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侯仁寶

鎖定
侯仁寶(約915年—981年),宋代汾州平遙(今山西平遙)人。侯益第三子,娶趙普之妹為妻,初任閒職,生活悠閒,趙普罷相之後,被其政盧多遜排擠,到遙遠的邕州當了九年知州,後上奏朝廷,請求出兵討伐交州。因為後軍逡巡不前,他率前軍孤軍深入,又中敵軍詐降之計,戰死在白藤江中。
本    名
侯仁寶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汾州平遙(今山西平遙)
出生日期
約915年 [1] 
逝世日期
981年
追    贈
工部侍郎

侯仁寶人物生平

侯仁寶貶謫嶺南

侯仁寶初以父親的恩蔭被任命為太子中允,並娶宰相趙普的妹妹為妻,他居住在洛陽,有高大的住宅、大量的良田,生活得悠然自在,不願意為當官處理政務,就在趙普關照下,改任太常博士,分管洛陽方面的事務。 [1-2] 
開寶六年(973),趙普被罷相,侯仁寶的悠閒生活結束了,在趙普的政敵盧多遜的排擠下,侯仁寶被任命為遠在嶺南的邕州知州。侯仁寶到了邕州(今廣西南寧)之後發現,州中右江江邊長有毒藥樹,人們常常採摘然後出售。仁寶認為這是害人之物,就上奏朝廷,皇帝詔令把這些樹全部砍光了。 [3-4] 

侯仁寶進言出征

侯仁寶在邕州呆了九年都得不到調任,擔心自己會死在嶺南,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侯仁寶聽説割據交州的丁璉被殺的消息,便乘機上奏朝廷,説:“交州的主帥死了,內部混亂,朝廷可以乘機奪取交州,自己願意進京當面向皇帝彙報情況。”宋太宗得報大喜,打算命驛站用快馬把侯仁寶召回京師。這時候,盧多遜卻向皇帝進言説:“如果一旦召侯仁寶回京,攻取交州的計劃肯定就會泄露,交州的蠻夷勢必會加強戒備,就不容易輕易取勝了。不如授權侯仁寶便宜行事之權,讓他負責籌劃此事,再派遣偏將帶一至兩萬荊湖的士兵,長驅直入,勢必能成功。”宋太宗覺得他説得對,就沒有召回侯仁寶。 [5-6] 
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七月丁未,朝廷下詔,以侯仁寶為交州路水陸轉運使,孫全興、郝士浚、陳欽祚、崔亮為邕州路兵馬都部署,劉澄、賈湜、王僎為廉州路兵馬部署,水陸並進征討交州。 [7-9] 

侯仁寶戰敗殉國

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981年)三月,侯仁寶、孫全興率領前軍首先出發,自陸路進攻諒山,另一支則由劉澄率領,由水路進攻,在白藤江口擊敗了交州一隻一萬五千人的部隊,斬首一千多級。孫全興等人卻駐軍花步不前,呆了七十天,以等待劉澄等人,侯仁寶多次催促孫全興等人進兵,都不發兵,等劉澄到了之後,兩軍會師,從水路抵達多羅村,沒有遇到交州軍隊,就擅自退回花步。侯仁寶又被敵人的詐降之計所迷惑,就孤軍深入,被敵人重兵包圍,又沒有援軍,最終戰死在支陵江中。 [10-12] 
侯仁寶戰死之後,轉運使許仲宣飛騎奏報朝廷,説明侯仁寶戰死,請求回師,並彈劾劉澄等人。宋太宗聞報之後,十分痛惜,特追贈侯仁寶為工部侍郎,他的兩個兒子都封官。還下詔查辦眾將。除王僎病死外,劉澄與賈湜都在邕州鬧市就地斬首,孫全興也押回京城斬首,陳欽祚、郝士浚、崔亮都分別降職為團練、刺史。 [13-14] 

侯仁寶人物評價

呂源:“全興不能體國,乃與侯仁寶較毫釐之利,有彼我之分,遂無成功,誤國大事。”
陳子龍:“事權不一。彼此或不相應。恐誤大事。如宋討黎桓,侯仁寶率兵先進、孫全興等乃頓兵不進。宋御金師,宣撫令進兵、樞府一面令退軍、此事權不一之驗也。”

