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馬灣鄉

鎖定
石馬灣鄉(已撤銷),隸屬於懷化市辰溪縣,地處辰溪縣西南部,辰水河東岸,東與寺前鎮接壤,南與小龍門鄉、安坪鎮為鄰,西連橋頭鄉,北抵石碧鄉,距辰溪縣城17.5千米,總面積36.08平方千米。 [1]  截至2011年末,石馬灣鄉總人口有15520人。 [1] 
民國時期,現石馬灣鄉境域屬協和鄉;1984年,由石馬灣公社改為石馬灣鄉。 [1]  截至2014年10月31日,石馬灣鄉下轄13個行政村, [2]  鄉人民政府駐石馬灣村。 [1]  2015年,石馬灣鄉與安坪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新的安坪鎮。 [3] 
石馬灣鄉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是辰溪縣糧食主產區。2011年,石馬灣鄉農業總產值7152萬元。 [1] 
中文名
石馬灣鄉(已撤銷)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懷化市辰溪縣
地理位置
辰溪縣西南部
面    積
36.08 km²
下轄地區
1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石馬灣村
電話區號
0745
郵政區碼
415918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燕子洞
雷打巖
車牌代碼
湘N
人    口
15520人(截至2011年末總人口)

石馬灣鄉建置沿革

民國時期,屬協和鄉。
1955年,屬桂山區。
1958年,屬紅旗公社。
1961年,設石馬灣公社。
1984年,由石馬灣公社改為石馬灣鄉。 [1] 
2015年,石馬灣鄉與安坪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新的安坪鎮。 [3] 

石馬灣鄉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石馬灣鄉下轄石馬灣、米家莊、桐玉里、鵝公頸、流木灣、辛木灣、貓兒溪、趙家溪、深衝灣、雞鳴溪、東衝灣、鬥巖衝、鐵沙溪13個行政村,下設144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14年10月31日,石馬灣鄉下轄13個行政村:米家莊村、桐玉里村、鬥巖衝村、石馬灣村、鵝公頸村、辛木灣村、貓兒溪村、趙家灣村、雞鳴溪村、深衝灣村、東衝灣村、鐵沙溪村、流木灣村, [2]  鄉人民政府駐石馬灣村。 [1] 
石馬灣鄉風光 石馬灣鄉風光

石馬灣鄉地理環境

石馬灣鄉位置境域

石馬灣鄉地處辰溪縣西南部,辰水河東岸,東與寺前鎮接壤,南與小龍門鄉、安坪鎮為鄰,西連橋頭鄉,北抵石碧鄉,距辰溪縣城17.5千米,東西最大距離7.5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54千米,總面積36.08平方千米。 [1] 
石馬灣鄉衞生院-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

石馬灣鄉地形地貌

石馬灣鄉地勢東高西低,南高北低;地形主要為山地;境內最高點位於王家山,海拔360米;最低點位於辰水河岸,海拔128米。 [1] 

石馬灣鄉氣候

石馬灣鄉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受季風影響較大,春夏長,秋冬短,冬季嚴寒,夏季酷暑,氣候温和,雨量充沛,熱量豐富,無霜期長,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石馬灣鄉水文

石馬灣鄉境內河道屬辰水水系,辰水由西而東向北注入沅江,境內河道總長7.5千米。 [1] 

石馬灣鄉自然災害

石馬灣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風災、低温、霜凍、雷擊等。水災每3年一遇,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5年6月,連續降雨多天,降雨量達413.4毫米,造成山洪暴發,沖毀房屋150棟、渠道3000米,淹沒稻田及農作物4500畝。旱災一年四季均有發生。 [1] 

石馬灣鄉自然資源

石馬灣鄉境內有地下水資源1000萬立方米。2011年,石馬灣鄉有耕地1.3萬畝,人均0.8畝;林地總面積1.3萬畝。 [1] 

石馬灣鄉人口

據第四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1990年7月1日,石馬灣鄉總人口達14615人。
2007年,石馬灣鄉人口1645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5人。
截至2011年末,石馬灣鄉總人口有1552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8人,城鎮化率2.3%;另有流動人口3425人。總人口中,男性8070人,佔52%;女性7450人,佔48%;14歲以下2638人,佔17%;15—64歲11330人,佔73%;65歲以上1552人,佔10%。2011年,石馬灣鄉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8‰,人口自然增長率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30人。 [1] 

