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矮小擬伊藻

鎖定
矮小擬伊藻的藻體直立,2~4cm高,基部具盤狀固着器附着於基石上。藻體暗紅至紫紅色,亞軟骨質。其生長在中潮帶石沼中的岩石上。分佈於中國海南省越南菲律賓美國夏威夷等地
中文名
矮小擬伊藻
拉丁學名
Ahnfeltiopsis pygmaea (J. Ag. Silva et DeCew,1992) [2] 
植物界
紅藻門
紅藻綱
杉藻目
育葉藻科
擬伊藻屬
矮小擬伊藻
分佈區域
海南省

矮小擬伊藻形態特徵

矮小擬伊藻外形特徵

藻體直立,2~4cm高,基部具盤狀固着器附着於基石上,體中、下部為圓柱形到亞圓柱形,上部扁壓,10~12次二叉式分歧,枝距1~4mm,50°~80°枝角;枝端鈍形,邊緣全緣;暗紅至紫紅色,亞軟骨質,製成的臘葉標本易附着於紙上。 [1] 

矮小擬伊藻細部特徵

矮小擬伊藻的細部結構圖
矮小擬伊藻的細部結構圖(6張)
藻體內部構造,橫切面觀:體基部近圓形,(固着器以上3mm處)徑540~630μm,中央髓層厚416~449μm,由18~20層近圓形或不規則具角的細胞組成,胞徑10~63μm × 10~54μm,外圍以6~8層長柱形細胞組成皮層,厚約53~66μm;髓胞壁厚3~4μm;體中部近圓柱形或亞圓柱形,(固着器以上10mm處)徑531~548μm,髓層厚396~403μm,由21~22層近圓形細胞組成,胞徑10~36μm × 10~23μm,外圍以4層或7~8層長柱形細胞組成皮層,厚43~66μm;體上部扁壓(頂下2mm處),厚383~416μm,髓層厚330~350μm,由16~22層近圓形薄壁細胞組成,皮層由2~3層長柱形細胞組成,16.5~20μm厚。 [1] 
縱切面觀:體下部厚581~598μm,髓層厚429~436μm,由18~19層長橢圓形細胞組成,胞徑33~172μm × 13~46μm,皮層厚53~73μm,由5~7層長柱形細胞組成;體中部厚343~383μm,髓層厚317~330μm,由18~20層長橢圓形細胞組成,胞徑30~73μm × 20~33μm,皮層厚17~20μm,由2~3層長柱形細胞組成;體上部厚224~232μm,儲層厚172~182μm,由17~18層長橢圓形細胞組成,胞徑33~50μm × 10~17μm,皮層厚17~20μm,由3~4層長柱形或長方形細胞組成。 [1] 

矮小擬伊藻生殖特徵

囊果小,位於體中上部枝的髓層中,647~714μm × 432~481μm,具2個開口,開口處的皮層與對邊的皮層厚於兩側的,66~79μm,由6~8層細胞組成,兩側皮層厚26~33μm,由3~4層細胞組成;果孢子囊集生或散生在髓層中,長徑6.6~9.9μm。四分孢子囊精子囊未見。 [1] 

矮小擬伊藻生長環境

生長在中潮帶石沼中的岩石上。 [1] 

矮小擬伊藻分佈範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