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疊唇璽螺螄

鎖定
疊唇璽螺螄(學名:Tchangmargarya multilabiata)為田螺科、璽螺螄屬動物。是一種淡水生有螺厴和螺殼的軟體動物。貝殼大,圓錐形至近球形,高度可達近70毫米,非常厚實、堅固且重;覆膜層深棕色或紅棕色。常具四根強力螺旋稜和許多軸向肋,在螺稜和軸向肋的交匯處形成發育良好的結節;2條強不完整的螺旋螺稜,臍部有隆起的結節,半月形愈傷組織狀結構完全覆蓋臍部;珠光層厚但半透明,在一些個體的鈣質層上顯示出寬的紫色帶,其他的呈藍白色;厴蓋比孔小,厴蓋疤痕非常大;齒舌在每顆中央牙齒上具有一個長舌狀中央細齒。
棲息於分佈地區河岸上的水生植物中,分佈於中國雲南石林縣附近的長湖、光塘子和月湖。
(概述圖參考來源: [3] 
中文名
疊唇璽螺螄
拉丁學名
Tchangmargarya multilabiata
同義學名
Margarya multilabiata(Tschang & Tsi, 1949)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中腹足目
田螺科
璽螺螄屬
疊唇璽螺螄
亞    綱
前鰓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1] 

疊唇璽螺螄物種學史

疊唇璽螺螄的拉丁種名“multilabiata”,源自“multi”(拉丁語表示許多)和“labium”(拉丁語表示嘴唇),指的是內唇的許多層。 [2] 

疊唇璽螺螄形態特徵

疊唇璽螺螄貝殼大,圓錐形至近球形,高度可達近70毫米,非常厚實、堅固且重;覆膜層深棕色或紅棕色,偶爾在每輪的鈣質層上有一條寬的紫色螺旋帶;多有7個螺旋帶,包括兩個原螺帶,全部膨脹。除原螺帶外,每一個上段都有發育良好的斜肩;螺紋多有4個,很少有5個,強烈的螺旋稜和許多軸向肋,在螺稜和軸向肋相交處形成發達的結節,上輪結節小而密,逐漸增大,下輪變稀疏,下輪螺稜總是被縫合線覆蓋,因此在螺旋螺紋上幾乎看不見;兩根不完整的強力螺旋肋,有凸起的結節延伸到臍部。孔卵形,珠光層厚但半透明,部分個體鈣質層有寬紫色帶(有些個體幾乎所有鈣質層均為紫色),或藍白色,內唇覆蓋厚厚的珠光層,可見多層相互重疊,來自不同的生長期,全部向外摺疊,緊密重疊,形成完全覆蓋臍部的半月形愈傷組織狀結構。 [2] 
成熟的幼殼大,有4個輪生;草綠色、棕色、紫色或黃色,帶棕色帶;前兩螺紋有兩條光滑的螺旋稜,無斜肩;第3、4輪有明顯的斜肩,4條螺稜,多條軸向肋交叉成密集的規則結節,下螺稜幾乎被上縫覆蓋,在第3輪上幾乎看不見;縫線下的螺稜鈍但具有發達的軸向肋;孔卵形,內唇向外摺疊,約為殼高的一半。 [2] 
蓋角狀,卵形,較厚而實,紅褐色或褐色,具中央下核及同心生長紋;有少量顆粒或脈的核;厴蓋瘢痕很大,比較粗糙,外面光滑,明顯增厚,但厴蓋邊緣薄;厴蓋比螺口略小。 [2] 
齒舌(N=1)長方形,有107排牙齒。中央齒鐘形,有大而長的舌狀中央齒,兩側有4-5個較小的齒尖。側齒寬長圓形,有一個長的舌狀中央小齒,兩側有3-4個較小的牙尖。邊緣齒細長,稍長圓形;內緣齒具大的葉片狀中央細齒和兩側的2-3個較小的長尖齒;外緣齒鈍,具10-12個小牙尖。 [2] 
疊唇璽螺螄 疊唇璽螺螄 [2]

疊唇璽螺螄近種區別

疊唇璽螺螄與所有的璽螺螄屬物種不同,與陽宗海璽螺螄的不同之處在於殼相對較短和較厚,縫合線上方有一個額外的螺稜,內唇重疊多層,中齒和側齒的中央尖頭呈舌狀,與陽宗海璽螺螄的方形形狀不同,這種愈傷組織狀結構的特徵在田螺科中是獨一無二的。此外,疊唇璽螺螄是中國雲南特有的璽螺螄屬中唯一在鈣質層上具有寬螺旋帶的物種,儘管只有三分之一的標本具有這樣的帶。 [2] 

疊唇璽螺螄產地生境

在該物種生活在分佈地區河岸上的水生植物中。分佈於中國雲南省石林縣附近的長湖、光塘子和月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