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碌碌無為

(漢語成語)

鎖定
碌碌無為,漢語成語,拼音是lù lù wú wéi,意思是平平庸庸,無所作為。出自《史記·酷吏列傳》。
中文名
碌碌無為
外文名
Though seemingly always on the run
拼    音
lù lù wú wéi
近義詞
碌碌無能無所作為
反義詞
大有可為、大顯身手 [1] 
注    音
ㄌㄨˋ ㄌㄨˋ ㄨˊ ㄨㄟˊ
出    處
《史記·酷吏列傳》

碌碌無為釋義

平平庸庸,無所作為

碌碌無為出處

《史記·酷吏列傳》:“九卿碌碌奉其官,救過不瞻,何暇論繩墨之外乎?” [1] 

碌碌無為例句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 [2]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一章:“我早就這樣想:與其碌碌無為地混這一生,不如壯烈地去死。”
秦牧《<長河浪花集>序》:“幾十年來,雖然不能夠説完全碌碌無為,但是回憶起進城之前,見到那些老戰士時心裏曾經湧起的感情,見到第一面五星紅旗時心裏曾經湧起的感情,卻不禁有愧疚之感。” [3] 
蔣和森《風蕭蕭》:“看你威儀不減當年,比從前更加發福了,哪像我這樣碌碌無為,不過馬齒徒增罷了。” [4] 
陳國凱《我應該怎麼辦》:這幾年,我們很多時間都在碌碌無為中過去了,以後我們建立起家庭學習制度,你當我的老師,教我數理化 [4] 

碌碌無為成語辨析

碌碌無為—碌碌無能。 [4] 
碌碌無能:表示平庸,沒有才能(能:才能)。(結構)狀中式;碌碌無能(功能)謂詞性(色彩)多含貶義。【辨析】 兩者結構、功能、色彩相同,意義相近,差別在於:“碌碌無為”偏重在“沒有作為”,“碌碌無能”偏重在“缺乏才能”。 [4] 
碌碌無為—庸庸碌碌。 [5] 
庸庸碌碌:形容平平庸庸,沒有志氣,沒有作為。【辨析】過這兩個成語都有"平平庸庸,沒有作為"的意思,常可通用,都有貶義。但二者也有些區別∶"庸庸碌碌"是聯合結構,側重於形容"為人平庸無能","碌碌無為"是偏正結構,側重於形容"平平庸庸而無作為"。

碌碌無為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