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龍山

(江蘇省鎮江市白龍山)

鎖定
白龍山位於鎮江市九華山路西側、小白龍山路南側、白龍山路北側、棗林路東側的區域內。白龍山與九華山路東面的白龍岡原為一座山,後被九華山路一分為二。路西為白龍山,路東為白龍岡。
中文名
白龍山
位    置
鎮江市九華山路西側

白龍山歷史沿革

據清《丹徒縣誌》卷二記載:“白龍岡山在獸窟、回龍兩山相夾處,由八公巖左通一徑,裏許,曰‘九兒灣’。四山環合,石壁嶄然。明萬曆間楚僧奇然結茅其上,入一洞,得龍骨數石,始知有龍潛此中,蜕骨而去,因名白龍洞,山亦曰白龍岡。洞前一石屏,狀若蓮萼,故又名蓮花洞”。《京口山水志》卷六部分的記載亦持此説。

白龍山景觀景點

蓮花洞在白龍崗的北坡之上,是沿三迭青龍石灰岩的裂隙溶蝕而形成的一個石洞。因洞中有一塊奇石,狀如蓮萼,故名。它的主洞有12米長,最寬處6米左右,最窄處不到3米。另有三個支洞,分別向東、西和中間的方向延伸。蓮花洞的洞口非常奇特,坐落在一塊巨大的飛巖峭壁上面,“玲瓏天削成,不待人功闢”,“石蓮誰許折,片片古苔痕”,被列為南山諸勝之一。
過去這裏的山花是出了名的,“地多秋海棠,花時山谷皆遍,俗稱海棠山。”清代詩人程兆熊到過蓮花洞,他在詩中寫道:“不覺入山遠,清鍾聞一撞。慄林風簌簌,石澗水淙淙。古洞飄金粟,枯藤繞佛幢,何時攜杖笠,高卧此幽窗。”點出了古洞的自然形態,隱現了其中佛的意境。另一位清代詩人何佳玟也有詩云:“細徑綠山轉,遙林對澗分。僻知人罕至,時有磬孤聞。石氣欲成雨,檐陰常宿雲。我來秋已老,崖桂落繽紛”。
1981年,考古者在蓮花洞中發現了古人類的牙齒和許多哺乳動物的化石,有豪豬、棕熊、水牛、梅花鹿、獼猴等20多種,對研究我國古人類的分佈和長江中下游地帶動物羣的劃分、遷徙、演變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增添了蓮花洞的神秘色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