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淥口區

鎖定
淥口區,隸屬於湖南省株洲市,古稱“漉浦”,別稱“淥湘”,以地處淥水匯注湘江水口得名。 [1]  淥口區位於湖南省中部偏東,湘江中游,境內淥水東來,湘江北去,東臨醴陵市攸縣,南連衡陽市衡東縣,西接湘潭縣,北毗蘆淞區天元區。2022年,淥口區地區生產總值1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 [30]  2020年,淥口區下轄8個鎮,129個村、10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053.6平方公里 [27]  。截至2023年末,全區户籍總人口34萬人,常住人口25.56萬人,城鎮化率55.01%。 [35] 
淥口區自古為湘東門户,是中原通往廣東沿海的咽喉,享有“湘東明珠”的美譽。位於長株潭城市羣南緣,是株洲市“一核一圈一廊”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2]  屬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試驗區範圍,其中275平方千米被納入核心區。 [3] 
2009年12月19日,中華詩詞學會授予淥口區“中華詩詞之鄉”。 [4]  2019年3月,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5]  2020年11月,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6] 
2023年,淥口區地區生產總值182.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4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78.7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76.9億元,增長4.6%。 [35] 
中文名
淥口區
外文名
Lukou District
別    名
淥湘
行政區劃代碼
43021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中國湖南省株洲市
地理位置
湖南省中部偏東
面    積
1053.6 km²
下轄地區
8個鎮,含129個村、10個社區(居委會)
政府駐地
淥口鎮學堂路1號
電話區號
0731
郵政編碼
412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5.56 萬(2023年常住人口) [35] 
著名景點
金輪寺
大京風景區
鳳凰山
火車站
淥口站
車牌代碼
湘B
地區生產總值
182.9 億元(2023年) [35] 

淥口區建制沿革

淥口區名稱由來

淥口區位於湘江中游偏東,“淥水東來,湘江北去”,故雅稱淥湘。其城關鎮為淥口鎮,因淥江自東向西流入湘江交匯於此,故名淥口。 [1] 

淥口區歷史沿革

淥口區行政區劃圖 淥口區行政區劃圖
五代,為楚潭州長沙府湘潭縣地。
北宋,為潭州湘潭縣地。
元朝,天臨路湘潭州地。
明朝,為長沙府湘潭縣地。
清朝,一度設株洲廳。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為第一行政督察區湘潭縣地。
1949年,為長沙專區湘潭縣地。
1951年,以湘潭縣株洲鎮等地析置株洲市(縣級),屬長沙專區。
1952年,株洲市屬湘潭專區。
1956年,株洲市升為省轄市。
1959年,湘潭、醴陵2縣部分區域劃入株洲市郊區。
1965年4月,析株洲市郊區地置株洲縣,縣沿襲市名,駐淥口鎮,屬株洲市。
1997年5月31日,國務院批准將株洲縣的羣豐鎮和馬家河鄉劃入株洲市市區(天元區)。
2018年6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株洲縣,設立株洲市淥口區,以原株洲縣的行政區域為淥口區的行政區域,淥口區人民政府駐淥口鎮學堂路1號。 [7] 
2018年12月18日,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正式掛牌成立並召開成立大會。 [8] 

