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茅花

(植物物種)

鎖定
白茅為多年生草本,有長根狀莖。葉片條形或條狀披針形。 [1]  其花穗具有藥用價值。《唐本草》記載:主衄血,吐血,灸瘡。《日華子本草》記載:罯刀箭瘡,止血並痛。
生於低山帶平原河岸草地、沙質草甸、荒漠與海濱。也分佈於非洲北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中亞、高加索地中海區域。 [2] 
中文學名
白茅
拉丁學名
Imperata cylindrica (L.) P. Beauv.
別    稱
菅花、茅花、茅盔花、茅針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罌粟目
禾本科
白茅屬
白茅

白茅花形態特徵

多年生,具粗壯的長根狀莖。稈直立,高30-80釐米,具1-3節,節無毛。葉鞘聚集於稈基,甚長於其節間,質地較厚,老後破碎呈纖維狀;葉舌膜質,長約2毫米,緊貼其背部或鞘口具柔毛,分櫱葉片長約20釐米,寬約8毫米,扁平,質地較薄;稈生葉片長1-3釐米,窄線形,通常內卷,頂端漸尖呈刺狀,下部漸窄,或具柄,質硬,被有白粉,基部上面具柔毛。圓錐花序稠密,長20釐米,寬達3釐米,小穗長4.5-5(-6)毫米,基盤具長12-16毫米的絲狀柔毛;兩穎草質及邊緣膜質,近相等,具5-9脈,頂端漸尖或稍鈍,常具纖毛,脈間疏生長絲狀毛,第一外稃卵狀披針形,長為穎片的2/3, 透明膜質,無脈,頂端尖或齒裂,第二外稃與其內稃近相等,長約為穎之半,卵圓形,頂端具齒裂及纖毛;雄蕊2枚,花葯長3-4毫米;花柱細長,基部多少連合,柱頭2,紫黑色,羽狀,長約4毫米,自小穗頂端伸出。穎果橢圓形,長約1毫米,胚長為穎果之半。染色體2n=20(Mehra K. L. et al.,1962;Singh. D. N.,1964)。 [2] 

白茅花生長環境

生於低山帶平原河岸草地、沙質草甸、荒漠與海濱。花果期4-6月。 [2] 

白茅花分佈範圍

產於遼寧、河北、山西、山東、陝西、新疆等北方地區;也分佈於非洲北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中亞、高加索地中海區域。 [2] 

白茅花主要價值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白茅花穗
採收和儲藏:4-5月花盛開前採收。摘下帶莖的花穗,曬乾。
【藥理作用】 家兔每日口服水煎劑0.5g/kg,共服3天,服藥的第5天起,凝血和出血時間均較對照組縮短。作用可維持數天。
白茅花 白茅花
並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台盼蘭滲透試驗)。
【性味】 甘;温
【功能主治】 止血;定痛。主吐血;衄血;刀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罨敷或塞鼻。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衄血,吐血,灸瘡。2.《日華子本草》:罯刀箭瘡,止血並痛。
【生藥材鑑定】:乾燥的,呈圓柱形,長5~20釐米,小穗基部和穎片密被細長絲狀毛,佔花穗的絕大部分,灰白色,質輕而柔軟,若棉絮狀。小穗黃褐色,介於細長絲狀毛中,不易脱落,外穎矩圓狀披針形,膜質;雌蕊花柱2裂,裂片線形,裂片上着生黃棕色毛。花序柄圓柱形,青綠色。氣微,味淡。以乾燥、潔白、無葉、柄短者為佳。
參考資料
  • 1.    白茅  .中華藥用植物數據庫[引用日期2013-09-22]
  • 2.    白茅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