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胸鸚鵡

鎖定
白胸鸚鵡(學名:Myiopsitta luchsi)是鸚鵡科、和尚鸚哥屬典型的攀禽,體長29釐米,翼展48釐米,體重135克。雌鳥比雄鳥小10-20%。鳥喙強勁有力,鈎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勁有力,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上體鮮綠色,前額和胸部淺灰色,腹部淡綠黃色。鳥喙桔紅色,有時帶有玫瑰色。虹膜深褐色,腿爪粉色。
主要棲息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乾燥開闊林地、有荊棘灌木叢與仙人掌的熱帶稀樹草原、棕櫚樹林、農業耕作區等地區。食物包括各種草,樹木和其他植物的種子、芽和花,以及水果和漿果,偶爾食昆蟲。繁殖期在10-12月,通常產4-6枚卵,晚成雛。分佈於玻利維亞中部。
中文名
白胸鸚鵡
拉丁學名
Myiopsitta luchsi
別    名
白胸鸚哥
外文名
Cliff Parakeet
同義學名
Myiopsitta monachus luchsi (Finsch, 1868)
國際瀕危等級
近危(NT) [2]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鸚形目
鸚鵡科
和尚鸚哥屬
白胸鸚鵡
亞    種
無亞種 [5] 
命名者及年代
Finsch, 1868

白胸鸚鵡動物學史

白胸鸚鵡曾經是和尚鸚鵡的亞種之一,原學名"Myiopsitta monachus luchsi"。由於明顯的形態差異和在懸崖上築巢的習慣,已經分為一個獨立物種。

白胸鸚鵡形態特徵

白胸鸚鵡體長29釐米,翼展48釐米,體重135克。雌鳥比雄鳥小10-20%。 成鳥上體綠色,前額和額頭完全淺灰色,臉頰灰白色,胸部是均勻的灰色,整個上腹部淡黃綠色,有白色條紋。下體橄欖黃色,腹側、臀部、尾下覆羽和大腿綠色。它們的后冠、頸背和背部都是深淺不一的綠色。中央尾羽呈深綠色到藍色,其餘部分有綠色的外翈和黃色的內翈和尖端。 它們的初級飛羽、外部次級飛羽和覆羽羽翼是藍色的,翅膀的其餘部分是綠色的。尾巴長逐漸變細,上尾綠色,下尾覆羽基部是沉悶的灰藍色。鳥喙桔紅色,有時帶有玫瑰色。虹膜深褐色,眼睛周圍是裸露的灰色皮膚。腿爪粉色。 [1]  [3] 
幼鳥羽色與成鳥一樣,但前額呈灰色,略帶綠色。 [4] 

白胸鸚鵡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在乾燥的山間山谷中,那裏的旱生植被靠近懸崖。海拔範圍在1,300-3,000 米之間。在乾燥開闊林地、有荊棘灌木叢與仙人掌的熱帶稀樹草原、棕櫚樹林、農業耕作區等地區活動。 [1] 

白胸鸚鵡生活習性

白胸鸚鵡行為

白胸鸚鵡是非遷徙性的即留鳥。常在樹間與地上覓食,經常和其它鳥類混羣,會與鴿子等其它種類的鳥一起覓食。羣居性。白胸鸚鵡會發出各種尖鋭的尖叫聲、嘎嘎聲和喋喋不休的聲音。 在飛行中或棲息時會發出響亮的斷斷續續的尖叫聲和快速重複的叫聲。 餵食時大聲吵鬧。 [4] 

白胸鸚鵡食性

食物包括各種草,樹木和其他植物的種子、芽和花,以及水果和漿果,偶爾食昆蟲。因為取食栽培的果實,種子和蔬菜 ,和尚鸚鵡是一種嚴重的作物害鳥 。一般在樹木和地面上覓食。在冬季會進入人類居住的花園覓食。 [1] 

白胸鸚鵡分佈範圍

該物種是玻利維亞的特有種,在科恰班巴、丘基薩卡、波託西和聖克魯斯都有記錄。 [2] 
白胸鸚鵡分佈圖 白胸鸚鵡分佈圖 [2]

白胸鸚鵡繁殖方式

該物種習慣在懸崖的崖壁築巢,巢穴是一個巨大的木棍巢。與和尚鸚鵡的巢不同,它們不是公共的,但可以緊密地建造在一起。(這兩種鸚鵡是唯一不在樹洞空腔或洞穴中築巢的鸚鵡)。將巢密集的挖在彼此附近,繁殖期在10-12月,通常產4-6枚卵,孵化後23-24天,有時一年內會養育兩窩。幼鳥大約6-7周後離巢。壽命25歲。 [1] 

白胸鸚鵡保護現狀

白胸鸚鵡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1 年 10 月 12 日——近危(NT)。

白胸鸚鵡種羣現狀

白胸鸚鵡的種羣規模尚未估計,但該物種被描述為當地常見(2022年)。 儘管缺乏定量數據,但該種羣估計有 2,500-9,999只成熟個體,不過這還需要確認。 亞種羣結構尚未評估,但根據觀測記錄(根據 eBird 2021年),預設該物種形成了幾個小型亞種羣。 [2] 
趨勢理由:該物種作為農作物害鳥而受到迫害,有時還因籠鳥貿易而被困(Ministerio de Medio Ambiente y Agua 2009年)。 對種羣數量規模的影響尚未調查,但認為種羣數量正在下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