淥口區行政區劃

淥口區區劃沿革

1997年,朱亭鎮與黃龍鄉合設立黃龍鎮。
1998年,古嶽峯撤鄉建鎮;鴻仙鄉與漂沙井鄉合併設立仙井鄉。
2002年,黃龍鎮更名為朱亭鎮。
2005年6月6日,株洲市政府轉發省民政廳湘民行發[2005]12號文件批覆:一、同意長衝鄉與太湖鄉合併設立新的太湖鄉。以原長衝鄉與太湖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太湖鄉的行政區域,新的太湖鄉轄22個建制村,總面積128平方千米,總人口2萬人,鄉政府駐桐子坡(原太湖鄉政府駐地)。二、同意八斗鄉與淦田鎮合併設立新的淦田鎮。以原八斗鄉和淦田鎮的行政區域為新設淦田鎮的行政區域,新的淦田鎮轄2個居委會、25個建制村,總面積100平方千米,總人口2.3萬人,鎮政府駐淦田(原淦田鎮政府駐地)。三、同意大京鄉與白關鎮合併設立新的白關鎮。以原大京鄉和白關鎮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白關鎮的行政區域,新的白關鎮轄1個居委會、17個建制村,總面積79平方千米,總人口2.5萬人,鎮政府駐白關鋪(原白關鎮政府駐地)。四、同意將朱亭鎮政府駐地由福祖橋遷移至場坪。至此,株洲縣轄7個鎮、11個鄉。
2010年,將株洲縣的白關鎮和姚家壩鄉劃歸株洲市蘆凇區管轄。調整後,轄6個鎮、10個鄉。
2011年,將株洲縣的雷打石鎮和三門鎮劃歸天元區管轄。調整後,轄4個鎮、10個鄉,縣政府駐地不變。
2015年11月26日,湖南省民政廳批覆同意:淥口鎮與仙井鄉成建制合併設立淥口鎮。南陽橋鄉與洲坪鄉成建制合併設立南洲鎮。淦田鎮與平山鄉成建制合併設立淦田鎮。磚橋鄉與龍潭鄉成建制合併設立龍潭鎮。朱亭鎮與龍鳳鄉成建制合併設立朱亭鎮。王十萬鄉與堂市鄉成建制合併設立龍船鎮。撤銷太湖鄉建制,設立龍門鎮。調整後,全縣轄8個鎮。 [9] 

淥口區區劃詳情

截至2015年,淥口區轄8個鎮(龍潭鎮朱亭鎮龍門鎮淦田鎮淥口鎮南洲鎮龍船鎮古嶽峯鎮)。區人民政府駐淥口鎮學堂路1號。 [3] 

淥口區地理環境

淥口區位置

淥口區位於湖南省中東部湘江中下游地段,東臨醴陵市攸縣,南連衡陽市衡東縣,西接湘潭縣,北毗蘆淞區天元區 [3]  。地理座標為東經112°57′30″—113°21′27″;北緯27°12′30″—28°01′27″,面積1053.6平方千米。 [10] 

淥口區地勢

淥口區是平原、崗地為主,平原崗地丘陵山地分別佔淥口區總面積的27.7%、30%、16.4%和16.3%,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湘江自西南入境,由南向北流經全境,淥江由東向西,在淥口與湘江交匯,河溪縱橫,遍佈淥口區,構成淥口區網葉狀葉脈式水系格局。 [11] 
淥口區 淥口區

淥口區氣候

淥口區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濕潤。年平均降水1389毫米,降水量21億立方米。降雨多集中於春夏兩季,4至6月為多雨季節;雨季湘江水位上漲,主要年份最高水位出現於4至7月。域內氣候宜人,光熱充足,適宜於多種動植物的生長。區內南北緯度差不大,太陽總輻射的分佈大致與日照時數的分佈相似。太陽總輻射量107.3千卡/平方米·時,光合有效輻射年總量為53.7千卡/平方米·時,熱量比較豐富,年內分配不均,6~9月總輻射有50.9千卡/平方米·時,佔全年總輻射量47%,其中又以7月份最多,為15.2 千卡/平方米·時,1月份最少,為5.3千卡/平方米·時。

淥口區水文

淥口區境內湘江水系通航支流31條,湘江主幹流通航里程660千米。湘江流域年降雨量都在1300毫米以上,降雨多集中於春夏兩季,4至6月為多雨季節;雨季湘江水位上漲,主要年份最高水位出現於4至7月。湘江及其支流多漫灘,枯水時期,河灘高出水面,洪水期均被淹沒;湘江水位的特徵為,洪水一來,河水暴漲成災。
湘淥兩江環繞淥口城區,湘江流經區境62千米,淥江流經區境13千米。 [3] 

