管理機關和服務機構。與資本主義不同,資本主義要求限制最高權力,社會主義則消滅凌駕於社會之上的最高權力。
第二點
社會主義要求將人的思想從資本、宗教、國家下徹底解放出來,最大限度地接受思想和科技的優秀成果,使人的人格日益完善,智力日益發展。
第三點
資本主義最大限度地耗盡地球的資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態危機。社會主義將合理地使用資源,並妥善地解決人口問題,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
當社會大規模改造失去了資本這個最大的阻礙,將不可遏止,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差別,工業與農業的差別,城鄉差別將最終被消滅。
大規模的社會改造運動得以展開,社會主義社會就將開始確立起來。無疑,這依賴於一系列的社會主義革命作為前提,由於世界市場的存在,社會主義革命從一開始就將越出國家和民族的界限,成為團結人類的巨大力量。

科學社會主義相關信息

巴黎公社所代表的無產階級專政簡介
資本主義的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勝利都是不可避免的。歷史具有這種必然性,但要使這種必然性轉化為現實性,始終離不開歷史的主體即人民的實踐運動。
要用幾句話概括未來新時代的精神,而又不墮入空想主義或者流於空泛辭藻,幾乎是不可能的,除了《共產黨宣言》中的下面這句話,再也找不出合適的了:
“代替那存在着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自由就在於把國家由一個高踞社會之上的機關變成完全服從這個社會的機關。”——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
巴黎公社政治制度
普選權和委員會制度公社設立委員會作為新的政權機構。實行普選制,組織廣大人民管理社會,實行有利於人民的各種措施,對政府人員實行民主選舉。委員不是“代表”,而是委任的,隨時可以被選舉人取消資格。
公社議會地方議會也在當地工人的指導之下追求他們自己的目標。革命傾向表現為蒲魯東主義布朗基主義,以及更多的自由主義共和派。表現了政治趨向的多樣性,高度的工人控制和不同革命派別之間的緊密合作。
改造專政機關公社解除資產階級常備軍,取締舊警察機構,根本改造司法機關,實行法官選舉制。
廢除官僚制度 公社通過全體公職人員需經選舉始得任命的決議,頒佈廢除國家機關高薪法令,規定最高年薪6000法郎,相當於一個熟練工人的工資水平,以防止國家機關由社會的公僕變為社會的主人。
巴黎公社經濟制度
公社在所有制、分配、管理和勞動立法方面實施某些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
工人合作社,通過將逃亡業主遺棄的工場轉變為工人協作社法令,改變薪金收入高低懸殊現象,實行保持合理差別的勞動報酬制度,並着手勞動者直接參與企業管理的試驗。
勞動保障,公社制定保護工人直接利益的勞動法令,如取締麪包房夜班制、禁止任意罰款和剋扣工資法令等。為了維護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公社先後通過若干減輕人民負擔和解決生活困難的法令。
減免債務,宣佈一切債務延期在3年內分批無息償還、無償發還典當金額不足20法郎低檔典押物品、免收3個季度房租等。
巴黎公社文化和社會制度
政教分離,頒佈教會與國家分離法令,將所有的教堂財產變為公共財產,並且把宗教教育從學校去除;巴黎公社失敗之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一直等到1880-81年Jules Ferry laws和1905年法國法律才重新實行這一法律,確立了法國的政教分離原則。公社允許教堂繼續從事宗教活動,條件是必須在夜間向公眾政治會議開放教堂。與街道和咖啡店一起,教堂成為了公社另一個主要的共同分享的政治中心。
教育改革,其它計劃中的立法還包括教育改革,它使將來的教育和技術培訓向所有人免費開放。
巴黎公社女權運動
一些婦女組織了一個女權運動,繼續了1789年和1848年的政治主張。Nathanie Le Mel和Elisabeth Dmitrieff於1871年4月11日創建了“保衞巴黎和護理傷員婦女聯盟”。鑑於針對男權制的鬥爭只能在一場全球的針對資本主義的鬥爭之中實現,聯盟要求性別平等,工資平等,婦女的主動離婚權,世俗指導(非牧師的)權和女孩的專業教育權。要求抑制合法妻子與情婦的區別,婚生子女與非婚生子女的區別,廢除妓女,關閉了maisons de tolérance(合法的官方妓院)。婦女聯盟參與市政委員會以及組織合作工廠。著名形象如LouiseMichel,“蒙馬特爾高地的紅色處女”參加了國民自衞隊,後來被送到新卡里多尼亞,象徵着婦女在起義事件中的積極參與。國民自衞隊的一個婦女營在鎮壓期間保衞了Place Blanche。
巴黎公社非政府組織
公社委員的工作負擔都非常大。人們期望議會成員們像提出那些立法的法令一樣提出一系列行政的和軍事的法令。大量圍城期間各地區為滿足社區需要而建立起來的非正式組織(小賣部、急救站)繼續興旺並與公社緊密合作。
公社的遺產是豐富的,委員會、非政府組織、婦女運動、公務員制度對後世造成了深刻的影響,它是高度民主制度的典範,以至於民主社會主義至今都無法與其比擬。即使政策失誤,但只要想到當時的歷史條件,被嚴密包圍的情況下,公社還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是令人驚歎的。
認為沒有中央集權制國家,就無法行使社會職能,是荒謬的;認為行政和管理是神秘的事情,是高不可攀的職務,只能委託給一個受過訓練的特殊階層,即國家寄生蟲、俸高祿厚的勢利小人和閒職人員,是荒謬的。巴黎公社表明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基本原則,即——
——分權、自治、人民監督、思想自由。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