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磨山遺址

鎖定
磨山遺址,位於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仙井鄉黃霞壠村,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為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農耕聚落遺址。 [2] 
1986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磨山遺址,遺址文化堆積厚1~2米,一般為大溪、龍山兩種文化堆,商周時期遺存主要散見於地表。遺址的東、南、北區為生活居住區,西南為龍山時期墓葬區。磨山遺址對研究湘贛兩水流域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價值。 [2] 
2019年10月,磨山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位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磨山遺址
地理位置
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仙井鄉黃霞壠村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
佔地面積
約 3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8-0102-1-10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磨山遺址歷史沿革

磨山遺址遠景 磨山遺址遠景
1986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磨山遺址。 [2-3] 
1987年8月,通過試掘磨山遺址,共發現房址3座、發掘墓葬24座,出土陶器、石器豐富,且具有地方特色,為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農耕聚落遺址,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 [2] 

磨山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磨山遺址位置圖 磨山遺址位置圖
磨山遺址為平坦農田中一高出約10米的山包,文化遺存分佈在山上及山下的農田,面積約3萬平方米。西南頭有一條小溪由北向南流。1987年8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會同株洲市博物館、株洲縣文化局,對磨山遺址進行試掘,共開探方7個,發掘面積約96平方米,發現房址3座、發掘墓葬24座。
文化堆積
磨山遺址出土文物 磨山遺址出土文物
磨山遺址文化堆積厚1~2米,一般為大溪、龍山兩種文化堆,商周時期遺存主要散見於地表。遺址的東、南、北區為生活居住區,西南為龍山時期墓葬區。 [3]  [5] 
遺蹟
灰坑,長方形,長1.1米,寬0.8米,深0.1~0.2米,包含物以陶片為主,絕大部分為泥質陶,器形主要是灰白胎紅衣罐,另有灰陶豆、夾砂釜等。 [5]  [6] 
房址,房基面用夾有紅燒土、炭屑的灰褐土鋪成。發現柱洞9個,均挖入墊層,洞底不見礎石。房址中央為略高起的隔牆,並把房子明顯分成南、北兩間。從隔牆和柱洞分佈判斷,房子的門應分別向南和向北開。房址內發現有木片痕的燒土塊,這應是木骨泥牆的痕跡,而且這種牆是經過焙燒的。由於遺址其它三面均未發現早期房址,此地應是早期磨山人的聚居地。而由房址的門向可推測,聚居的房子成東西縱向排列。 [5]  [6] 
墓葬,均為長方形淺坑豎穴,墓坑狹小。一般長50~90釐,,寬30~50釐米,深18~70釐米。墓葬全部為二次葬;部分墓坑底積有厚度不一的草木灰,少數墓中有人骨碎塊。隨葬品數量少,且多寡不一。 [5] 
年代
磨山遺址的發現表明大溪文化越過洞庭湖區到達湘江中游地帶,大大拓寬了大溪文化的分佈範圍。唐山遺址出土少量的印紋硬陶,説明這種由古越人創造的文化,開始出現於新石器時代的末期。參照同類型遺存碳14年代測定的數據,磨山遺址的大溪文化遺存距今約在5300~7000年,龍山文化遺存距今約4000~5000年。 [3]  [4] 

磨山遺址文物遺存

磨山遺址出土陶器紋飾拓片 磨山遺址出土陶器紋飾拓片
磨山遺址試掘出土的遺物:大溪文化遺存主要有鼎足、雙耳罐、紅衣陶罐、筒形釜、雙腹豆、白陶盤等,陶器的製作方法全部為手製。龍山文化遺存有磨製的石錛、石鏃,陶器仍主要為手製,但出現了慢輪修整的痕跡,遺物有鼎、足、釜、罐、碗和少量的印紋硬陶等。 [3]  [4] 

磨山遺址研究價值

磨山遺址出土陶器圖 磨山遺址出土陶器圖
磨山遺址文化面貌既具有較多大溪文化石家河文化的風格,又受到了贛江流域文化的一定影響,是少有的大溪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地方類型,對研究湘贛兩水流域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價值。 [2]  [4] 

磨山遺址保護措施

2002年5月19日,磨山遺址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 
2019年10月,磨山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位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磨山遺址旅遊信息

磨山遺址地理位置

磨山遺址位於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仙井鄉黃霞壠村。

磨山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磨山遺址,路程約11.6千米,用時約21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