淥口區自然資源

淥口區水資源

淥口區年平均降水1389毫米,降水量21億立方米,湘淥兩江年客水流量553億立方米,人均11.7萬立方米。水能藴藏量大,可開發利用15.46萬千瓦。 [12] 

淥口區礦藏資源

淥口區已發現巖金砂金耐火粘土硅石重晶石石膏、水泥灰岩、水泥配料砂岩、石英砂高嶺土磚瓦粘土、建築石料灰巖、花崗岩閃長巖頁岩、砂石及礦泉水和地下熱水等共23種礦產(含亞種),礦產地67處。其中大型和中型礦牀各3處,其餘皆為小型礦牀、礦點和礦化點。
淥口區金屬礦產貧乏,建築材料非金屬礦產相對較豐富,其中耐火粘土、水泥配料砂岩為大型礦牀,水泥用灰巖為中至大型礦牀,是株洲縣的優勢礦產,具較有利的開發利用前景。
淥口區礦產資源分佈總體特徵是點多面廣。鉛、鋅、金等金屬礦產雖然主要分佈在縣域東南部邊緣地段,但也因規模小而較難集約化、規模化開發利用。

淥口區人口

  • 人口
2022年末,全區户籍總人口34.2萬人,根據公安户籍數據顯示:全區出生人口1777人,比上年下降15.1%,出生率為5.2‰;死亡人口2942人,增長15%,死亡率8.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4‰。 [30] 
2023年末,全區户籍總人口34萬人,根據公安户籍數據顯示:全區出生人口1683人,比上年下降5.3%,出生率為4.9‰;死亡人口1992人,下降32.29%,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全區常住人口25.56萬人,城鎮化率55.01%。 [35] 
  • 民族
淥口區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0.16%。 [13] 

淥口區政治

淥口區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區委書記
區長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區政協主席
參考資料
[31-34] 

淥口區經濟

淥口區綜述

2022年,淥口區GDP總數達1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8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80.5億元,增長9.2%;第三產業增加值69.7億元,增長3.5%。
2022年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50元,比上年增長6.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33元,增長5.0%。其中,工資性收入18994.9元,增長5.7%;轉移淨收入19124.5元,增長4.6%;經營淨收入2827.1元,增長3.3%;財產淨收入2986.4元,增長4.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62元,增長6.3%。其中,工資性收入12635.3元,增長8.3%;轉移淨收入6051.1元,增長3.8%;經營淨收入6418.9元,增長4.8%;財產淨收入756.7元,增長6.0%。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7:1。全區城鄉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2726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消費支出3348.8元,佔消費總支出比重為14.7%。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分別為23225元和22514元,同比分別增長5.0%和6.5%。 [30] 
初步核算,2023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182.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4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78.7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76.9億元,增長4.6%。 [35] 
淥口區農業 淥口區農業

