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馬山

(福建省松溪縣白馬山)

鎖定
白馬山位於松溪縣中部,距縣城20公里,地處北緯27°3′,東經118°47′,北起項溪,南接摩林坑崗,
中文名
白馬山
保護區級別
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
松溪縣中部
氣    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區域面積
33 km²
類    型
森林生態
保護對象
管理單位
福建省自然保護區
白馬山 白馬山
西至馬厝,東臨渭田溪。面積為33平方公里,,最高山峯仙閣海拔1031米,年平均氣温為14.1℃,是松溪縣風景名勝之一,是福建省自然保護區
景點介紹
白馬山 白馬山
久福寺,俗稱“白馬庵”,四周風景如畫,沿山奇巖怪石,翠竹婆娑,古樹參天,山花芳草,馥郁芬芳。自馬寺隱於深山密林之中,十分幽靜,遊人四時不斷。該寺始建於元朝至正25年(公元1365年)。明洪武二年重修(公元1369年)。清康熙九年加以擴建,有佛堂僧舍多座。1967年多數古建築被毀。1979年羣眾募緣重建,是該縣名山古剎之一。山門使用方整青石砌成,雄偉壯觀,中間直立一塊青色花崗石,石上刻有“蓬萊境”三字,橫楣刻有“別有洞天”四字,極其精美。楹聯“廟貌重新結福地、佛光普照成洞天”,字體工整勁秀。進山門為磚面空坪,上三級石階進入正門,上書“白馬山久福寺”五字。正廳內左右為走廊,兩側天井中種有30多盆蘭花。往裏為正殿,門上懸有大匾一塊,上書“大雄寶殿”四字,左右楹聯“廟貌乾坤悠遠,威靈古今光昭”皆系皆系楷書,穩健有力。正中有三尊神像,兩旁十八羅漢”神皆站立,如常人高大,個個面目奇特,衝態各異,栩栩如生。整座寺廟極其寬敞舒適。
仙閣,位於久福寺西南,是白馬山風景區最高處,風光雅緻,久負盛名。相傳有姑嫂二人在此修道成仙,
昔人建閣其上。
仙人夢牀,位於仙閣右側,懸崖之下,相傳躺在牀上,即可入夢,邀遊仙境。
孕猿觀月,位於久福寺南面,相傳月宮仙猿觸犯戒規,被太陰星主貶到白馬山受役,每當月夜,它總是凝視蟾宮,思戀與親人共度美好時光。
仙人洞,位於仙閣巖下,洞深2.8米,寬1.1米,高1.3米。相傳此洞乃是白馬庵主吳公老佛睡覺地方。
獅子巖,位於久福寺西南。若登仙閣俯視,酷似一隻昂首騰空的雄獅,上接雲霄,下臨深淵,極為險峻。相傳呂洞賓騎獅過此,遇狂風暴雨,下騎避雨。等雨過天晴,發現天獅已變成石頭,只好騰空而去。
媒人巖,位於獅子巖附近,其有如人形,好事者名之為“媒人巖”。相傳青年男女欲尋找心上人,站在對面山頭,向媒人巖”連擲三塊小石,若能投中頭部者,必遇月老為之牽線,成就美滿姻緣,永結百年之好。
觀音浴盆,位於獅子巖附近。山頂上有塊青石,中間有一水槽,長1.3米,寬0.9米,深為3米,常年積水。相傳盆水直通南海,永不幹涸。如遇旱年,當地老百姓上山把盆水掏幹,天空就會降雨。
清風洞,位於獅子巖下,洞內有相通的兩個洞口,入洞則清風拂面,因而得名。
鳳凰洞,又稱彎曲洞,位於觀音浴盆之下。洞外百花盛開,蜂舞蝶飛,好一派山色風光,洞中有洞。洞口朝下而入,全長20米,中間處有一洞向下而伸,相傳是鳳凰生蛋處。
磨米巖,位於久福寺正南。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石匠上山打柴,發現此岩石,觀其形狀構造,從中受到啓鬥,便琢成石磨。
觀音佛,又稱“石觀音”位於久福寺西南,原有一尊30公分高的“石觀音”佛像,慈容慧目,十分精美。可惜毀於文革。1979年重新造了一尊一米多高的“石觀音”佛像,豎立於青巖壁下。
紗帽巖,位於久福寺西北,是白馬山最邊遠的景點。該處地勢險要,因形狀酷似烏紗帽而得名。相傳唐人韓湘子,中長慶三年(823年)進士,官至大理丞,得漢鍾離、呂洞賓授以仙術,修成正果,為“八仙之一”後,將其紗帽拋棄至此。
附詩:
登白馬山有感
白馬仙境聳輕煙,
名揚浙閩越千年。
奇峯異洞十三處,
寺院久福入眼簾。
步入蓬萊人如醉,
賞心悦目我欲仙。
飄然漫舞登絕頂,
霧蓋雲遮手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