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皋鼬之盟

鎖定
皋鼬之盟,是前506年以晉國為首的19國諸侯聯軍,在皋鼬的盟會。
前506年春,晉國正卿範獻子士鞅發動諸侯,在有周王室大臣參加的中原十八國諸侯會於召陵後(參見召陵之盟),討伐楚國。 [1]  之後,晉國士鞅與齊國大夫夏、魯、宋、蔡、衞、陳、鄭、許、曹、苔、邾、頓、胡、滕、薛、杞、小邾等國國君,共18路諸侯再次同聚皋鼬,共商繼續伐楚之事。
這次結盟的法律意義在於,40年前晉楚簽定的弭兵協議正式作廢,晉國重新成為唯一合法的霸主。這是春秋時代,以一國之力發起的最大規模的諸侯會盟,也是晉國昔日輝煌霸業的最後反照。 [2] 
中文名
皋鼬之盟
發生時間
前506年
發生地點
皋鼬
參與者
晉國為首的18路諸侯、劉文公
意    義
晉國重新成為唯一合法的霸主

皋鼬之盟會盟過程

前506年春,在周王室大臣參與下,晉國正卿範獻子士鞅發動中原十八國諸侯,會盟於召陵(參見召陵之盟),為給蔡昭侯伸張正義,討伐楚國。 [1]  晉國士鞅與齊國大夫夏、魯、宋、蔡、衞、陳、鄭、許、曹、苔、邾、頓、胡、滕、薛、杞、小邾等諸侯國國君,共18路諸侯,侵楚後,再次共同在皋鼬,商討繼續伐楚之事。 [2]  這是春秋時代,以一國之力發起的最大規模的諸侯會盟,也是晉國昔日輝煌霸業的最後反照。這次會盟中,士鞅將楚國的貪婪醜陋行徑公之於眾,並宣佈:
40年前(前546年),晉楚雙方曾經簽署的弭兵之會的盟書從此作廢,晉國是中原唯一的合法霸主。
楚國的盟國沈國,與楚國毗鄰,沒來參加召陵會盟。晉國指使蔡國攻打沈國,蔡國滅掉了沈國。 [3]  晉大夫荀寅因為向蔡國索賄不成,就建議説:不能伐楚。因為,晉與楚國定有“弭兵之盟”。再者,晉西北邊境又有中山之患。執政大夫範鞅從其議,辭謝了蔡侯。 [4] 

皋鼬之盟後續影響

通過召陵之盟和皋鼬之盟,晉國鞏固了對中原諸侯的領導權。但通過此次盟會,晉國諸卿的怠惰、貪婪以及晉國政權的整體性無能已經清清楚楚地展現在天下人面前,不但如此,這次盟會還直接地製造了蔡國人的失望、衞國人的怨恨與鄭國人的叛心。按説,晉國霸業——儘管是形式上的——的凋零似乎還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引起一連串的震盪和波動,如果天下局勢穩定的話。但不幸的是,南方的吳國偏偏通過一次超級戰爭而攪亂了局勢,引發了一連串的震盪和波動;東方的齊國又在虎視眈眈地隨時準備奪回霸權,遂利用這一連串的震盪和波動,製造麻煩。因此,晉國霸業的衰落也就不得不加快了步伐。
因盟主晉國臨時改變主張,最終末能達成一致意見。原楚國盟國、唐自願助吳攻楚。吳國伍子胥孫武等認為楚國已完全孤立,實力亦被晉國大大削弱,遂與蔡、唐聯合進攻,發動了“涉淮逾泗,越千里而戰”的戰略決戰,吳楚之戰決戰開始後,吳軍在柏舉(今湖北麻城東北)擊敗楚軍主力後,尾隨追擊,五戰五勝,僅10天即攻入楚都郢城。 [5]  (詳見吳破楚入郢之戰
參考資料
  • 1.    《左傳·定公四年》“【經】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陳侯吳卒。三月,公會劉子、晉侯、宋公、蔡侯、衞侯、陳子、鄭伯、許男、曹伯、莒子、邾子、頓子、鬍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國夏於召陵,侵楚。”
  • 2.    《左傳·定公四年》“【經】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陳侯吳卒。三月,公會劉子、晉侯、宋公、蔡侯、衞侯、陳子、鄭伯、許男、曹伯、莒子、邾子、頓子、鬍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國夏於召陵,侵楚。夏四月庚辰,蔡公孫姓帥師滅沈,以沈子嘉歸,殺之。五月,公及諸侯盟於皋鼬。”
  • 3.    《左傳·定公四年》“沈人不會於召陵,晉人使蔡伐之。夏,蔡滅沈。”
  • 4.    《左傳·定公四年》:晉荀寅求貨於蔡侯,弗得。言於範獻子曰:“國家方危,諸侯方貳,將以襲敵,不亦難乎!水潦方降,疾瘧方起,中山不服,棄盟取怨,無損於楚,而失中山,不如辭蔡侯。吾自方城以來,楚未可以得志,只取勤焉。”乃辭蔡侯。
  • 5.    《左傳·定公四年》“夏四月庚辰,蔡公孫姓帥師滅沈,以沈子嘉歸,殺之。五月,公及諸侯盟於皋鼬。杞伯成卒於會。六月,葬陳惠公。許遷於容城。秋七月,至自會。劉卷卒。葬杞悼公。楚人圍蔡。晉士鞅、衞孔圍帥師伐鮮虞。葬劉文公。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於柏舉,楚師敗績。楚囊瓦出奔鄭。庚辰,吳入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