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鎖定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出自《論語》中的句子。原文:“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信(諒,誠信)的人交朋友,與知識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與諂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與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交朋友,與善於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中文名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出    自
論語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出處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出自《論語》第十六章季氏篇。
《論語》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首創語錄體。漢語文章的典範性也源於此,儒家(在春秋戰國時期與墨家對立)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是記錄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一部書。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對話,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論語》成書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
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啓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語錄 孔子語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損者
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便辟是善於走邪道 善柔是指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之人
便佞是指善於花言巧語之人
辨正
論語·季氏篇》:“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傳統譯文:1、“與諂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與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交朋友,與善於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諂媚逢迎”和“表面奉承”意義相近,又都需要“花言巧語”來實施,三種人容易混淆為一類人,沒有根本性的區別。
2、“與自私的人交朋友,與圓滑的人交朋友,與花言巧語、能説會道的人交朋友,這是有害的”。 [1] 
“便辟”譯為“自私”,“便”字之意為何?“闢”字之意何在?“圓滑”與“花言巧語能説會道”的內涵相互交集,“圓滑”需要“花言巧語能説會道”,“花言巧語能説會道”的一般也較“圓滑”,所以兩種人沒有根本性區別。而且“佞”為巧諂,“花言巧語能説會道”只表達了其中“巧言”的意思,而忽略了“諂媚”的意思。
這個譯文:“結交喜好邪門歪道的朋友、結交善於左右搖擺的朋友、結交喜好巧言諂媚的朋友,這是有害的”(劉小烽嬴嘉麗)。
“闢”通僻,邪僻,邪門歪道。“便辟”即以闢為便,以“邪門歪道”為便利,亦即“喜好邪門歪道”。《廣雅》:柔,弱也;不能自主,左右搖擺之意。“善柔”即“善於左右搖擺”。《説文》:“佞,巧諂高材也”。“便佞”即以佞為便,亦即“喜好巧言諂媚”。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釋義

孔子説:“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信(諒,誠信)的人交朋友,與知識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與諂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與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交朋友,與善於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曾子説:“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他人做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了呢?老師傳授的教誨是否落實在生活中了呢?”
孔子説:“看見賢能的人心裏想的就要和他一樣,看到不賢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啊!”
孔子説:“多責備自己,少責備別人,就可以遠離別人的怨恨了。”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簡析

孔子像 孔子像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論語道理

孔子交友 孔子交友
説明孔子的擇友標準是正直、寬容、見多識廣。要交好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做起事來事半功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