淥口區第一產業

2022年淥口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1.1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農業產值26.4億元,增長48.6%;林業產值3.7億元,增長1.6%;畜牧業產值16.7億元,下降26.6%;漁業產值2.3億元,增長5.8%。
2022年糧食播種面積42.7萬畝,下降1.2%;早稻面積12.1萬畝,與去年持平;中稻面積14.7萬畝,增長6.9%;晚稻面積13萬畝,下降10.8%。蔬菜面積18.7萬畝,增長3.4%;油料作物播種面積8.8萬畝,增長26%。
2022年糧食總產量19.2萬噸,下降4.4%,早稻產量5.1萬噸,下降2.7%;中稻產量7.6萬噸,增長1.7%;晚稻產量5.9萬噸,下降11.1%。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11107噸,增長22.3%;蔬菜產量40.4萬噸,增長3.7%;水果產量5.8萬噸,增長1.3%。
2022年生豬出欄53.58萬頭,增長2.4%;羊出欄6.5萬隻,增長2.5%;牛出欄0.3萬頭,增長7.7%;家禽出籠197.9萬羽,下降3.7%;禽蛋產量0.6萬噸,與去年持平;水產品產量12745噸,增長2.2%。 [30] 
2023年,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2.1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農業產值22.4億元,增長4.1%;林業產值4億元,增長9.5%;畜牧業產值20.9億元,增長1.4%;漁業產值2.6億元,增長6.9%。糧食播種面積43.05萬畝,同比增長0.8%;早稻面積12.15萬畝,同比增長0.4%;中稻面積14.77萬畝,同比增長0.2%;晚稻面積13.3萬畝,同比增長2.4%。蔬菜面積19.4萬畝,增長3.8%;油料作物播種面積9.8萬畝,增長12%。全年糧食總產量20.06萬噸,同比增長4.3%,早稻產量5.11萬噸,同比增長1%;中稻產量7.97萬噸,增長5.3%;晚稻產量6.13萬噸,同比增長4.7%。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12283噸,增長10.6%;蔬菜產量42.1萬噸,增長4.1%;水果產量5.9萬噸,增長2%。全年生豬出欄56.3萬頭,增長5.1%;羊出欄6.42萬隻,下降1.2%;牛出欄0.28萬頭,下降6.7%;家禽出籠198萬羽,增長0.1%;禽蛋產量0.58萬噸,下降3.3%;水產品產量13517噸,增長6.1%。
全區農產品加工企業452家,省級龍頭企業8家、市級龍頭企業38家。成立鄒學校院士團隊工作室,通過技術指導提高王十萬黃辣椒產品的穩定性和質量,榮獲第二十四屆中部農博會金獎。紅美人柑橘、松西子玉米、南洲憶山茶油和山塘魚等本土農業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35] 

淥口區第二產業

2022年淥口區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3%,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全市8、9.2和5.9個百分點。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2%。在規模工業中,非公有制企業增加值下降6.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下降12.9%,股份制企業增長10.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5.3%,其他經濟類型企業下降26.4%。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下降11.5%,製造業增長10.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下降4.9%。
分行業看,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電器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7.8%、3.2%、7.6%;電器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加值分別下降8.6%和0.7%。
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13.7%。其中,國有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8.4%;股份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3.9%;利潤總額下降47.8%。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66.7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完成房屋施工面積890.9萬平方米,增長5.0%;房屋竣工面積638.9萬平方米。 [30] 
2023年,全區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5%,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全市3.9、1.7和1.4個百分點;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2.5%。在規模工業中,非公有制企業增加值增長3.9%。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長51.5%,股份制企業增長8.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下降19.3%,其他經濟類型企業下降64.3%。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下降61.2%,製造業增長9.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6.3%。分行業看,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汽車製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分別增長6.2%、56.8%、30.6%;電器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加值分別下降30.7%和2.1%。主要工業產品保持不同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務收入比上年下降4.0%。其中,國有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下降3.1%;股份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下降3.8%;利潤總額下降47.9%。 [35] 

淥口區第三產業

2022年淥口區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1.7%,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全市6.6、5.1、26.7個百分點。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82.9%;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8.6%;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1.9%。
2022年淥口區房地產開發投資23.2億元,比上年增長0.1 %。其中,住宅投資19.9億元,增長3.2 %;商品房屋銷售面積30.6萬平方米,下降9.1 %。其中,住宅銷售面積27.8萬平方米,下降6.1 %。商品房銷售額15億元,下降5.6%。其中,住宅銷售額14.1億元,下降4.5 %。
2022年淥口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1.1億元,比上年增長2.9%,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全市3.1、0.5、0.5個百分點;按銷售地區分,城鎮零售額51.4億元,增長3%;鄉村零售額9.7億元,增長2.4%。按行業分,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1.83、58.14、0.29、0.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2.9%、4.6%、3.3%。分限額類別看,限額以上10.4億元,增長19.4%,限額以下50.7億元,下降0.4%。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4.2%,飲料類零售額增長11.3%,煙酒類零售額增長49.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增長20.6%,化妝品類零售額增長23%,日用品類零售額增長23.1%,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增長28.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增長21.2%,中西藥品類零售額增長3.9%,石油及製品類零售額增長8.7%。
2022年淥口區新增市場主體4571個,其中,新設立企業158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3家,個體户2968户。
2022年進出口總額(海關口徑)2744.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70.5%。其中,出口額2169.5萬美元,增長88.8%;進口額574.8萬美元,增長40%。全區引進內資項目145個,增長5%,合同引進區外資金67.4億元,增長9.2%。實際利用內資金額67.4億元。 [30] 