侯仁寶家族成員

父親:侯益。 [15] 
兄弟:侯仁願、侯仁矩、侯仁遇、侯仁興。 [15] 
兒子:侯延齡、侯延世。 [15] 
侄子:侯延濟(侯仁願之子)、侯延廣(侯仁矩之子)、侯延之(侯仁矩之子)。 [15] 

侯仁寶史籍記載

元·脱脱《宋史·列傳第十三》有傳,《續資治通鑑·卷第一十》、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三·太宗本紀》有事蹟記載。 [15] 
參考資料
  • 1.    元·脱脱《宋史·列傳第十三》仁寶以蔭遷太子中允,即趙普妹婿。
  • 2.    清·畢沅 《續資治通鑑·卷第一十》太常博士侯仁寶,益之子也,居洛陽,有大第良田,優遊自適,不欲親吏事。其妻,趙普妹也,普為宰相,仁寶得分司西京。
  • 3.    元·脱脱《宋史·列傳第十三》盧多遜與普有隙,普罷相,即以仁寶知邕州。州之右江生毒藥樹,宣化縣人常採貨之。仁寶以聞,詔盡伐去。
  • 4.    清·畢沅 《續資治通鑑·卷第一十》盧多遜與普有隙,普罷相,因白帝以仁寶知邕州。
  • 5.    元·脱脱《宋史·列傳第十三》九年不代。太平興國中,上言陳取交州之策,太宗大喜,令馳驛召歸。多遜遽奏曰:「若召仁寶,其謀必泄,蠻夷增備,未易取也。不如授仁寶飛挽之任,且經度之,別遣偏將發荊湖士卒一二萬人,長驅而往,勢必萬全。」帝以為然。
  • 6.    清·畢沅 《續資治通鑑·卷第一十》凡九年不得代。仁寶恐因循死嶺外,乃上疏言:“交州主帥被害,國亂可取,願乘傳詣闕面奏。”帝大喜,命馳驛召之。多遜言先召仁寶,必泄其謀,不如授仁寶以飛挽之任,令經度其事。帝以為然
  • 7.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三·太宗本紀》秋七月丁未,以仁寶為交州路水陸轉運使,孫全興、郝士浚、陳欽祚、崔亮為邕州路兵馬都部署,劉澄、賈湜、王僎為廉州路兵馬部署,水陸並進討。
  • 8.    元·脱脱《宋史·列傳第十三》遂以仁寶為交州水陸計度轉運使。
  • 9.    清·畢沅 《續資治通鑑·卷第一十》秋,七月,丁未,以仁寶為交州路水陸轉運使,蘭州團練使孫全興等為邕州路兵馬都部署,寧州刺使劉澄等為廉州路兵馬部署,水陸並進以討之。
  • 10.    元·脱脱《宋史·列傳第十三》前軍發,遇賊鋒甚盛,援兵不繼,遇害死江中。
  • 11.    清·畢沅 《續資治通鑑·卷第一十》交州行營言破賊軍於白藤江口,斬首千餘級。時候仁寶率前軍先發,孫全興等頓兵花步七十日,以俟劉澄,仁寶屢促之,不行,及澄至,並軍由水路抵多羅村,不遇賊,復擅還花步。賊詐降以誘仁寶,仁寶信之,遂為所害。
  • 12.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三·太宗本紀》秋九月乙未朔,日有食之。交州行營言:破賊軍萬五千眾於白藤江口。於是侯仁寶率前軍先進,賊詐降以誘仁寶,仁寶信之,遂為所害。
  • 13.    元·脱脱《宋史·列傳第十三》太宗聞之,甚悼惜,特贈工部侍郎,錄其子延齡、延世併為齋郎。延齡至殿中丞。延世至太子中舍。
  • 14.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三·太宗本紀》轉運使許仲宣馳奏仁寶戰沒,且乞班師。不待報,即分屯諸州,開庫賞賜,給其醫藥,乃上章自劾。詔書嘉納之,遣使就劾澄等。會王僎病死,澄與賈湜並戮於邕州市,全興伏誅,陳欽祚、郝士浚、崔亮皆責授團練、刺史。
  • 15.    宋史  .126閲讀網[引用日期2014-09-0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