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槲

鎖定
石槲是蘭科石斛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4]  莖直立,肉質狀肥厚,為稍扁的圓柱形;葉為革質長圓形,基部具抱莖的鞘;總狀花序從具葉或落了葉的老莖中部以上部分發出,花苞片膜質,卵狀披針形,花梗和子房淡紫色,中萼片長圓形,唇瓣寬卵形,基部兩側具紫紅色條紋並且收狹為短爪;花期4-5月。 [5]  因石槲的莖像金釵之股,所以古有“金釵石槲”的名字。 [6] 
石槲產於中國廣西西南部和西部的德保、靖西、田林,雲南西南部的鎮康等地,在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老撾等地也有分佈。喜在温暖、潮濕的環境中生長,對土肥要求不嚴格。野生石槲多在疏鬆且厚的樹皮或樹幹上生長,有的也生長於石縫中。繁殖方式一般為分株繁殖。 [5] 
石槲味甘,性平,無毒,有益氣除熱、健陽、補腎益力的功效,用於治療傷中、除痹下氣等症狀。其藥性寒涼,畏寒肢冷者不宜服用,也是滋陰之藥,能助濕生痰,體內有痰、舌苔厚膩者不宜服用。 [7]  亦可供觀賞。 [8] 
中文名
石斛
拉丁學名
Dendrobium nobile Lindl
別    名
川斛
楓石斛
金石斛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微子目
蘭科
石斛屬
分佈區域
中國南部,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老撾

石槲植物學史

因石槲的莖像金釵之股,所以古有“金釵石槲”的名字。 [6] 

石槲形態特徵

莖直立,肉質狀肥厚,稍扁的圓柱形,長10-60釐米,粗達1.3釐米,上部多少回折狀彎曲,基部明顯收狹,不分枝,具多節,節有時稍腫大;節間多少呈倒圓錐形,長2-4釐米,幹後金黃色。葉革質,長圓形,長6-11釐米,寬1-3釐米,先端鈍並且不等側2裂,基部具抱莖的鞘。總狀花序從具葉或落了葉的老莖中部以上部分發出,長2-4釐米,具1-4朵花;花序柄長5-15毫米,基部被數枚筒狀鞘;花苞片膜質,卵狀披針形,長6-13毫米,先端漸尖;花梗子房淡紫色,長3-6毫米;花大,白色帶淡紫色先端,有時全體淡紫紅色或除唇盤上具1個紫紅色斑塊外,其餘均為白色;中萼片長圓形,長2.5-3.5釐米,寬1-1.4釐米,先端鈍,具5條脈;側萼片相似於中萼片,先端鋭尖,基部歪斜,具5條脈;萼囊圓錐形,長6毫米;花瓣多少斜寬卵形,長2.5-3.5釐米,寬1.8 2.5釐米,先端鈍,基部具短爪,全緣,具3條主脈和許多支脈;唇瓣寬卵形,長2.5-3.5釐米,寬2.2-3.2釐米,先端鈍,基部兩側具紫紅色條紋並且收狹為短爪,中部以下兩側圍抱蕊柱,邊緣具短的睫毛,兩面密佈短絨毛,唇盤中央具1個紫紅色大斑塊;蕊柱綠色,長5毫米,基部稍擴大,具綠色的蕊柱足;藥帽紫紅色,圓錐形,密佈細乳突,前端邊緣具不整齊的尖齒。花期4-5月。 [1] 

石槲生長環境

石斛喜在温暖、潮濕的環境中生長,以在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1月平均氣温高於8攝氏度的亞熱帶深山老林中生長為佳,對土肥要求不甚嚴格。野生石斛多在疏鬆且厚的樹皮或樹幹上生長,有的也生長於石縫中。生於海拔800— 1600米的山地闊葉林中樹幹上。 [3] 
霍山石斛

石槲分佈範圍

產廣西西南部和西部(德保靖西田林)、雲南西南部(鎮康)。生於海拔800— 1600米的山地闊葉林中樹幹上。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老撾也有種植。 [3] 

石槲生長習性

每年春末夏初,兩年生莖上部節上抽出花序,開花後從莖基長出新芽發育成莖,秋冬季節進入休眠期 [2] 

