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藤江之戰

(981年北宋與越南前黎朝的戰爭)

鎖定
白藤江之戰(越南語:Trận Bạch Đằng 981)亦稱宋越戰爭(越:Chiến tranh Tống-Việt),中國稱宋黎戰爭(越南語:Chiến tranh Tống- Lê),指的是981年中國北宋與越南前黎朝之間的戰爭。因其交戰地點位於今越南北部的白藤江(越南語:Sông Bạch Đằng)而得名。
名    稱
白藤江之戰
地    點
越南北部白藤江
參戰方
中國北宋,越南前黎朝
結    果
宋軍先勝後敗,最終撤出越南
參戰方兵力
越南15000人
傷亡情況
北宋,第一役不詳,第二役死傷多
越南,第一役死千餘
主要指揮官
侯仁寶
劉澄,黎桓
發生時間
981年

目錄

白藤江之戰起因

979年,越南丁朝宮廷發生內訌,原太子、南越王丁璉殺死太子丁項郎。不久宦官杜釋發動宮廷政變,殺死了丁部領和丁璉。阮匐黎桓等人又殺死杜釋,扶立丁璇即位。 [1]  隨後黎桓執掌政權,鎮壓阮匐等反對勢力。 [2]  占城乘機進攻丁朝首都華閭
980年,宋朝知邕州太常博士侯仁寶上奏宋太宗,請求趁丁朝內亂之機南下討伐。 [3]  宋太宗任命侯仁寶為交州陸路水路轉運使;任命蘭陵團練使孫全興、漆作使郝守俊、鞍轡庫使陳欽祚、左監門將軍崔亮為兵馬都部署;寧州刺史劉澄、軍器庫副使賈湜、供奉官閣門祗候王僎為兵馬都部署,伺機進攻丁朝。
丁朝太后楊雲娥得知宋朝調兵遣將將要南下,令黎桓整備兵馬。黎桓為心腹部將範巨備所擁戴,在軍中自稱皇帝,建立前黎朝;廢丁璇為衞王。

白藤江之戰經過

宋太宗得知黎桓篡位,以扶立丁璇復位為名義,下令侯仁寶率陸軍出邕州,劉澄率水軍出廣州,立即發兵討伐黎桓,試圖水陸夾擊。宋太宗同時還向黎桓發出國書,斥責其篡奪丁朝皇位之事。黎桓派牙將江巨望假冒丁璇的使者出使宋朝,要求加封節度行軍司馬。宋太宗察覺到這是黎桓的緩兵之計,一面令宋軍繼續進兵;一面遣使赴黎桓處,要求黎桓或是交出丁璇母子,或是入朝受封。但黎桓不予理會。
980年,宋朝陸軍侯仁寶、孫全興部到達諒山,陳欽祚部到達西結,打敗數萬黎軍,殺死二千餘人。水軍則由劉澄率領,到達白藤江。黎桓命令在白藤江裏打下許多木樁,阻攔宋軍的戰船。次年春,宋軍在白藤江打敗黎軍,斬首千餘人,俘虜戰船二百餘艘。侯仁寶率軍先行,孫全興部停留在花步地區七十天等候劉澄的水軍。侯仁寶多次派人催促,但依舊滯留不前。劉澄軍到來後,兩軍方才合兵前進,由水路至多羅村。

白藤江之戰結果

黎桓引兵退至支稜江,遣使向侯仁寶獻詐降書。侯仁寶中計,不以為備。於是黎桓夜襲宋軍軍營,擊潰宋軍,侯仁寶戰死。陳欽祚得知侯仁寶已戰敗身亡,率軍撤退,遭黎桓追擊,大敗。

白藤江之戰戰後

轉運使許仲宣向宋太宗上奏此事,宋太宗下令撤軍回國。不久,宋太宗下詔懲治相關將領。劉澄憂驚病死,賈湜、王僎二人在邕州被處死。孫全興被押赴汴京斬首,其他將領都遭懲處。陣亡的侯仁寶則被追贈工部侍郎的官爵。
黎桓在宋軍退兵之後,試圖與宋朝重新修好外交關係。983年,黎桓遣使向宋朝朝貢,遣還俘虜,上表謝罪。 [4-5]  986年,又遣牙校張紹馮、阮伯簪等朝貢,並要求宋朝承認其在越南的統治地位。 [6]  宋朝最終於987年承認了黎桓的統治地位。 [7-8] 

