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短尾真鯊

鎖定
短尾真鯊(學名:Carcharhinus brachyurus)為真鯊科、真鯊屬的魚類。體呈紡錘型,軀幹較粗大。頭寬扁。尾基上方具一凹窪,下方不明顯。吻尖突。眼圓,瞬膜發達。前鼻瓣短,發育不全;無口鼻溝或觸鬚。口裂弧形,口閉時上下頜緊合,不露齒;上頜齒側扁,窄尖,邊緣具細鋸齒,齒尖直立或略外斜;下頜齒較窄而直立,邊緣略具鋸齒,基底寬。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背鰭間無隆脊,第一背鰭中大,起點與胸鰭內角相對,後緣深凹,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稍後於臀鰭起點,後緣斜直,后角尖突;胸鰭大型,鐮刀形,後緣凹入,外角鈍圓,內角亦鈍圓,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鈍圓。體背側青銅灰色或灰橄櫃色,腹側灰白;各鰭通常素色,除了腹鰭及胸鰭鰭尖為暗色或黑色緣,有時尾鰭具不顯之黑色緣,則背鰭亦具不顯之黑色緣。
棲息於大陸架或島嶼斜坡緣的沿海或近海,偶而出現於河口區域、港灣淺水域、沿岸沙灘區或近海底層。具有洄游習性,在北半球的族羣,春夏時,遷移至北方較冷水域;秋冬時,遷移至南方較温暖水域。主要以大洋性或底棲魚類、頭足類、小型鯊魚或魟為食。胎生,一胎可產下13-20尾幼鯊。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温帶和亞熱帶温暖水域。在中國分佈於台灣東北及西南海域、東海。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Carcharhinus brachyurus
別    名
大沙
短尾白眼鮫
黑鯊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軟骨魚綱
亞    綱
板鰓亞綱
真鯊目
亞    目
真鯊亞目
真鯊科
真鯊屬
短尾真鯊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Günther,1870
保護級別
(IUCN)2003年 ver 3.1——近危(NT) [3] 
中文學名
短尾真鯊
外文名
Bronze、Copper Shark
同義學名
Carcharias lamiella Jordan & Gilbert 1882

短尾真鯊動物學史

金特(Günther)於1870年首次描述了短尾真鯊(Carcharhinus brachyurus)。屬名Carcharhinus源自希臘語“karcharos”(代表鋭化)和“rhinos”(代表鼻子)。種名brachyurus的意思是“短體”。 [4] 

短尾真鯊形態特徵

短尾真鯊
短尾真鯊(9張)
剛出生之幼鯊體長為60-70釐米。雄成魚長200-229釐米,雌成魚長240-292釐米,可達299釐米。體紡錘形,軀幹較粗大,向頭、尾漸細。頭平扁,頭長約為全長的1/4;尾長為頭和軀幹長的7/10-3/4,尾柄亞圓筒形,尾基上方具凹窪,下方凹窪不明顯。前緣鈍尖,背視三角形,側視尖突;口前吻長約為頭長1/3,鼻孔外緣至吻端距離約為鼻間隔的3/5。眼近圓形,較小,眼徑等於或略大於鼻間隔1/3,其前緣與口前緣相對或稍偏後,距吻端較距第一鰓孔為近,瞬膜發達。鼻孔寬大,斜列,外側位,距吻端比距口端為遠,鼻孔內緣至口前緣約為至吻端距離的1/2,前鼻瓣具一圓角突起,後鼻瓣不分化,鼻間隔為鼻孔長的3.6-3.7倍。口寬、圓弧形,口寬稍大於口前吻長,約為口長的1.5倍;口閉時不露齒,唇褶不發達,僅見於口隅處,上唇褶比下唇褶稍長,約為眼徑的1/4。齒式
。上頜前側齒窄尖彎曲,後側齒側扁,狹三角形,基底寬,邊緣具細鋸齒,正中齒齒頭直立,自第四齒起齒頭略向外斜,1行在使用,第一至十一齒齒頭較長,之後漸短;下頜齒較細尖,矛狀,基底寬,邊緣具細鋸齒,正中具1小齒,第二至十二齒齒頭較長,之後漸短。噴水孔消失。鰓孔5個,較小,間距幾相等,第一鰓孔寬約等於或稍大於鼻間隔的1/2,為眼徑的1.5-1.8倍;第五鰓孔較狹,其寬約為第一鰓孔的3/4;最後2個鰓孔位於胸鰭基底上方。盾鱗具3棘突3縱嵴。
背鰭2個,第一背鰭較小,距胸鰭較距腹鰭為近,起點與胸鰭裏角相對,基底長略大於垂直高,垂直高約為頭長的1/3,上角圓鈍,後緣凹入,下角尖突,尖突長約為基底長的2/5;第二背鰭小,起點稍後於臀鰭起點,基底長短於臀鰭,上角鈍圓,後緣斜直,下角延長尖突,尖突長為垂直高的1.6倍。兩背鰭正中無縱嵴。尾鰭稍大於全長的1/4。尾椎軸上翹,下葉前部及後部三角形突出,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尾端鈍圓,後緣斜凹。臀鰭大於第二背鰭,基底長約為後者的1.1倍,後緣深凹,外角圓凸,裏角延長尖突,尖突長約等於基底長,尖突末端與第二背鰭尖突末端幾相對,起點距腹鰭較距尾基為近。腹鰭較臀鰭大,其基底長略大於臀鰭,前後緣幾斜直,外角和裏角皆鈍圓,起點位於兩背鰭間隔中部下方。胸鰭中大,鐮形,後緣凹入,外角和裏角鈍圓,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部下方,外緣長約為寬的2倍,為頭長的3/4。
液浸標本背面和上側面灰褐色,下側面和腹面淡色;兩背鰭前緣和尾鰭上緣暗色。 [5] 