石槲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為分株繁殖。 [5] 
石斛種植一般在春季進行,因春季濕度大、降雨量漸大,種植易成活。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石斛,剪去三年以上的老莖作藥用,二年生新莖作繁殖用。繁殖時剪去過長老根,留2~3釐米,將種分開,每株含2~3個莖,然後栽植,可採取貼石栽植法和貼樹栽植法。 [2] 
貼石栽植最好選在好的石塊上,按30釐米的株距鑿出凹穴,用牛糞拌稀泥塗一薄層於種蔸處,塞入石穴,力求穩固,使其不脱落即可,也可塞小石塊加以固定。 [2] 
貼樹栽植則是在選好的樹上30~40釐米的位置砍去一部分樹皮,將種蔸塗一薄層牛糞與泥漿的混合物,然後塞入破皮處或樹的縱裂溝處,貼緊樹皮,再覆一層稻草,用竹篾捆好。 [2] 

石槲栽培技術

石槲選地整地

根據生長習性,石斛栽培地宜選半陰半陽的環境,空氣濕度在80%以上,冬季氣温在零度以上的地區或人工可控的環境都可。樹種應以黃桷樹梨樹、樟樹等樹皮厚、有縱溝、含水多、枝葉茂、樹幹粗大的活樹,石塊地也應在陰涼、濕潤地區,石塊上應有苔蘚生長且表面有少量腐殖質 [2] 

石槲田間管理

石槲 石槲
田間管理主要分澆水、追肥、調整鬱閉度、整枝等幾個步驟。石斛栽植後期空氣濕度過小要經常澆水保濕,可用噴霧器以噴霧的形式澆水。石斛生長地貧瘠應注意追肥,第一次在清明前後,以氮肥混合豬、牛糞及河泥為主。第二次在立冬前後,用菜籽餅過磷酸鈣等加入河泥調勻糊在根部,此外尚可根外追肥。石斛生長地的鬱閉度一般要求在60%左右,因此要經常對附生樹進行整枝修剪,以免過於蔽或鬱閉度不夠。每年春天前,結合採收老莖,將枯莖剪除,併除去病莖、弱莖以及病根,栽種6~8年後視叢蔸生長情況翻蔸重新分枝繁殖。 [2] 

石槲病蟲防治

症狀:為害葉片使葉片枯萎,一般在3~5月發病。 [2] 
防治方法:可用50%的多菌靈l000倍液噴灑l~2次。 [2] 
石槲種植 石槲種植
症狀:為害葉片及莖枝,受害葉片出現褐色或黑色病斑,l~5月均有發生。 [2] 
防治方法:用50%多菌靈l000倍液或5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噴霧2~3次。 [2] 
菲盾蚧
症狀:寄生於植株葉片邊緣或背面,吸食汁液,5月下旬為其孵化盛期。 [2] 
防治方法:可用40%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霧殺滅或將有盾殼的老枝集中燒燬。 [2] 

石槲主要價值

石槲味甘,性平,無毒,有益氣除熱、健陽、補腎益力的功效,用於治療傷中、除痹下氣等症狀。其藥性寒涼,畏寒肢冷者不宜服用,也是滋陰之藥,能助濕生痰,體內有痰、舌苔厚膩者不宜服用。 [7]  亦可供觀賞。 [8] 
參考資料
  • 1.    石斛  .中國植物誌[引用日期2013-10-24]
  • 2.    石斛的栽培  .浙江省林業廳 [引用日期2013-10-24]
  • 3.    中國科學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04年 :第111頁
  • 4.    鄒振惠著,野花集,北方文藝出版社,2007.07,第93頁
  • 5.    石槲 ·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3-30]
  • 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合江縣委員會合江縣縣誌編輯領導組,合江縣文史資料選輯 第5輯,政協四川省合江縣委員會合江縣縣誌編纂委員會,1986.09,第54頁
  • 7.    蔡向紅編著,本草綱目方藥精選,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5,第72-73頁
  • 8.    貴州省野生植物普查辦公室編,貴州經濟植物圖説 第2冊,貴州人民出版社,1960.05,第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