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鋭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鎖定
白鋭:男,系別:行政管理系,職稱: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導,學術特長:公共行政基礎理論,政治學理論 [5] 
中文名
白鋭
畢業院校
貴州大學
武漢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公共行政基礎理論,政治學理論
職    務
碩導
職    稱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白鋭教育經歷

1993年6月畢業於貴州大學管理科學系行政管理專業,獲學士學位;
1996年6月畢業於雲南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系,獲政治學理論專業法學碩士學位;導師韓宏教授。
2002年12月畢業於武漢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獲政治學理論專業法學博士學位;導師劉德厚教授。
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1月1日,在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到TrumanSchoolofPublicAffairs,UniversityofMissouri-Columbia作為期一年博士後項目研究,指導教授為Prof.GuyB.Adams。
工作經歷96年7月至1999年7月,在貴州大學管理科學系任教。
2002年12月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任教。
2005年10月,晉升副教授技術職務(暨人[2005]239號),同時獲學校聘任(暨人[2005]23號)。
2006年7月,被遴選為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生導師。
2006年,根據粵教人[2006]46號文通知,經基層單位推薦和專家委員會審核,獲推薦為校級“千百十工程”第四批培養對象。
2009年,被選拔為第三屆廣東省宣傳思想戰線“十百千工程”優秀人才培養對象。

白鋭學術兼職

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

白鋭科研項目

暨南大學2003年引進人才項目“全球化背景下的行政發展”;
2008年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課題“腐敗問題再研究——社會資本的角度”。
2010年暨南大學211項目“政治學視角下的應急管理”。
2011年,“社會網絡理論與導師指導模式建設”獲批暨南大學2011年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1MS02。 [1] 

白鋭發表論文

白鋭A類刊物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modernization: an outline of study”, in Proceedings of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engdu: UESTC Press, P. R. China, 2005.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此文為ISSHP收錄。
“Voluntary Service in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the Case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Recovery”
, in Proceedings of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engdu: UESTC Press, P. R.
China, 2009.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此文為ISSHP收錄。
《社會網絡的結構與文化:腐敗問題再研究》,《中國行政管理》2010年第9期。
《中國應急管理研究的評估與反思:2003-2010》(第一作者),《中國應急管理》2011年第 9期。
《中國公共預算研究評估:2005-2010》(第一作者),《中國行政管理》2012年第4期。

白鋭B類刊物

《康有為政治發展理論淺析》,《貴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人的發展與類的解放——對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價值觀的一點認識》,《中州學刊》2001年第4期。
《全球化與民族主義:一種現代性理論的闡釋》,《武漢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
《代議制政府的理論與實踐淺析》,《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3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
《政治學》2004年第2期全文轉載。
《代議制政府原理研究》,《暨南學報》,2004年第5期。
《政治發展理論的思想史根源剖析》,《武漢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04年第12期全文轉載。
《政治文化近代化:康有為的理論探索》,《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中國行政學方法論分析:2000-2004》,《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第二作者)
《行政國家解析》,《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全球化與公共行政轉型》,《深圳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公共管理的生態分析》,《理論探討》2005年第3期。
《康有為的民族國家觀》,《求索》2005年第4期。
《我國城市拆遷政策變遷研究》(第一作者),《社會主義研究》2010年第4期。
《收入不平等與社會信任水平相關性研究》(第一作者),《武漢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 [2] 

白鋭專著

《尋求傳統政治的現代轉型》,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
《政治學視角下的應急管理》,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

白鋭譯著

《控制官僚》,重慶出版社,2001。譯6章,計15萬字。
校譯《原則政治,而非利益政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校譯《半公營機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國家》,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譯1章,並校譯全書。
論文“批判與進步理論在公共行政學中的跨文化運用”,載於《公共行政評論》2009年第5期。
揭開行政之惡》,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

白鋭書評

《投射於組織中的人性》,《公共行政評論》2008年第3期。
《以高尚的名義侵犯高尚》,《南方都市報》2010-01-24。
《一個詞語的演變史就是一部觀念史》,《南方都市報》2010-03-07。
《失敗的改造與危險的僭妄》,《南方都市報》2011-04-03。 [3] 

白鋭學術活動

2000年5月,南開大學,WorkshoponGlobalizationandRegionalization,為期兩週(Englishastheworkinglanguage)。
2001年11月,武漢大學,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辦,武漢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承辦,“GlobalizationandContemporaryCapitalism(全球化與當代資本主義)”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3年12月,深圳行政學院,“中外行政體制改革:比較與借鑑”學術研討會。
2003年12月,中山大學,“公共管理基礎理論及其體系研究”學術研討會,作為子課題主持人作會議發言。
2004年元月,澳門大學,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澳門大學等“Public
Managementin21stcentury: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21世紀的公共管理:機遇與挑戰)”學術研會。
2004年5月,武漢大學,“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政治發展與政府管理”學術研討會,組織者安排作會議發言。
2004年7月,成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主辦,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學報》編輯部承辦,“方法論與國際論文發表”2004年第二期管理科學論壇。
2004年8月,重慶行政學院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改革”理論研討會。
2004年11月,上海行政學院,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與上海行政學院主辦“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新”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中國行政學方法論分析:2000-2004》(本人主筆),並由組織者安排作大會發言。
2005年7月,吉林大學,全國公共管理核心課程(政治學)培訓暨教學研討會,作小組發言。
2005年10月,成都,參加由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美國公共行政學會,莫斯科國立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電子科技大學與《中國行政管理》雜誌社主辦,電子科技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承辦的2005(ICPA)公共管理國際會議,提交論文“Publicadministrationofmodernization:anoutlineofstudy”,大會安排作小組發言(Englishastheworkinglanguage)。
2005年11月18日到20日,參加在深圳大學召開的教育部全國政治學教學指導委員會會議暨政治學(行政學、國際政治)系主任聯席會議,深圳大學管理學院深圳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承辦了這次會議。
2006年1月—2月,應邀到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StateUniversity)作為期兩週的學術訪問,在密歇根州立大學法學院與亞洲研究中心為來自法學院、亞洲研究中心、新聞傳播學院與政治學系等院系的教師和研究生作三場學術講座,並進行學術研究。
2007年2月27日到3月1日,UniversityofMissouri-Columbia,USA,參加密蘇里大學杜魯門公共事務學院(TrumanSchoolofPublicAffairs,UniversityofMissouri)與南非西開普大學政府學院(SchoolofGovernment,UniversityoftheWesternCape)共同舉辦的學術研討會。
2007年10月19日,在密蘇里大學杜魯門公共事務學院(TrumanSchoolofPublicAffairs,UniversityofMissouri-Columbia)為教師與研究生作題“Corruptionrevisited:comparativesocialanalysis”的學術報告,本學術報告是學院教授系列講座的內容之一。
2008年6月26-28日,北京,應邀參加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舉行的“首屆中國政黨研究論壇”,此論壇由北京大學政黨研究中心與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共同主辦。
2010年3月,受聘擔任《中國行政管理年鑑》編委,並撰寫“應急管理”部分。
2010年10月22日至10月23日,澳門,參加由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暨公職局、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澳門大學、澳門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四屆“21世紀的公共管理:機遇與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提交論文,作學術報告。
2010年11月,應邀參加由國務院機關事務局與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舉辦的“建設節約型機關理論研討會”,提交學術論文,主持分會議,並作大會發言。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