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盧光啓

(中山醫科大學生理學教授)

鎖定
盧光啓,1932年9月生,中山醫科大學生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0年起任);中國生理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生理學會理事長。曾任湛江醫學院副院長,中山醫科大學副校長、校長。他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發現並證實了胃液分泌並不是一個純神經機制而是有神經體液機制參與。這項工作的成果“迷走-胃泌素機制的存在及其重要性的研究”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80年代中期以來系統研究中樞神經系統內組織胺能遞質對胃酸分泌的調節作用,發現三腦室注入微量組織胺可引起大鼠胃酸分泌加強及抑制的雙重效應。此外,他主持的研究組還發現並證實島葉皮質與迷走神經背核之間除間接聯繫外尚有直接聯繫,從而向有關傳統觀點提出了挑戰。這一成果“胃副交感中樞的形態學研究”獲1995年衞生部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自學為主和講授為主教學方法6年對比性研究”,獲1989年國家教委優秀教學成果獎。
中文名
盧光啓
出生日期
1932年9月
性    別
職    務
中國生理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生理學會理事長

盧光啓醫學教授

盧光啓 男,1932年9月生,廣東新會人。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曾任中山醫科大學校長。兼任中國生理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生理學會理事長,美國南伊州大學客座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生理學教學、科研和學校行政領導工作。“迷走——胃泌素機制存在及其重要性的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內?NFAC8?牽拉反應中腦中央灰質的放電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胃副交感中樞的形態學研究”,獲衞生部科技進步獎。曾獲國家教委優秀教學成果獎。已培養12名碩士生及3名博士生。現從事中樞神經系統對胃酸分泌調控的研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資助的多項研究課題。學術論文發表於《生理學報》、《解剖學報》、《神經解剖學雜誌》等刊物,並收入《消化性潰腸》、《生理學新技術》等專著。

盧光啓唐代宰相

盧光啓(?~903)字子忠,進士,兵部侍郎、左諫議大夫、兵部侍郎、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子少保、吏部侍郎。世存文有《初舉子》。 [1] 
盧光啓,字子忠,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他是什麼地方人。進士及第,受到張濬的厚愛,幾次提升後任兵部侍郎。昭宗前往鳳翔,宰相都沒有跟從,令盧光啓暫時總管中書省事務,兼管三司事務,升任左諫議大夫,參預主持機要事務。再次拜授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久免去宰相任太子少保,改任吏部侍郎。 [2] 
參考資料
  • 1.    盧裔精英 
  • 2.    許嘉璐主編,黃永年分史主編.二十四史全譯 新唐書 第七冊.北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39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