石馬灣鄉經濟

石馬灣鄉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是辰溪縣糧食主產區。
2011年,石馬灣鄉農業總產值7152萬元。石馬灣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薯為主。2011年,石馬灣鄉生產糧食9700噸,人均567.5千克。石馬灣鄉經濟作物以蔬菜為主。2011年,石馬灣鄉蔬菜種植面積2500畝,產量5000噸。石馬灣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石馬灣鄉生豬飼養量1.8萬頭,年末存欄0.8萬頭;家禽飼養量20萬羽。2011年,石馬灣鄉財政總收入472.2萬元,比2010年增長22%;人均財政收入304元。 [1] 

石馬灣鄉社會事業

石馬灣鄉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石馬灣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00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5所,在校生450人,專任教師5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2011年,石馬灣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50%。 [1] 

石馬灣鄉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石馬灣鄉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室14個;有各類圖書室13個,藏書2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12人;有鼓戲、洋戲、秧鼓隊、樂隊等業餘團隊7個。截至2011年末,石馬灣鄉有線電視用户數為1500户,入户率33%;電視衞星接收器用户3000户,入户率67%。 [1] 

石馬灣鄉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石馬灣鄉有衞生院1所,村衞生所13個;設病牀56張,固定資產總值15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8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2011年,石馬灣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60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6%。 [1] 

石馬灣鄉社會保障

2011年,石馬灣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34户,人數34人,支出9.8萬元,比2010年增長10%,月人均240元,比2010年增長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45户,人數905人,支出70.6萬元,比2010年增長6%,月人均65元,比2010年增長15%;農村醫療救助8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7人次,共支出6800元,比2010年增長40%;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7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6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有敬老院1家,牀位30張,收養農村五保30人。 [1] 

石馬灣鄉電信

截至2011年末,石馬灣鄉有固定電話用户200户,移動電話用户3500户,互聯網用户17户。 [1] 

石馬灣鄉交通運輸

石馬灣鄉在明清時期以水運為主,辰水航道上溯麻陽高村,下達沅水至辰溪、浦市、桃源、常德。清朝至民國時期,石馬灣鄉境內有一條交通古道,下通老渡口,經渡過河溯辰水而下至桐灣溪,輪渡過河至辰溪,上通小龍門、中夥鋪、花橋至懷化榆樹灣。
20世紀60年代,石馬灣鄉修通一條由五里屯至大水田的通鄉沙石公路;20世紀70年代初,石馬灣鄉修通一條由古水庵至米家莊的土建沙石機耕道,全程8千米,拖拉機、農用車輛可通行。
1980年以來,修通了亭子坳至趙家溪、貓兒溪至毛店上,太陽庵至王家山,林沖至雞鳴溪橝木田,小路灣至東衝灣、鬥巖衝,林沖至鐵沙溪,石碧至米家莊、桐玉理,橋頭龍埠至鵝公頸等公路。
2011年,石馬灣鄉有縣道五涼公路東西貫通境內;實現了村村通公路。 [1] 

石馬灣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石馬灣鄉因相傳東漢時期,漢軍奉令平蠻,駐紮該地,深夜戰馬被盜,而得名“失馬灣”。清同治年間(1862年至1875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路經該地,發現一座巖山形似戰馬,遂改為“石馬灣”。 [1] 
  • 民俗風情
農曆五月初為端午節,石馬灣、安坪一帶以姓氏為旗號,自發進行賽龍舟活動,賽龍舟時“興黨紅旗”和“船頭比武”,俗稱“咔龍船”。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家家户户做粉餈粑(原料主要有糯米、蒿菜,以花生、黃豆、芝麻作心),購月餅,至友親朋相互贈送,未婚女婿給岳父母送月餅、粉餈粑、鴨子、酒肉等禮品,以便與女友相會,晚餐多以殺鴨為主菜,夜間備月餅西瓜全家人在一起品茶賞月(取團圓之意)。

石馬灣鄉地方特產

石馬灣鄉地方特產有辰州麻鴨松花皮蛋板鴨、蕌頭罐頭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