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登夏州城樓

鎖定
《登夏州城樓》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首聯緊扣詩題,交代時間、地點和眼前之景。頷聯描寫望中所見之萬里山河,懷念戰死在這塊土地上的千古英雄。頸聯敍述遠聽邊馬嘶嗚聲,仰望空中飛鴻,深感戰爭形勢嚴重。尾聯流露了詩人投筆從戎之意。這首詩全詩寫景抒情,上下古今,氣象闊大,壯懷激烈。
作品名稱
登夏州城樓
作    者
羅隱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登夏州城樓作品原文

登夏州城樓
寒城獵獵戍旗風,獨倚危樓悵望中。
萬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晉英雄
離心不忍聽邊馬,往事應須問塞鴻
好脱儒冠從校尉,一枝長戟六鈞弓 [1] 

登夏州城樓註釋譯文

登夏州城樓詞句註釋

⑴夏州:即赫連勃勃修建的統萬城,北魏置夏州,唐為朔方節度使所轄。又名榆林,城在無定河支流清水東岸;緊倚長城,向來以險隘著稱。故址在今陝西省靖邊縣境內。
⑵獵獵:風聲。
⑶戍(shù)旗:要塞戍之旗。
⑷危樓:高樓。
⑸唐土地:指包括夏州在內的唐朝廣闊國土。
⑹千古魂魄(pò)晉英雄:晉朝時期,北方大亂,五胡亂華,先後建有十六國,其中匈奴人、大夏世祖赫連勃勃,就是夏州城建城之人(當時叫做統萬城)。大夏建國後,晉朝和大夏國的赫連勃勃作戰於統萬城,邊塞戰士死傷陣亡極多。
⑺離心:別離之情。
⑻邊馬:邊塞地區的馬。
⑼塞鴻(hóng):邊塞的大雁。塞鴻秋季南來,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對遠離家鄉的親人的懷念。邊塞鴻雁可以寄書,古人有“雁足傳書”的故事。
⑽儒冠:儒生戴的帽子,表明他們的身份,但不一定有特定社會地位。
⑾校尉:武職名。隋唐為武教官,位次將軍。
⑿六鈞(jūn)弓:鈞是古代重量計量單位之一,一鈞相當於三十斤,六鈞即拉力一百八十斤,用來比喻強弓。 [2] 

登夏州城樓白話譯文

我獨自一人倚偎高樓悵然遠望,無限寒意的邊城戍旗飄揚獵獵生風。
萬里山河都是大唐的土地,在這土地上千百年來有多少戍邊英雄為國獻身捐軀。
邊疆的愁苦不忍心去傾聽,以往的事情不堪去詢問。
最好脱掉文人的帽子去當一個武官,拿起武器去保衞國土立功邊疆。 [3] 

登夏州城樓創作背景

詩人曾登邊城夏州城樓,看到戰亂給國家帶來的危害,心中無限調悵,並由所見的唐代萬里河山追念到晉代將士為國捐軀的赦身精神,不由得心潮激盪,作下這首詩。 [4] 

登夏州城樓作品鑑賞

登夏州城樓整體賞析

這首詩首聯,落筆即寫登樓所見,一幅邊地典型畫面呈現讀者面前。這邊城聳立在蒼莽的崇山峻嶺之中,寒風勁吹,城樓旗幡被風吹得噼啪作響。“悵望”二字表明詩人正受着周圍環境的感染,心中正藴涵着一股抑鬱之氣。
頷聯,詩人“悵望”着這塊蒼莽的土地,便自然想起與之相關的歷史。不禁感嘆大唐帝國幅員遼闊,三晉之地英雄輩出。兩句詩寫得極有氣魄,它縱橫千萬裏,上下千餘年,盡收入詩人的詩思畫意之中。
頸聯,“離心不忍聽邊馬,往事應須問塞鴻”,寫詩人的思緒從遙遠的往事,回到了眼前的現實,充斥於詩人眼前耳邊的是蕭蕭的馬鳴和翱翔天際的塞鴻。“離心”,即離愁別緒,説自己宦遊在外,心中已充滿着離愁,實在不忍聽那邊馬悲鳴之聲。下句是説自己的坎坷往事,應隨着塞鴻而遠去。
尾聯,“好脱儒冠從校尉,一枝長戟六鈞弓”,將調子再度昂起。詩人表示,要把自己的儒冠脱去,穿上盔甲,手持彎弓長戟,做一名邊關戍卒,要在邊關上建功立業。這兩句雖只羅列了兵器名稱,卻好像有千鈞之力,擲地有聲。語流輕快而豪氣勃勃,活脱脱一個投筆從戎的班超再世。
詩人這首七律詩寫的是登臨邊城,觸景生情,抒發了追慕往昔英雄豪傑,欲投筆從戎,建功立業的心情。這首詩寫得極為沉着有力,詩歌的脈胳起伏有致。筆力豪勁,感情深沉,是詩人詩歌中頗為難得的一首好詩。 [4] 

登夏州城樓名家點評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唐末昭諫詩,猶稜稜有骨。” [5] 
清·馮班《二馮先生評閲才調集》:“並不椎琢,慷慨可愛。” [6] 
清·周詠棠《唐賢小三昧續集》:“高唱。” [6] 

登夏州城樓作者簡介

羅隱(833~909年),本名橫,字昭諫,新城(今浙江省富陽縣)人,一説餘杭(今浙江省餘杭縣)人。長期奔波遊歷,曾十應進士舉,但因譏劉權貴,終不被錄取。於足改名為德後任錢掩令。唐亡,依吳越王錢謬,官至諫議火夫。其詩丈多諷剝現實之作,多用口語。有《夢昭諫集》,《全唐詩》錄存其詩十一卷。 [7] 
參考資料
  • 1.    鄒紀孟著.唐詩三百城(上冊):中國書籍出版社,2016.01:130
  • 2.    蕭少卿編著.古代登臨詩詞三百首: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4.09:110
  • 3.    趙麗雲主編.青少年古詩助讀: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4月:66
  • 4.    楊道誠,韓清顯主編.中國詩詞名篇類編賞析:修身養德:河南文藝出版社,2009.01:110
  • 5.    (唐)羅隱著,李之亮註釋.羅隱詩集箋註:嶽麓書社,2001年08月:85
  • 6.    盧冀寧,汪維懋著.邊塞詩詞賞析:軍事誼文出版社,2013.09:139-140
  • 7.    許明善.唐宋邊塞詩詞選粹:甘肅人民出版社,1986年05月: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