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疣猴亞科

鎖定
疣猴亞科(學名:Colobinae):是靈長目猴科的一個亞科。尾長。包括10屬約34種。包括疣猴屬亞洲葉猴屬金絲猴仰鼻猴屬)、長鼻猴等。它們的臀疣很小,尾巴很長,頰囊也比一般猴子小,拇指已退化成一個小疣,故稱疣猴。
疣猴亞科除個別外都無頰囊,有比較複雜的消化系統,胃囊狀,體積比前者大3倍,齒尖高,主要食樹葉等植物性食物,拇指退化,而拇趾粗大,後肢通常比前直長,主要分佈於亞洲南部。均屬保護動物。
中文名
疣猴亞科
拉丁學名
Colobina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靈長目
亞    目
類人猿亞目
猴科
亞    科
疣猴亞科
10屬
34種
命名者及年代
Jerdon, 1867

疣猴亞科形態特徵

疣猴亞科頭體長41-83釐米,尾長50-110釐米(豚尾葉猴只有13-15釐米)。頭部是圓形的,下頜很短。 [1]  吻部突出,兩顎粗壯,牙齒32枚,鼻孔朝前向下緊靠,手足均有5個指、趾,具扁平的指甲,均能直立。晝行性。除個別外都無頰囊,有比較複雜的消化系統,胃囊狀,體積比前者大3倍,齒尖高,主要食樹葉等植物性食物,拇指退化,而拇趾粗大,後肢通常比前直長。 [2] 
疣猴身上的毛色多種多樣,長得也十分滑稽可笑。它們的臀疣很小,尾巴很長,尾巴端部常有一撮毛,有的還成球狀,頰囊也比一般猴子小,拇指已退化成一個小疣,故稱疣猴。疣猴的胃很大且複雜,內分成數瓣,以適應從營養不豐富的樹葉裏吸取養分。 [3] 

疣猴亞科棲息環境

棲息於熱帶雨林,以及成熟的次級雨林,山地和沼澤森林,或接近草原的樹林中,偶爾出現在沿海沙丘和森林草原。

疣猴亞科生活習性

疣猴亞科的動物均是晝行動物和樹棲性物種,居住在森林的上層和中層,很少到地面上來,家庭由平均6-25 只成員組成,通常包括一隻成年雄性、幾隻雌性和它們尚未獨立的子女。幾隻雌性會共同哺育家庭內年幼的小猴,雄性在成年前會離家獨立,雌性則留在家族裏。由成年雄性率領,有些會用宏亮的聲音來保衞領地。動作靈敏,能在樹枝之間做長距離的跳躍。
主要吃植物的嫩芽、葉、鮮花和水果,也吃白蟻。每天從早到晚,要吃2-3千克的食物。 [3] 

疣猴亞科分佈範圍

大多數分佈於分佈在東南亞,也有一些生活在非洲。 [1] 

疣猴亞科種屬分類

疣猴亞科疣猴屬

疣猴屬共有5種,安哥拉疣猴東非黑白疣猴西非黑白疣猴黑疣猴花斑疣猴。疣猴臀疣小,尾長,尾端部常有毛,有的成球狀;頰囊小;拇指已退化成一個小疣,故名;胃很大且複雜,內分成數瓣,以適應從營養不豐富的樹葉裏吸取養分。棲息於熱帶叢林中,或接近草原的樹林中,主要吃植物的嫩芽和葉,同時也吃野果和穀物。每羣9-13只不等,由成年雄性率領,用宏亮的聲音來保衞領地。動作靈敏,能在樹枝之間做長距離的跳躍。 [2] 
疣猴屬

疣猴亞科紅疣猴屬

紅疣猴屬共有12種,包括一些近10年(截止21015年)發現的新物種:西方紅疣猴、布維爾紅疣猴尼日爾三角洲紅疣猴烏德宗瓦紅疣猴桑給巴爾紅疣猴烏斯塔萊紅疣猴彭南特紅疣猴普氏紅疣猴塔那河紅疣猴烏干達紅疣猴楚阿帕河紅疣猴沃爾德倫紅疣猴。分佈於非洲。一些種類是最珍稀的靈長類。 [2] 

疣猴亞科綠疣猴屬

綠疣猴屬僅1種,即橄欖綠疣猴Procolobus verus)。分佈於非洲。 [2] 

疣猴亞科灰葉猴屬

灰葉猴屬共有7種:克什米爾灰葉猴南平原灰葉猴印度灰葉猴赫克托爾灰葉猴黑足灰葉猴纓冠灰葉猴喜馬拉雅灰葉猴。體長將近80釐米,尾長達100釐米以上,共有7種,頰毛和眉毛髮達。以幾乎與身長相當甚或更長的尾部得名。雄獸比雌獸的體形大。體毛主要為褐色和灰色,背部有紅色,腹面有白色毛皮。額部有一些灰白色的毛,呈旋狀輻射,腳、手、臉和耳朵黑色,面頰上有一圈白色的毛。 [2] 
是地棲性較強的種類,每天80%的時間都是在地面上活動,大多晨昏活動,主要吃各種樹葉枝芽和果實。在印度,灰葉猴被譽為“聖猴”和“神猴”,以其為原形創造的“猴王”哈奴曼是當地流傳的著名神話故事中的主角。
灰葉猴屬