淥口區交通運輸

淥口鎮主城區距株洲市中心僅15分鐘車程,距長沙黃花國際機場不到1小時車程,距省會長沙市42千米。京廣鐵路、武廣高鐵、京港澳高速、S211、S313在境內通過。 [14] 
2016年,淥口區完成農村通暢工程100千米、農村公路升級改造65千米、安保工程125千米、危橋改造35座、農村客運招呼站30個。新開通2條城市公交線路。 [4] 
2020年完成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省計劃181公里。公路提質升級50公里,完成危橋改造10座,普鐵安全隱患整治105處,新建農村客運招呼站10個。全年公路貨運量1151萬噸,公路貨運週轉量28530萬噸公里,公路客運量826萬人次,公路客運週轉量13361萬人公里。伏波大道提質改造工作順利完成,城區智能化停車一期建成使用。
全區實現郵政業務收入5419.6萬元,比上年增長1.7%。其中,金融板塊實現收入3917.5萬元,增長0.6%;寄遞板塊實現收入875.5萬元,增長9.1%;郵務板塊實現收入626.2萬元,下降1.5%。 [28] 
2023年,淥口區完成農村公路提質升級65公里,湘江東岸沿江路、S330啓動建設,醴婁高速淥口區連接線、淥楓大道、太長線竣工通車。完成危橋改造3座,開通T1路公交線路,調整T7路、南山公園T2路客運線路。推行14週歲以下兒童和退伍軍人免費乘坐公交等便民政策。完善安裝公交站線路牌、站牌36套,實現與主城區一卡通刷服務。全年公路貨運量1147.8萬噸,公路貨運週轉量28363.2萬噸公里,公路客運量789萬人次,公路客運週轉量12446萬人公里。 [35] 

淥口區社會事業

淥口區科技

截至2022年,淥口區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154.4億元,比上年增長25.9%。完成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6.3億元,增長28.3%。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入庫數72家。有效發明專利數達180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6.9件。
2023年,淥口區有效高新技術企業數達到6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138家。新增專利授權161件,有效發明專利數量214件,高價值發明專利76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8.4件,時代華鑫獲評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銀獎。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27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家;株洲時代華鑫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聚酰亞胺薄膜”和株洲兆源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大型風電電機用分瓣式成型線圈”入選第四批湖南省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株洲東亞工具有限公司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株洲時代華鑫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認定為2023年湖南省原材料工業“三品”標杆企業和省級綠色工廠。億傑電子和拾貳焙咖啡榮獲2023年度省級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獎。
全區共建成463個5G基站, 基本實現全區工業園區、高鐵沿線、行政村等重點場所5G網絡全覆蓋。 [35] 

淥口區教育

截至2022年,淥口區共有學校(園)127個。其中,幼兒園54所,教學點22個,小學25所,初中6所,九年制一貫制學校15所,普通高中3所,完全中學1所,職業高中1所。全區共有在校學生32591人,其中:學前教育5566人,小學教育12982人,初中教育6798人,高中教育6586人,職業中專教育959人。2022年高考二本以上錄取805人,錄取率30.2%。全區在編在職教師2090人。全年共發放助學金654萬元,資助貧困學生8062人,購買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園位3527個。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5.6%。
2023年,全區共有學校(園) 128個。其中,幼兒園54所,教學點22個,小學25所,初中5所,九年制一貫制學校16所,普通高中3所,完全中學1所,職業高中2所。全區共有在校學生32960人,其中:學前教育4638人,小學教育12709人,初中教育6908人,高中教育5350人,職業中專教育3355人。2023年高考二本以上錄取809人,錄取率39%。全區在編在職教師1951人。全年共發放助學金697.4萬元,資助貧困學生8732人,購買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園位660個。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8%。掛牌2個”名校長”工作室,51人入選全市優秀教育後備人才庫。機關幼兒園遷建、區五中、淥口鎮鴻仙中學學生宿舍樓等項目實現竣工。株洲鐵航衞生學校與吉爾吉斯斯坦國際大學合作成立中國預科學院。 [35] 

