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示温塗料

鎖定
以顏色或現象變化來指示物體表面温度及温 度分佈的一種塗料。其組成包括熱敏顏料、漆 基、溶劑和填料。基料主要為耐光耐候性較 好的丙烯酸類樹脂有機硅樹脂。示温塗料 可分為可逆和不可逆兩類,其中又有單變色、 雙變色和多變色之分。這類塗料適於水銀温 度計、毫伏計、輻射高測計不宜測温的地方, 或連續運轉的部件及大面積表面温度分佈的 測示。如用於化工、煉油、反應釜外壁起到 超温報警作用,用於飛機發動機和內部儀表、 蒙皮結構的温度測定和温度分佈測示等。
中文名
示温塗料
外文名
Heat indicating coating
別    名
變色塗料或熱敏塗料
原    理
塗層被加熱到一定温度而發生變化
用    途
指示物體表面温度
學    科
化工

示温塗料示温塗料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一些國家對示温塗料就進行了研究和生產。最早出現的示温塗料是1938年德國的I.G法貝寧達斯公司的熱色線。20世紀40—70年代,示温塗料的研究和應用有了很大的發展,其間也出現了易於使用和靈敏變色的示温片和可逆示温塗料。70年代以後,則逐漸轉向低温及可逆示温塗料的研究。
在國內,北方塗料工業研究設計院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了對示温塗料的研究。所研製的示温塗料在航空、國防和民用設備上廣泛應用。近年來,我國一些高校及科研單位(如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也開始研製可逆型示温塗料,其產品正在應用推廣之中。 [1] 

示温塗料分類

示温塗料是借塗料顏色的變化來指示塗裝物温度的 變化和分佈情況。因塗料中含有對温度敏感的 顏料,所以塗膜受熱至一定温度時,顏色即發生 變化。通常分為:①可逆性示温塗料。塗膜受熱 至一定温度時即發生變色,冷卻時又恢復到原 來的顏色。其變色機理,對有機物來説,由於温 度變化而使分子結構發生變化,例如電子給予 體與電子接受體的相互轉化,酸-鹼、酮-醇、 內酰亞胺-內酰胺等的平衡移動,兩種空間結 構或晶體結構互變,分子開環或產生自由基等; 對無機化合物來説是由於晶相的改變,配位基 幾何結構或配位數之間的變化。②不可逆性示 温塗料,即當温度恢復原來温度後,塗料顏色不 能恢復原狀。其變色機理是温度變化後,產生了 不可逆的化學反應,如化學組成改變(釋放出氣 體)、生成新的化合物等。

示温塗料可逆示温顏料

可逆示温塗料有碘化合物(HgI2、Ag2- HgI4、AgHgI4、Cu2HgI4、AgHgI4+ Cu2HgI4)、胺化合物(CoCl·2C6H12N4·10H2O、 CoBr2·2C6H12N4·10H2O、CoI2·2C6H12N4· 10H2O、CoSO4·C6H12N4·9H2O、NiBr2· 2C6H12N4·10H2O、NiCl2·2C6H12N4·10H2O、Ni (NO3)2·2C6H12N4·10H2O,其中C6H12N4為六亞 甲基四胺,即烏洛托品),它們的變色温度大都 在100℃以下,處於40~75℃之間。

示温塗料不可逆示温塗料

不可逆示温塗料大多是金屬鹽,如鈷化合 物[Co(NH3)5Cl3、Co(NH3)5ClSiF6、Co(NH3)6- PO4、CoNH4PO4·H2O、CoCO3、CoC2O4]、鎳化 合物[NiCO3、NiC2O4、Ni(NH4)PO4·6H2O、Ni- (CNS)2·4吡啶、Ni(MoO4)6·8H2O]、銅化合 物[CuSO4·Cu(OH)2、CuCO3·Cu(OH)2、CuC2- O4·3H2O、2Cu(CNS)2·2吡啶]、鉻化合 物{[Cr(NH3)6]4(P2O7)3、(NH4)2Cr2O7、[Cr(NH3)5Cl]C2O4}、鎘化合物[Cd(OH)2、CdC2O4·3 H2O]、錳化合物[MnCO3、MnC2O4·5H2O、 MnC4H4O6、Mn(NH4)2P2O7]、鉬化合 物[(NH4)3PO4·12MoO3、Fe(MoO4)6·7H2O]及 NH4VO3·FeC2O4·2H2O、(NH4)2V2O7、ZnO、 Pb(OH)2、Ag2CO3等,它們的變化温度都在 100℃以上,有的高達950℃,大多數在 150~300℃之間。

示温塗料優點

示温塗料的優點是: 適合於温度無法測量 的場合,可測量表面温度分佈,使用方便,不需 任何儀器設備。不可逆示温塗料可作為記錄資 料予以保存;熱敏紙的成色劑;化學反應過程中 温度變化的指示;熱交換器、反應設備、管道、電 機外殼的塗裝;貯罐等温度指示;玩具、商標、室 內裝飾、服裝等;尤其是用作防偽商標,利用手 觸熱量,使商品顯色;國防、消防、陶瓷、 變色茶杯等,均可使用。示温塗料的缺點是受使 用條件的限制, 精確度差。 [2] 
參考資料
  • 1.    徐潤斌;劉芳;田永豐;丁淵文; 示温塗料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現代塗料與塗裝 ,2016,(10)
  • 2.    安家駒 主編;包文滁,王伯英,李順平 合編.實用精細化工辭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第295-2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