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皮氏斑紋海豚

鎖定
皮氏斑紋海豚(學名:Lagenorhynchus australis)體型短小粗壯。吻端鈍圓。身體上部灰黑色、胸腹大體呈白色。脅側有一條淡灰色彎形斑塊從背鰭前方延伸至尾部。另一條淡灰色塊從眼後延伸到身體中部,與白色腹部有條清晰的黑線隔開。
常追逐船隻乘浪前行。水面遊動和跳躍時會大力濺水和拍擊浪花。常與其他海豚類為伍,尤其是花斑喙頭海豚。多在海藻牀水域覓食烏賊、蝦和章魚等。
生活在特定且範圍極小的棲息地中。以其與世隔絕的分佈範圍看來,皮氏斑紋海豚應該是罕見的,也鮮為人知的動物,不過,它們在南美洲南端卻很常見。
(概述圖片來源 [1] 
中文學名
皮氏斑紋海豚
拉丁學名
Lagenorhynchus australis
別    名
黑頰海豚
皮氏黑頰海豚
南方海豚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獸亞綱
鯨目
亞    目
齒鯨亞目
海豚科
斑紋海豚屬
皮氏斑紋海豚
亞    種
無亞種
命名人及年代
Peale,1848
外文名
Peale’s Dolphin

皮氏斑紋海豚形態特徵

皮氏斑紋海豚
皮氏斑紋海豚(5張)
臉與頦呈灰黑色;嘴喙短而不明顯。前額平緩斜降。眼睛周圍有深色眼圈(某些個體眼周有顏色較淡的色塊)。 [2] 
胸腹的白色與灰白部位之間有深色線條區隔。胸鰭小,末端尖鋭、前緣彎曲,“腋窩”處呈亮白色。 [2] 
背部以灰黑色為主。腹部呈灰白色。體側各有一道灰白色條紋。背鰭以灰黑色為主,呈鐮刀狀。背鰭基部寬闊;後緣明顯向內凹(有個體差異)。 [2] 
尾幹下方顏色深。尾鰭末端尖鋭,後緣向內凹;尾鰭中央缺刻明顯。 [2] 
齒數不固定,上、下頜每側最大齒數為
,牙齒多被牙齦覆蓋。 [3] 
體型粗壯。成體最長達2.2米;重約115公斤。 [4] 
近種區別:可能與暗色斑紋海豚Lagenorhynchus obscurus)混淆,差別在於皮氏斑紋海豚有深色的臉部與下巴、暗色為主的背鰭以及白色的“腋窩”,此外體側僅有一道灰白色條紋。

皮氏斑紋海豚棲息環境

棲息於大陸架淺海的海灣、水灣、海峽等近岸水域,環海島帶及峽灣入口也有出沒。雖然可潛入300米水深,但它們更偏愛沿岸淺海,活動區域似與海藻牀有密切聯繫。 [4] 

皮氏斑紋海豚生活習性

皮氏斑紋海豚有時遊速很慢,但也活力十足、展現各種空中絕技,經常躍至高空,再以側身回落海中,激起大片水花。 [2]  快速遊動時會將水花濺起至臉部周圍,由此被送綽號——“犁鏵海豚”。可能以小角度長躍向前遊行。遊動中會每分鐘浮出水面3、4次,並下潛1~130秒(平均60秒),再浮上水面時,僅露出呼吸孔和部分背鰭。而羣隊一同浮水時則似伴隨某種節奏。 [3] 
羣居性,1~13只組羣活動,多數觀察記錄為2~4只的小羣,夏季羣組平均規模2只。也有許多個體形成百隻以上的大羣,大羣又可分成小組。此類大羣在1~2月份最容易發現。 [3] 
皮氏斑紋海豚習慣側躺着浮在水面,因此能看清身邊的船隻。喜歡聚集在各類船隻附近,環遊嬉戲。會在大型船隻前方船首乘浪;也會追逐船隻尾流前行,當螺旋槳一熄火,它們也就興趣索然了。 [3] 
食物稀缺時可能單獨覓食,食物富集時則組團合作。單獨覓食常靠近海岸。皮氏斑紋海豚羣有開花般的捕食行為,發現獵物後層層包圍。它們的食譜涵蓋相當廣泛,包括:阿根廷蝦、魷魚、岬羽鼬、阿根廷鱈魚、澳洲犁齒鱈、澳洲盲鰻、長尾鱈魚、南方紅章魚、鯡魚、鯖魚毛鱗魚、鳳尾魚、甲殼類和腹足類動物 [3] 
與皮氏斑紋海豚有互動關係的物種包括:康氏矮海豚、南露脊鯨、大鸊鷉、麥哲倫企鵝、巖鸕鷀、黑背鷗、南美海獅、藍眼鸕鷀、灰海豚。其中許多交流僅為嬉戲玩耍,還有一些則有單純的目的——幫它們捕食。 [3] 

皮氏斑紋海豚分佈範圍

僅分佈於南美洲海域,南起南美大陸南端的聖馬蒂斯,北到智利的聖地亞哥(南緯33°)和阿根廷的南緯38°一線。向南甚或擴展至德雷克海峽 [5] 
原產地(海域):阿根廷、智利、福克蘭羣島(馬爾維納斯羣島)。 [5] 
皮氏斑紋海豚分佈 皮氏斑紋海豚分佈

皮氏斑紋海豚繁殖方式

該種的繁殖狀況鮮有認知,未知情況可用斑紋海豚屬其他成員做參考。妊娠期10~12個月(斑紋海豚屬)。皮氏斑紋海豚的繁殖期多在南半球的春季和夏季(可早至10月份產仔),雌性通常每胎產一仔,產仔時會遊近海岸。幼仔早熟性,出生即隨母親左右。哺乳期約18個月,其後還有6個月的撫育期(從出生到獨立需要2年時間)。親代撫育過程中,雄性作用不明。已知最長壽命者13歲。 [3] 

皮氏斑紋海豚種羣現狀

尚無該物種的有效種羣數據。皮氏斑紋海豚據報道是福克蘭羣島和智利一些海域最常見的鯨類品種(Goodallet al. 1997,Brownellet al. 1999)。自1970年代,在比格爾海峽、麥哲倫(智利港市)、火地島南部,它們被用作蟹餌慘遭捕殺,成規模捕殺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末,此類行為可能導致了其種羣數量的大幅下滑(Lescrauwaet & Gibbons 1994)。 [5] 

皮氏斑紋海豚保護級別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5]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鯨目*其他鯨類) [6]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數據缺乏(DD),2008年評估。 [5] 

皮氏斑紋海豚生物分類

皮氏斑紋海豚劃入斑紋海豚屬(Lagenorhynchus)可能不準確,該種最終可能被劃入Sagmatias屬(LeDucet al. 1999)。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