淥口區文化

截至2022年末,淥口區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廣播台1座,電視台1座,有線電視用户95100户。全年開展送戲下鄉活動32場。 [30] 
2023年末,全區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廣播台1座,電視台1座,有線電視用户8325户。全年開展送戲下鄉活動32場,送電影下鄉1548長。首個“湖南黨史教育基地”在淥口博物館(楊得志故居)揭牌。成功舉辦或承辦了“青春淥口夢˙奮鬥正當時”元宵節系列活動、湖南省首屆風箏邀請賽、淥口區首屆民俗藝術節、鄉村合唱節、美食進北大、幸福鄰里節、全國業餘棋王賽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動。 [35] 

淥口區體育

截至2022年,淥口區體育設施總體達到620個。其中,室內體育設施48個,室外體育設施572個。總場地面積59.4萬平方米,人均設施面積2.3平方米。區五中籃球隊在2022年“新浪3x3黃金聯賽”湖南省總決賽奪得冠軍。區三中全國體育單招考試成績居湖南省榜首。南洲鎮中心幼兒園獲評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21.9萬人次,同比增長4.3%;實現旅遊總收入13.3億元,同比下降1.2%。
2023年,全區體育設施總體達到844個。其中,室內體育設施48個,室外體育設施796個。總場地面積68.6萬平方米,人均設施面積2.66平方米。昭陵端午龍舟賽登上CCTV-4銀幕,淥口首個“國字號”賽事2023全國體育傳統校籃球聯賽火爆出圈。高端民宿朱亭五號山谷正式營業;蓬源仙3387露營基地、太湖夜市成為網紅打卡地;經世文創部落等重點文旅產業項目加快推進。全區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81.7萬人次,同比增長49%;實現旅遊總收入20.4億元,同比增長54.2%。 [35] 

淥口區衞生

截至2022年,淥口區醫療衞生計生單位207個,其中,區直醫療衞生健康管理與服務單位4個、區級公立醫院3個、中心衞生院3個、鄉鎮衞生院8個,民營醫院2個、村級衞生室152個, 診所醫務室35個。全區現有醫療衞生人員1663人。其中,高級職稱88人,中級職稱457人,初級職稱874人。全區平均每千人有衞生技術人員5人,開放牀位1602張,每千人擁有牀位6.15張。農村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5027人,孕產婦免費產前篩查705人,公開招聘專業技術人員44人。
2023年,全區醫療衞生計生單位206個,其中,區直醫療衞生健康管理與服務單位3個、區級公立醫院3個、中心衞生院3個、鄉鎮衞生院8個,民營醫院2個、村級衞生室151個, 診所醫務室36個。全區現有醫療衞生人員1663人。其中,高級職稱108人,中級職稱428人,初級職稱904人。全區平均每千人有衞生技術人員5人,開放牀位1522張,每千人擁有牀位5.91張。農村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4834人,孕產婦免費產前篩查1100人。市榮軍優撫醫院落户區人民醫院。 [35] 