白藤江之戰史載

宋史· 交趾傳》 [9] 
太平興國五年秋,詔以蘭州團練使孫全興、八作使張璿、左監門衞將軍崔亮為陸路兵馬部署,自邕州路入;寧州刺史劉澄、軍器庫副使賈湜、供奉官閣門祗候王僎為水路兵馬部署,自廣州路入。是冬,黎桓遣牙校江巨湟齎方物來貢,仍為丁璿上表曰:"臣族本蠻酋,闢處海裔,修職貢於宰旅,假節制於方隅。臣之父兄,代承閫寄,謹保封略,罔敢怠遑。爰暨淪亡,將墜堂構,將吏耆耋,乃屬於臣,俾權軍旅之事,用安夷落之眾。土俗獷悍,懇請愈堅,拒而弗從,慮其生變。臣已攝節度行軍司馬權領軍府事,願賜真秩,令備列藩,幹冒宸扆,伏增震越。"上察其欲緩王師,寢而不報。王師進討,破賊萬餘眾,斬首二千餘級。六年春,又破賊於白藤江口,斬首千餘級,獲戰艦二百艘,甲冑萬計。轉運使侯仁寶率前軍先進,全興等頓兵花步七十日以候澄,仁寶累促之,不進。及澄至,並軍由水路至多羅村,不遇賊,復擅回花步。桓詐降以誘仁寶,遂為所害。轉運使許仲宣馳奏其事,遂班師。上遣使就劾澄、湜、僎,澄尋病死,戮湜等邕州市。全興至闕,亦下吏誅,餘抵罪有差。仁寶贈工部侍郎。
《資治通鑑 · 宋紀十》 [10] 
秋,七月,丁未,以仁寶為交州路水陸轉運使,蘭州團練使孫全興等為邕州路兵馬都部署,寧州刺使劉澄等為廉州路兵馬部署,水陸並進以討之。
黎桓遣牙校齎方物來貢,仍為丁璿上表,自言徇將吏軍民之請,已權領軍府事,乞朝廷賜以真命。時孫全興等出師既逾時,帝察其意止欲緩兵,寢而不報。
交州行營言破賊軍於白藤江口,斬首千餘級。時候仁寶率前軍先發,孫全興等頓兵花步七十日,以俟劉澄,仁寶屢促之,不行,及澄至,並軍由水路抵多羅村,不遇賊,復擅還花步。賊詐降以誘仁寶,仁寶信之,遂為所害。時諸軍冒炎瘴,人多死者,轉運使許仲宣馳奏仁寶戰歿,且乞班師;不待報,即以兵分屯諸州,開庫賞賜,給其醫藥,謂人曰:“若俟報,則此數萬人皆積屍於廣野矣。”乃上章自劾。詔書嘉納之,就劾澄等。會王僎病病,澄與賈湜並戮於邕州市。徵全興下獄,伏誅。贈仁寶工部侍郎,官其二子。
參考資料
  • 1.    《續資治通鑑·宋紀十》太平興國五年:時丁璉及其父部領皆死,璉弟璿尚幼,嗣稱節度行軍司馬、權領軍府事。
  • 2.    《續資治通鑑·宋紀十》太平興國五年:大將黎桓擅權,劫遷璿於別第,舉族禁錮之,代總其眾。
  • 3.    《續資治通鑑·宋紀十》太平興國五年:仁寶恐因循死嶺外,乃上疏言:“交州主帥被害,國亂可取,願乘傳詣闕面奏。”
  • 4.    《續資治通鑑·宋紀十一》太平興國八年:黎桓自稱三使留後,遣使來貢,並上丁璿讓表。詔諭桓送璿母子赴闕,不聽。
  • 5.    《宋史·卷四百八十八·交趾傳》:七年春,桓懼朝廷終行討滅,…,上表謝罪。八年,…,遣使貢方物,…。時黎桓已專據其土,不聽命。
  • 6.    《宋史·卷四百八十八·交趾傳》:雍熙二年,遣牙校張紹馮、阮伯簪等貢方物,繼上表求正領節鎮。
  • 7.    《宋史·卷四百八十八·交趾傳》:三年秋,又遣使貢方物 … 是歲十月,制曰:“……可檢校太保、使持節、都督交州諸軍事、安南都護,充靜海軍節度、交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封京兆郡侯,食邑三千户,仍賜號推誠順化功臣。”遣左補闕李若拙、國子博士李覺為使以賜之。
  • 8.    《續資治通鑑·宋紀十三》雍熙三年:庚申,以黎桓為靜海節度使,命左補闕京兆李若拙、國子博士益都李覺齎詔往使。
  • 9.    《宋史·卷四百八十八 列傳第二百四十七》  .國學網
  • 10.    《續資治通鑑·卷第一十·宋紀十》  .國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