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短尾蝮

鎖定
短尾蝮(學名:Gloydius brevicaudus)是蝰科亞洲蝮屬的一種頭側具有頰窩的中小型管牙類毒蛇。體型短粗,頭略呈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頭側具1條黑色或黑褐色眉紋,上、下緣鑲白邊。通身背面黃褐色、灰褐色、黑褐色或肉紅色。身體兩側各具1行大圓斑,圓斑在脊部交錯或並列,少數融合。
棲息環境多樣,丘陵、平原、低山等都能見其蹤影。捕食魚類、蛙類、蜥蜴、小型哺乳動物等。分佈廣泛,在中國除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廣東、海南、廣西、西藏無分佈外,其餘各地均有分佈。中國以外分佈於韓國、朝鮮。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23年6月30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中文名
短尾蝮
拉丁學名
Gloydius brevicaudus [1] 
別    名
草上飛 [7] 
土球子 [7] 
外文名
Short-tailed Mamushi [2]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蝰科
亞洲蝮屬
短尾蝮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亞    目
蛇亞目
亞    綱
雙孔亞綱
亞    科
蝮亞科
亞    種
2個亞種 [3] 
分佈區域
亞洲
命名者及年代
Stejneger, 1907 [7]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短尾蝮動物學史

短尾蝮以及其同屬的其他物種曾經歸隸美洲的蝮屬(Agkistrodon),Hoge等人認為該屬亞洲與美洲的種類在頭骨、外翼骨、尾下鱗等特徵上有明顯不同,因此將亞洲種類分出建立新屬——亞洲蝮屬(Gloydius)。 [4]  蝮蛇的分類一直存在爭議和分歧,主要集中在種和亞種之分。Stejneger在1907年根據日本的蝮蛇命名了日本蝮指名亞種,並根據韓國釜山的蝮蛇命名了短尾亞種。1977年,Gloyd根據中國安徽的標本命名了揚子亞種,根據北京和河北的標本命名了東陵亞種。後來趙爾宓等人將日本蝮短尾亞種提升到種級,稱短尾蝮。國內外許多學者將揚子亞種和東陵亞種作為短尾蝮的同物異名,但也有學者同意它們的有效性。同時研究發現中國不同地區曾經被認為是“日本蝮”的蝮蛇都是短尾蝮分化形成的居羣 [5-6] 

短尾蝮形態特徵

短尾蝮色斑

短尾蝮
短尾蝮(8張)
頭背具左右對稱的深色斑,略呈“八”字形。枕部具“()”形斑紋。頭側具1條黑色或黑褐色眉紋,上、下緣鑲白邊,比眼徑稍寬,始自頰窩,貫穿眼睛,直達頸部。頭腹前部具1對黑色或肉紅色長形斑,位於頷片和下唇鱗之間。通身背面黃褐色、灰褐色、黑褐色或肉紅色。身體兩側各具1行大圓斑,圓斑邊緣色深,中間色淺,近腹側常不閉合、形似馬蹄。圓斑在脊部交錯或並列,少數融合。體側近腹面具不規則深色斑,略呈星狀。腹面灰白色,密佈黑褐色、灰褐色或肉紅色點斑,中後段更密,甚至全黑。尾腹後段黃色,尖端常黑。 [7] 

短尾蝮鱗被

短尾蝮頭部鱗片 短尾蝮頭部鱗片
體型短粗,雄性最大體全長478(414+64)毫米,雌性最大體全長392(344+48)毫米;尾長與體全長之比約為0.12。頭呈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頭背大鱗前置,約佔頭背面積的一半。吻鱗寬略大於高,上緣約為鼻鱗寬的一半;鼻間鱗寬大於長,後外側緣尖細,略向後彎,形似逗點;前額鱗相對較大;額鱗和眶上鱗約等長,頂鱗比前兩者略長。鼻鱗較大,分前後兩半,前半一般大於後半;頰鱗1枚,略呈方形,高和寬約相等;眶前鱗2枚,上枚明顯大於下枚;眶後鱗2~3枚,上枚小,下枚呈新月形,向前延伸至眼後下方。上唇鱗7(2-1-4)枚,個別一側6或8枚,第1枚與鼻鱗完全分開,第2枚較小,不構成頰窩前緣,第3枚最大且入眶,之後各枚逐漸變小。下唇鱗9~12枚,以10~11枚居多,前3~4對接頷片。背鱗21(23)-21-17(15)行,僅中段最外行平滑或全部起稜。雄性腹鱗134~147枚,雌性腹鱗137~153枚;肛鱗完整;雄性尾下鱗29~44對,雌性尾下鱗28~43對,少數個體有數枚單行。 [8] 