短尾真鯊棲息環境

短尾真鯊屬暖温帶沿岸和大洋鯊類, [5]  棲息於大陸架或島嶼斜坡緣的沿海或近海,偶而出現於河口區域、港灣淺水域、沿岸沙灘區或近海底層。 [6]  水深100米的地方有發現,但可能生活於更深的水域。 [4] 

短尾真鯊生活習性

短尾真鯊活潑善泳。 [5]  具有洄游習性,在北半球的族羣,春夏時,遷移至北方較冷水域;秋冬時,遷移至南方較温暖水域。主要以大洋性或底棲魚類、頭足類、小型鯊魚或魟為食。 [6]  包括魷魚和章魚以及沙丁魚、鯔魚和比目魚。在冬季的幾個月裏,大量的短尾真鯊跟隨沙丁魚淺灘,沿着納塔爾南部海岸移動。成年短尾真鯊以黃貂魚和其他鯊魚等其他彈性動物為食。 [4] 

短尾真鯊分佈範圍

短尾真鯊海域

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温帶和亞熱帶温暖水域。在中國分佈於台灣東北及西南海域、東海。 [4-5] 

短尾真鯊國家

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阿根廷、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西澳大利亞州、南澳大利亞州、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巴西、中國(遼寧、江蘇、浙江、山東、河北、台灣)、克羅地亞、赤道幾內亞、法國、希臘、意大利、日本(本州)、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馬耳他、毛里塔尼亞、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黑山共和國、摩洛哥、納米比亞、新西蘭(北島)、秘魯、葡萄牙、俄羅斯聯邦、南非、西班牙(加那利羣島)、土耳其、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烏拉圭。 [3] 
短尾真鯊分佈圖 短尾真鯊分佈圖

短尾真鯊繁殖方式

胎生,意味着其胚胎通過與母親的胎盤連接得到滋養並活着。有1卵黃囊胎盤,妊娠期估計持續12個月,繁殖每兩年發生一次。幼鯊於6月到次年1月之間出生,每條產7-24仔,平均15仔。短尾真鯊將近海海灣用作育苗場。 [4-5] 

短尾真鯊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3年 ver 3.1——近危(NT)。 [3] 
種羣現狀:短尾真鯊稀疏地分佈在世界各地小的區域性孤立種羣中。在佛羅里達當地的一些地區很常見;新西蘭的數量下降是由於過度捕撈造成的(達菲和戈登,2003年)。 [4] 

短尾真鯊主要價值

短尾真鯊在新西蘭、澳大利亞、巴西和南非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4]  主要以底拖網、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經濟價值高。肉質佳,可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 [6] 

短尾真鯊物種危害

根據國際鯊魚襲擊檔案,自1962年以來,短尾真鯊已經卷入了15次襲擊,其中一次襲擊導致死亡。它被認為對人類有潛在危險(ISAF 2018)。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