淥口區社會保障

淥口區2022年發放創業貸款1270萬元,新增城鎮就業2502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501人,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社保待遇穩步提升,全年共發放城鄉低保資金3382萬元,發放集中和分散供養五保資金1991.8萬元,城市低保保障標準從550元/月提高到600元/月;農村低保保障標準從4320元/年提高到不低於4620元/年;特困供養生活標準從5616元/年提高到6600元/年。養老服務總人數達6.7萬人。年末全區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7.7萬人,參保率100%;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22.5萬人,參保率95%,完成省、市目標任務。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十八連漲”,企業離退休人員人均增加基本養老金95元,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人均增加基本養老金146.65元。全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6832人,參保單位496家。城鄉居民醫保共有2.4萬人次獲得各類醫療補償0.15億元。 [30] 
2023年,淥口區全年發放創業貸款1599萬元,新增城鎮就業2527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309人。完成“城鄉低保提標”任務,城市低保月保障標準由600元提高至650元;農村低保保障標準由4620元/年提高至5040元/年(即420元/月)。2023年城市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由780元/月提高到845元/月。
2023年,淥口區全年共發放城鄉低保資金3454.3萬元,發放集中和分散供養五保資金2237萬元,養老服務總人數達6.5萬人。全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7.5萬人,到齡領取待遇人數5.6萬人;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21.6萬人,參保率95%。全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6945人,參保單位732家。城鄉居民醫保共有2.35萬人次獲得各類醫療補償0.17億元。全面推行異地就醫結算與基層醫保代辦服務,13家區屬醫療機構全部實現跨省異地醫保聯網直接結算。12家公辦養老機構全部通過國家養老服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省醫藥發展集團康乃馨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實現開業。 [35] 

淥口區歷史文化

淥口區境內有新石器時代的磨山文化遺址,也有舜帝南巡的足跡。漢代伏波將軍南征交趾時,曾統兵數萬,駐軍淥口。湘江之濱,杜甫、劉長卿等唐代大詩人遺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鳳凰山下,宋代理學大師朱熹偕張南軒南遊,夜宿朱亭結亭講學。大革命時期,毛澤東曾親臨淥口考察農民運動。 [15] 

淥口區地方特產

  • 米線魚
米線魚 米線魚
米線魚的原料包括鱸魚、米線、金針菇、木耳、青筍,調料可用豆瓣醬、蛋清等。米線魚屬於半主食,其中有米線,等於菜也有了飯也有了。而根據株洲人的口味,米線魚還可以放入辣椒、花椒等進行調味。 [16] 
  • 艾葉米果
艾葉米果 艾葉米果
艾葉米果,其實同艾葉粑粑類似。產出新米或家人團聚時,全家人一起製作,製作熱鬧,吃也熱鬧,營造出一種和睦的氛圍。因該米果為圓形,故又取團圓之意。 [16] 

淥口區風景名勝

  • 伏波嶺
伏波嶺 伏波嶺
伏波嶺,瀕臨淥江北岸,前有石崖壁立,下有深潭。公元413年,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屯兵此地,建功立業,留下“男兒應當戰死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的名句,激勵無數仁人志士,伏波嶺由此得名。唐時建有伏波廟,1944年被日寇焚燬,1968年重建,為毛澤東考察農民運動的舊址。
  • 十九人堆
十九人堆 十九人堆
十九人堆,顧名思義就是埋葬了十九個人的大墳堆。“十九人堆”源自於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醴陵北二區(仙井、淥口地區)工農自衞軍攻打淥口團防局的一次失利而留下的一座集體掩埋革命烈士的墓葬。十九人堆封土堆長25米,寬1米,高0.7米,墓前立有高1米,寬0.4米的麻石墓碑,其碑上陰刻"十九人墳墓民國十七年楊家園眾姓立"等字。
  • 楊得志故居
楊得志故居 楊得志故居
楊得志故居坐落在淥口區南洲鎮三望衝村坳上組,距株洲縣城約4千米。1911年1月3日,楊得志在這裏度過了童年、少年時代,這裏是他萌生革命理想的地方。故居建於中華民國初,坐西北朝東南,252平方米,平面呈“7”字形,土木結構,小青瓦屋面,土築牆,穿鬥式結構,原面闊三間,正中是堂屋,兩側是正房、廂房,堂屋後面是四間低矮的雜屋。東正房是解放後楊得志將軍兩次回鄉的卧室,基本保持原樣。牀鋪、書桌、凳子、立櫃和洗臉架等都保留在屋內。
  • 大京風景區
大京風景區 大京風景區
大京風景區,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淥口區白關鄉境內,距株洲市區15千米,以大京水庫為中心,湖區面積3600畝,總面積29.7平方千米。是一個以山、水、林、禽同生共榮為主要特徵的自然景觀與盛極明清的古廟遺蹟為主的人文景觀相結合的集遊覽、度假、娛樂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17] 
  • 朱亭古鎮
朱亭古鎮 朱亭古鎮
朱亭古鎮,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大理學家朱熹偕同張栻同遊南嶽,途經朱亭,在港上木橋邊歇宿,應當地人士請求,結亭講學。後人紀其事,便將朱、張講學之處稱為“朱停”,亦曰“朱亭”。朱亭因之得名,從此奠定千年古鎮的歷史地位。
古鎮朱亭,歷史遺存豐富。拴馬樟、朱張橋、龍潭書院、紫陽閣、挽洲島、一葦亭、祖師殿、汪家井、天子嶺和馬蹄印等諸多歷史景觀,無不顯示出千年古鎮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藴。 [18] 
  • 鳳凰山國有林場
鳳凰山國有林場 鳳凰山國有林場
鳳凰山國有林場,位於淥口區東南方,與衡東縣、攸縣交界,主峯鳳凰山海拔680米,是南嶽七十二峯之一。鳳凰山氣候宜人,空氣清新,擁有鳳凰寺、望日峯、玉泉井等景點。這裏層巒疊嶂,泉水清澈,自然景緻極其豐富,在春、秋、初冬季節,還可觀雲海。
鳳凰山國有林場總經營面積為21348畝,現有杉木林2500餘畝、竹林18848畝,森林蓄積量4.0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92.4%,是淥口區的重點林區。