短尾蝮頭骨

短尾蝮頭骨背面觀(A)腹面觀(B) 短尾蝮頭骨背面觀(A)腹面觀(B)
頭骨長寬比約為2.04。頂骨背部呈三角形,骨嵴明顯;後額骨與額骨接觸;鱗骨後末端超出腦匣。基蝶骨和基枕骨突起發達;外翼骨前端分叉深,外側突細長。齶骨三角形,具齒4枚;翼骨齒11(11~14)枚;下頜骨齒12(10~13)枚。 [8] 

短尾蝮半陰莖

短尾蝮的半陰莖繪圖 短尾蝮的半陰莖繪圖
半陰莖外翻時長達第5~8對尾下鱗,分叉於第2~5對尾下鱗。遠端為萼區,近端為刺區,萼區長度是刺區長度的1/4~1/2,兩區分界不明顯;萼片邊緣被刺;28~30枚大小相近的刺分散於刺區,但無明顯增大的刺。精溝分叉於第2對尾下鱗,直達兩葉頂端。半陰莖大牽引肌起於第10~17對尾下鱗,分叉於第3~4對尾下鱗。 [8] 

短尾蝮棲息環境

棲息於海拔11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和低山。常見於灌草叢、亂石堆、稻田、溝渠、耕地、路邊等。 [8]  凡是有能供其隱蔽及攝食對象的場所,都可發現它們。短尾蝮居住的洞穴,多系利用天然的墳堆、樹洞或其他動物如鼠類的洞穴,洞口多向南或東南,直徑1.5~4.5釐米,洞道長短可從數十釐米到數米。 [14] 

短尾蝮生活習性

受到人為干擾時,常盤曲不動,昂首注視干擾方向,並顫動其尾部。食性較雜,食物包括小魚、泥鰍、黃鱔、蛙類、蜥蠍、其他小型蛇類和鼠類等,視所棲環境食物對象有所不同。還曾觀察到幼蛇捕食小型無脊椎動物。春秋季多在白天活動,炎熱夏季多在晚上活動。冬眠的入蟄和出蟄的日期由於各地的緯度等因素不同而不同,冬眠並不是連續的,而是往往被温度回升所打斷。 [4]  [9-10] 

短尾蝮分佈範圍

分佈十分廣泛。在中國分佈於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台灣。中國以外分佈於韓國、朝鮮。 [7] 
短尾蝮分佈圖 短尾蝮分佈圖

短尾蝮繁殖方式

卵胎生。5~7月份交配,每窩產仔4~13條,初生仔蛇體重3.3~3.8克,全長140~198毫米。仔蛇脱出卵膜後10分鐘左右開始蜕皮,蛇蜕較為完整。 [8]  [11] 

短尾蝮亞種分化

短尾蝮的2個亞種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短尾蝮指名亞種
Gloydius brevicaudus brevicaudus
Stejneger,1907
短尾蝮揚子亞種
Gloydius brevicaudus siniticus
Gloyd,1977
參考資料: [3] 

短尾蝮保護現狀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23年6月30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12]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2] 
列入《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近危(NT)。 [13] 

短尾蝮毒理研究

短尾蝮毒液為混合毒,其中以血循毒為主。被咬後傷口周圍劇烈疼痛、紅腫、皮下淤血。臨牀表現為頭暈、視物模糊及複視、惡性嘔吐症狀,嚴重者會出現休克、呼吸麻痹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10]  [15] 
參考資料
  • 1.    Gloydius brevicaudus  .BioLib[引用日期2023-02-15]
  • 2.    Short-tailed Mamush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引用日期2023-02-15]
  • 3.    Gloydius brevicauda  .The Reptile Database[引用日期2023-02-15]
  • 4.    趙爾宓.中國蛇類.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2:121,123
  • 5.    王湘君,趙爾宓.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短尾蝮分類地位的確定[J].四川動物,2007(02):250-254.
  • 6.    王湘君,趙爾宓.華北地區的短尾蝮分類地位的確定及短尾蝮種下分類的探討[J].四川動物,2008(02):172-177.
  • 7.    黃松.中國蛇類圖鑑.福州:海峽書局,2021.9:90
  • 8.    郭鵬,劉芹,吳亞勇,祝非,鍾光輝.中國蝮蛇.北京:科學出版社,2022:21-25
  • 9.    王湘君,陳文,趙文傑,陳長春.蝮蛇的形態、生態及命名的研究[J].瓊州學院學報,2011,18(02):47-50.
  • 10.    齊碩.常見爬行動物野外識別手冊.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9.6:192
  • 11.    黃汝怡,彭麗芳,龔宴安,王益中,黃鋒,黃松.遼寧丹東一短尾蝮產子13條[J].蛇志,2020,32(04):403.
  • 12.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告(2023年第17號)(發佈調整後的三有名錄)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引用日期2023-02-15]
  • 13.    紅色名錄數據庫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2-15]
  • 14.    短尾蝮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2-15]
  • 15.    吳佳麗,潘俊卿,胡香君,黃子豔,鄒盛,王萬春.南昌地區蝮蛇咬傷致急性肝損傷的臨牀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J].蛇志,2021,33(03):257-26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