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飯樹

(葉下珠科白飯樹屬植物)

鎖定
白飯樹(Flueggea virosa Wall.)是葉下珠科白飯樹屬的灌木。株高達6米;葉呈橢圓形,長圓形或近圓形,下面白綠色,托葉披針形;花多朵簇生葉腋,苞片鱗片狀,花葯橢圓形,萼片與雄花同,花盤環狀,子房卵圓形;蒴果漿果狀,近球形;種子慄褐色;花期3-8月;果期7-12月 [6]  。因其果實在樹上似沾黏米飯顆粒,故而得名“白飯樹” [7] 
白飯樹原產中國西南部至南部 [8]  ,分佈於中國福建、湖北、湖南等省地 [9]  ,在非洲、大洋洲和亞洲的東部及東南部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100-2000米的山地灌木叢中 [10]  。喜高温,耐旱抗瘠,適宜在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砂質土種植。繁殖方法一般為播種、扦插及高壓繁殖 [11] 
據《廣西中草藥》中記載白飯樹:“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殺蟲止痛,拔膿斂瘡的功效。可治濕疹等症狀 [12]  。”葉面具各色花紋 [13]  ,可適於庭院美化或大型盆栽 [14]  供觀賞 [15]  。其熟果也可食用 [16] 
中文名
白飯樹
拉丁學名
Flueggea virosa Wall. [2]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金虎尾目
葉下珠科
白飯樹屬
白飯樹
分佈區域
華東、華南及西南各省區

白飯樹植物學史

因其果實在樹上似沾黏米飯顆粒,故而得名“白飯樹” [7] 

白飯樹形態特徵

白飯樹線稿圖 白飯樹線稿圖
白飯樹是葉下珠科白飯樹屬的灌木,高1-6米;小枝具縱稜槽,有皮孔;全株無毛。葉片紙質,橢圓形、長圓形、倒卵形或近圓形,長2-5釐米,寬1-3釐米,頂端圓至急尖,有小尖頭,基部鈍至楔形,全緣,下面白綠色;側脈每邊5-8條;葉柄長2-9毫米;托葉披針形,長1.5-3毫米,邊緣全緣或微撕裂。花小,淡黃色,雌雄異株,多朵簇生葉腋苞片鱗片狀,長不及1毫米;雄花花梗纖細,長3-6毫米;萼片5,卵形,長0.8-1.5毫米,寬0.6-1.2毫米,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細齒;雄蕊5,花絲長1-3毫米,花葯橢圓形,長0.4-0.7毫米,伸出萼片之外;花盤腺體5,與雄蕊互生;退化雌蕊通常3深裂,高0.8-1.4毫米,頂端彎曲;雌花:3-10朵簇生,有時單生;花梗長1.5-12毫米;萼片與雄花的相同;花盤環狀,頂端全緣,圍繞子房基部;子房卵圓形,3室,花柱3,長0.7-1.1毫米,基部合生,頂部2裂,裂片外彎。蒴果漿果狀,近圓球形,直徑3-5毫米,成熟時果皮淡白色,不開裂;種子慄褐色,具光澤,有小疣狀凸起及網紋,種皮厚,種臍略圓形,腹部內陷。花期3-8月,果期7-12月。 [1]  [3]  [17] 

白飯樹產地生境

白飯樹
白飯樹(12張)
白飯樹原產中國西南部至南部 [8]  ,分佈於中國福建、湖北、湖南等省地 [9]  ,在非洲、大洋洲和亞洲的東部及東南部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100-2000米的山地灌木叢中 [10]  。喜高温,耐旱抗瘠,適宜在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砂質土種植。 [11] 

白飯樹分佈範圍

山東、河北、河南、台灣、福建、廣東、廣西、湖南、貴州和雲南。廣佈於亞洲東部和東南部、非洲和大洋洲。 [18] 

白飯樹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一般為播種、扦插及高壓繁殖 [11] 

白飯樹主要價值

白飯樹藥用

白飯樹的全株可以用藥,據《生草藥性備要》和《廣西中草藥》等醫藥典籍記載,其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止癢止血等功效。在生活中,常用來治療風濕痹痛,但其葉具有小毒,不可內服,因此多作外用,用於治療濕疹,膿皰瘡,過敏性皮炎,瘡癤,燒、燙傷。 [4] 

白飯樹觀賞

葉面具各色花紋 [13]  ,可適於庭園美化或大型盆栽 [14]  供觀賞 [15] 

白飯樹食用

其熟果也可食用 [16] 
參考資料
  • 1.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
  • 2.    上思梭羅樹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13]
  • 3.    白飯樹 Flueggea viros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15]
  • 4.    白飯樹的用法  .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引用日期2023-03-15]
  • 5.    白飯樹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15]
  • 6.    白飯樹 Flueggea viros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4]
  • 7.    讀秀:梅全喜主編.廣東地產藥材研究:廣東科技出版社,2011.05:第288頁
  • 8.    讀秀:薛聰賢編著.木本花卉196種: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09:第58頁
  • 9.    讀秀:徐鴻華,李薇,詹若挺主編.嶺南中草藥遷地保護植物圖譜: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01:第138頁
  • 10.    白飯樹 Flueggea viros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4]
  • 11.    讀秀:薛聰賢編著.木本花卉196種: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09:第58頁
  • 12.    讀秀: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中藥大辭典 第2版 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6:第857頁
  • 13.    讀秀:黃安,曾祥劃.植物學: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8.09:第159頁
  • 14.    讀秀:薛聰賢編著.木本花卉196種: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09:第58頁
  • 15.    讀秀:秦位強.張家界本土植物資源總覽: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6:第181頁
  • 16.    讀秀:薛聰賢編著.木本花卉196種: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09:第58頁
  • 17.    白飯樹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04]
  • 18.    李勇、李沛瓊 主編.《深圳植物誌第二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年09月:第519-520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