疣猴亞科烏葉猴屬

烏葉猴屬共有16種:爪哇烏葉猴緬甸烏葉猴銀色烏葉猴德氏烏葉猴黑葉猴金色烏葉猴、印尼烏葉猴、越南烏葉猴印度烏葉猴老撾烏葉猴鬱烏葉猴菲氏烏葉猴戴帽烏葉猴金頭烏葉猴肖氏烏葉猴紫臉烏葉猴。其中白頭葉猴Trachypithecus poliocephalusssp.leucocephalus)是金頭烏葉猴的亞種,為中國特有種,僅分佈於中國廣西,野外總數約600只。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2] 
分佈於東洋界,棲息於河谷地區的亞熱帶密林中,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的山林中,有時也到丘陵地帶。主要樹棲。成小羣生活,由一雄猴率領,早晨和午後覓食,中午休息。晚上在樹上或巖洞中睡覺。一部分生活在東南亞地區,包括華南、印度東北部、婆羅洲、泰國、爪哇島巴厘島;另一部分則生活在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 [2] 

疣猴亞科亞洲葉猴屬

亞洲葉猴屬因以樹葉為食而得名。尾長,適於樹棲;體型纖細,無頰囊。有11種:婆羅洲葉猴、爪哇葉猴、印尼葉猴白額葉猴何氏葉猴黑脊葉猴、納土納島葉猴、蘇門答臘島葉猴、慄紅葉猴、白腿葉猴、托馬斯氏葉猴。分佈於亞洲。 [4] 
亞洲葉猴屬

疣猴亞科白臀葉猴屬

白臀葉猴屬包括3種:灰腿白臀葉猴白臀葉猴、黑腳白臀葉猴。其中灰腿白臀葉猴發現於1994年。白臀葉猴分佈於老撾、越南、柬埔寨,中國海南島1892年可能有過標本,但再無報道。因其雄性臀部具有三角形白色臀斑而得名(雄獸的臀盤上端還有兩個白色的圓點,雌獸無)。體色鮮豔。鼻孔朝上,鼻樑平滑。數量極稀少,全世界不足1000只,為最瀕危的靈長類之一。2007年在越南中部地區發現了迄今數量最大的瀕危白臀葉猴種羣,包括116只。成熟年齡較晚,繁殖率也低。雄性5歲才性成熟,雌性為4歲,每次只產1仔。 [2] 

疣猴亞科仰鼻猴屬

仰鼻猴屬有5種,川金絲猴(模式種)、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緬甸金絲猴。體型中等,51-83釐米不等,尾長與體長等長。毛色以金黃或黑灰色為主。鼻孔與面部幾乎平行,俗稱“朝天鼻”,是對高原缺氧環境的適應,鼻樑骨的退化有利於減少在稀薄空氣中呼吸的阻力。
棲息於2000-3000高海拔地區,植食,有垂直遷徙的習性,羣居,有豐富的社羣行為,有多種的喊叫聲。它們生活環境隱蔽,不易被人發現,孕期約200多天,5-7年性成熟。由於棲息地的破壞和捕殺,數量均稀少,均為瀕危珍稀保護動物。 [2] 

疣猴亞科長鼻猴屬

僅1種,即長鼻猴。僅分佈於東南亞加里曼丹。雄性鼻部隨着年齡的增長越加肥大,呈紅色,激動時可挺立或上下搖晃。體型較大,雄長鼻猴的體重可達25千克,雌的不足雄的一半,是世界上體重最重的猴子。手足均有5個指、趾,具扁平的指甲,都能直立起來。以樹葉為食, 但從不吃甜漿果,為避免發酵腹脹。喜羣居,常10-30只集為一羣,活動範圍不到2平方千米。 [2] 

疣猴亞科豚尾葉猴屬

僅1種,即豚尾葉猴。僅分佈於蘇門答臘島西部的明打威羣島。體長平均約50釐米。雌性平均體重7千克,雄性略重。尾較短,約15釐米,區別於其它葉猴類。鼻似仰鼻猴屬。多地棲。羣居,由一隻雄性和幾隻雌性組成,或雌雄配對生活。 [2] 

疣猴亞科繁殖方式

一年四季均可交配繁殖,婚姻方式為一夫多妻制,在家庭中雄性占主導地位,可以與羣族中的任一成年雌性交配,雌猴每兩年繁殖一次,孕期限175天,每胎產1-2仔,小猴白色或黃色。幼猴出生的最初幾個月裏,不論是否母親,族羣中的雌猴都會幫助照顧及支持幼猴,而母猴帶幼猴到處餵哺,幼猴總是掛在其母親的胸部抓緊母猴的皮毛。跟隨母親一起生活,幼猴3個月後長得和父母體色相同,7個月大時就可以自由活動了,4-6歲左右性成熟。平均壽命(野生)20年。 [5] 

疣猴亞科種羣現狀

疣猴的生存環境由於氣候變化和棲息地碎片化及人類對森林的砍伐而嚴重退化。也由於疣猴種類大多毛皮漂亮,遭到人類貪婪而放肆地捕殺,非洲各國已把疣猴列為珍貴保護動物。愛護保護動物,人人有責。 [5] 

疣猴亞科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