淥口區著名人物

淥口區先後走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楊得志上將等一批共和國將軍。共和國建設時期,走出了中共中央委員、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原黨委書記曹伯純等30多名地師級以上領導幹部,培育了李立、王麗達等一批藝術家。 [15] 
晏福生(1904—1984),原名晏國金,株洲縣仙井人。1928年5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歷任紅六軍團第十七師四十九團政治委員、三十一軍警衞團政治委員、東北人民自治軍三五九旅政治委員、獨立第一師政治委員、四十七軍副軍長兼一二九師政治委員,兼任湘西軍區沅陵軍分區政治委員。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一級解放勳章。 [19] 
楊梅生(1905—1978),株洲縣淦田人。1927年9月,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一團副隊長、紅一軍團第十二軍特務大隊大隊長、湘贛軍區獨立第九師第四十三團政治委員、紅一方面軍第三師第八團團長、八路軍總部警備科任科長、新四軍總津浦路東聯防司令部司令員、冀晉縱隊副司令員、熱河軍區副司令員、合江軍區副司令員、東北野戰軍四十六軍軍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20] 
楊得志(1910—1994),湖南醴陵人。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濟南軍區司令員、武漢軍區司令員、昆明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共中央軍委副秘書長、中央軍委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21] 
李立,1925年出生於湘潭市城內裕芒花圃,祖籍是株洲縣堂市鄉樓廈村(原屬湘潭縣)。先後擔任過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湖南分會副主席、顧問、湖南省工藝美術書畫研究會會長。1996年4月,李立被聘為湖南省文史館館員。 [22] 
張宗政(1930—2018 [23]  ),株洲縣淥口人。1949年8月到長沙投奔革命,9月入解放軍十二兵團軍政幹部學校學習,歷任航空兵二十二師大隊政治幹事、團政治處組織幹事、師政治部組織幹事,航空兵十七師幹事、大隊政治委員、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副主任,航空兵二十四師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航空兵六師政治委員,蘭州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24] 

淥口區榮譽稱號

淥口區先後獲評湖南省“全面小康經濟發展先進縣”“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最具投資價值縣”“平安縣市區”稱號等多項榮譽。 [3] 
2020年9月,被確定為“湖南省綜合油料大縣”、“湖南省茶油大縣”。 [25] 
2021年1月18日,被授予“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6] 
2023年2月,入選自然資源部公佈的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市)名單。 [2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