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眼帶荷包魚

鎖定
眼帶荷包魚(Chaetodontoplus duboulayi)隸屬於刺蓋魚科、荷包魚屬,顧名思義該類羣魚都長有一個像“荷包”一樣的身材。澳洲荷包魚產自澳大利亞東部及南部海域,是荷包魚屬中作為觀賞魚最為人熟知的品種。野外環境下活動於珊瑚礁較多的地區,覓食珊瑚礁區的有機物碎屑及礁石上的海藻、珊瑚蟲等食物。
外文名
Scribbled angelfish
別    名
杜寶荷包魚,澳洲神仙魚,澳洲仙
中文學名
眼帶荷包魚
拉丁學名
Chaetodontoplus duboulay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蓋刺魚科
荷包魚屬
眼帶荷包魚

眼帶荷包魚地理分佈

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自新幾內亞至澳洲北部。又名杜寶荷包魚。 [1] 

眼帶荷包魚形態特徵

體卵圓形。吻圓鈍。眼間隔圓凸。口小;兩頜齒呈細刷毛狀。前眼眶骨無棘,後緣不遊離;前鰓蓋後緣具鋸齒;間鰓蓋骨大,無棘。體被小鱗,軀幹部鱗各具一副鱗;側線止於背鰭末端下方。背鰭硬棘XI,軟條22;臀鰭硬棘III,軟條20;背鰭與臀鰭軟條部後端圓形;腹鰭尖形,第一軟條延長;尾鰭圓形。體深褐色;頭部具寬於眼徑的黑色眼帶,其後連接一白色斑紋;吻部及頤部黃色;此外由背鰭硬棘部前方經胸鰭至腹面有一寬黃帶,另一黃帶由背鰭硬棘中部至尾柄且向後漸寬。背鰭及臀鰭亦為深褐色,且各具數條波狀而間斷的縱線紋;腹鰭及尾鰭黃色。
動物物種數據庫 -> 檢索結果 -> 詳細情況:
編號:
7669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目名:
鱸形目
中文科名:
蝴蝶魚科
拉丁科名:
Chaetodontidae
中文亞科:
刺蓋魚亞科
拉丁亞科:
Pomacanthinae
中文屬名:
荷包魚屬
拉丁屬名:
Chaetodontoplus
拉丁種名:
duboulayi
定名人:
(Gunther)
年代:
1867
中文名:
眼帶荷包魚
ogenus:
Holacanthus
原始文獻:
Proc. Zool. Soc. Lond. (pt.1):67
模式產地:
澳大利亞西北海岸
俗名:
杜寶荷包魚 [2] 
國內分佈:
?台灣
資料來源:
台灣魚類志:409.

眼帶荷包魚品種簡介

澳洲神仙可謂是產自南太平洋地區最有代表性的觀賞魚品種了,光看名字就知道它們來自澳大利亞周圍的海域。實際上澳洲神仙可以分成兩個地域種,一種分佈在東澳洲海域,一種分佈在南澳洲海域。從鰓後的黃色條紋可以分辨它們,東澳洲地區的比西澳洲地區的黃色條紋更寬且顏色更鮮豔。一般情況下,東澳洲地區的品種很難獲得,貿易中的大部分個體都捕撈自南澳洲海域。如果偶爾遇到的東澳洲地區的個體,貿易商也會特殊註明,以顯其身價。 [3] 

眼帶荷包魚飼養方法

目前貿易中的澳洲神仙個體多為10-500px的幼體和亞成體,雖然澳洲神仙成年最大個體只有625px,但仍然是南太平洋神仙魚中的大個子。年幼的澳洲神仙,在水質穩定的情況下,十分容易接受人工環境,雖然其膽量略小,但十分貪吃,尤其對大蒜的味道具有偏好。有經驗的飼養者,在澳仙出現絕食情況時,多采用大蒜素浸泡顆粒餌料投餵的辦法來刺激其開口。對於成年的澳洲神仙,訓導其開口吃東西更是要費一翻心思。可以投餵切碎的大蒜塊,也可以用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海水魚誘食味素來刺激其進食。不過如果你將澳洲神仙和體形大於它的藍面、皇后、國王等兇猛神仙飼養在一起,那將嚴重影響到它的情緒,它終日都會很害怕,不容易主動靠近餌料。理想的辦法是將澳洲神仙的個體保持在混養魚中最大,並儘量避開兇猛、游泳速度快的魚。 [3] 
澳大利亞海域是世界上保護最好的自然海域,那裏幾乎沒有非法捕撈和工業污染。澳洲神仙生活在這樣優越的環境中,自然適應了高質量的海水。必須有效地將控制硝酸鹽含量在10ppm以下,保持硬度處於10°dH左右,酸鹼度不小於8.2,這很重要,如果水質不能達到這個指標,即便飼養得很健康的澳洲神仙也會突然絕食或患病。另外,東澳洲個體要比西澳洲個體生活的海域水温略低。在飼養時要予以區別,一般情況下應將飼養温度控制在比一般飼養温度低3-4℃,既22-23℃。如遇到温度波動引發的白點病時可將温度臨時提升到28℃,但治癒後要緩慢調回原温度。 [3] 

眼帶荷包魚注意事項

澳洲神仙魚的體表顏色是其健康程度的重要標誌。當其身體健康的時候顏色會呈現出金絲絨般的光澤,而且圖案紋理清晰。如果水質不好其顏色會灰暗無光澤,甚至呈現黑色。這個患病的可憐傢伙會終日晃着腦袋面對你,呆呆傻傻的。特別是患有寄生蟲疾病後,澳洲神仙往往出現不活躍的情況,當人走到水族箱前,它馬上會轉過頭面對你。而健康的個體只有在乞求食物時才面對飼養者,吃飽後就遊走玩兒去了,只把側面和屁股留在你的面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