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當代國際詩壇

鎖定
《當代國際詩壇》是200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曉渡,西川。本書主要介紹了當代國際詩壇的發展狀況,收集了一些國際詩壇的名作。 [1] 
書    名
當代國際詩壇
作    者
唐曉渡,西川
類    別
中國現當代詩歌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10月1日
定    價
33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6350839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當代國際詩壇內容簡介

所謂“新的開啓”當然不僅僅相對於詩歌的東歐,也相對於我們自己,後者甚至更加重要。今年三月間訪華的阿拉伯詩人阿多尼斯在談到阿拉伯詩歌和西方詩歌的主要區別時認為,詩歌在當代西方更多地被當成一個文化問題,而對阿拉伯詩人來説,它首先是一個生存問題。生存包含了文化,反之卻不然。我相信,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有把東歐詩歌混同於一般的“西方詩歌”(儘管在文化傳統上,二者之間有更多的關聯),而是將其與俄羅斯“白銀時代”的詩歌合為一脈,作為一個獨立的淵源對待,並在精神血緣上更覺親切,閲讀中也每每更加會心的主要原因。這裏的關鍵與其説是詩人的身份之辨,不如説是詩歌觀念的大小之辨;與其説是語境壓力的緩迫鈍鋭之辨,不如説是詩歌經驗的寬窄深淺之辨。當赫貝特寫下“我的想象/是一塊木板/我全部的工具/只有一根木棍陪伴”(《錘子》)時,他所觸及的不僅是詩意生存的下限,也是詩的根;而當他筆下的科吉託先生和我們一起仔細分辨“人聲與天籟”,以領略“世界的演説樂此不疲”時,我們所感悟到的不僅是詩人面對自然的謙卑和敬畏,還有詩意言説無限可能的巨大空間——如此的信念,如此的胸襟,如此的能量:正是這種源於詩自身的光洞穿了集權的意識形態強控制或全球冷戰背景下地緣政治影響的陰影,一再從內部照亮從而自我闡釋着所謂“東歐詩歌”。顯然,這個意義上的東歐詩歌沒有,也不會因為福山所宣稱的“歷史的終結”而成為過去,相反,在新的歷史語境中它們每每更像是某種來自未來的質詢,比如米沃什有關“我們生活在一個後宗教的世界裏”的沉思,比如赫貝特有關“語義崩潰時代”的警告,比如赫魯伯試圖將詩與科學、歷史和神話融於一爐的語言實驗,比如扎加耶夫斯基在宿命的流亡中實踐其“成為一個有別於其他異議者的異議者”心願的靈魂冒險……西川在談到薩拉蒙的詩時認為,他“寫的是那種任你怎樣狠狠地把它們摔在地上,它們都要跳起來咬你的詩歌”,這也是我們閲讀許多東歐詩歌的感受。事實上,在我們有關理想詩歌的期待中,那些最活躍的光影,往往綜合了來自東歐詩歌的投射:敏鋭的問題意識、悖謬的現實感、筆直的道德勇氣、深邃的歷史底藴、複雜精純的語言織體,如此等等。如果説,由無奈的忍受所孕育的反刺、幽默和從容更能體現所謂“東歐詩歌特質”的話,那麼,赫魯伯的一句警語或許就概括了詩和詩人的真正尊嚴。他説:詩歌的唯一限制就是詩歌。

當代國際詩壇作者簡介

唐曉渡,江蘇儀徵人,1954年1月生。1982年1月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先後任職於《詩刊》和作家出版社,現為作家出版社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新詩學會理事,北京大學新詩研究中心研究員,海南大學兼職教授。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和文學評論寫作,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多年來主要致力於中國當代詩歌,尤其是先鋒詩歌的研究、評論和編纂工作,兼及詩歌創作和翻譯。著有詩論集《不斷重臨的起點》(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唐曉渡詩歌評論自選集》(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中外現代詩名篇細讀》(重慶出版社,1998)、《唐曉渡詩學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辯難與沉默:當代詩論三重奏》(合著,作家出版社,2008)、詩歌隨筆集《今天是每一天》(山東文藝出版社,2008)等;譯有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文論集《小説的藝術》(作家出版社,1993),以及普拉斯、哈維爾、米沃什、赫伯特、赫魯伯等詩人、作家的部分作品;主編“二十世紀外國大詩人叢書”(多卷本)、“當代詩歌潮流回顧叢書”(多卷本)、《帕米爾當代詩歌典藏》(十卷本)、《當代國際詩壇》等;另編選有《中國當代實驗詩選》等十餘種詩選。1988年與芒克、楊煉等聯合發起成立“倖存者詩歌俱樂部”並創辦民刊《倖存者》;1990年與芒克等創辦民刊《現代漢詩》(前後印行10期凡16卷)。評論和詩歌作品被收入國內外多種選(譯)本。多篇論文先後獲“首屆‘文藝爭鳴’獎”(1995)、“首屆‘山花’優秀理論獎”(1995)、“當代作家評論優秀評論獎”(2004,2005)等獎項。1995—2002年間先後應邀訪學荷蘭萊頓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美國布朗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法國里昂第三大學、捷克查理大學等。2001年應邀出席在法國里爾舉行的第一屆世界公民大會。2005年應邀參加英中詩人“Poet to Poet”對譯交流項目等。
西川,詩人,散文和隨筆作家,本名劉軍,1963年生於江蘇省徐州市。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美國艾奧瓦大學2002年訪問學者,美國紐約大學2007年訪問教授。現執教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西川自80年代起即投身於全國性的青年詩歌運動。曾與友人創辦民間詩歌刊物《傾向》(1988—1991),參與過民間詩歌刊物《現代漢詩》的編輯工作。其創作和詩歌理念在當代中國詩歌界影響廣泛。出版有詩集《虛構的家譜》(1997)、《大意如此》(1997)、《西川的詩》(1999),詩文集《深淺》(2006),散文集《水漬》(2001)、《遊蕩與閒談:一箇中國人的印度之行》(2004),隨筆集《讓蒙面人説話》(1997),評著《外國文學名作導讀本?詩歌卷》(2001),譯著《博爾赫斯八十憶舊》(2004)、《米沃什詞典》(與北塔合譯,2004)。編有《海子的詩》(1995)、《海子詩全編》(1997)。曾獲魯迅文學獎(2001)、莊重文文學獎(200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阿齊伯格獎脩金(1997)、德國魏瑪全球論文競賽十佳(1999)等。參加過荷蘭鹿特丹國際詩歌節(1995)、法國巴黎瓦爾德瑪涅國際詩歌節(1997)、美國芝加哥人文藝術節(2002)、德國柏林國際文學節(2004)等。其長詩《遠遊》曾由郭文景譜寫為管絃樂作品,2004年10月由香港管弦樂團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首演, 指揮:Edo de Waart(荷蘭)。其組詩《鏡花水月》被改編為實驗戲劇,由孟京輝導演,於2006年5月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在北京東方先鋒劇場公演。此外,西川還曾於2000年參加過賈樟柯導演的電影《站台》的拍攝。

當代國際詩壇目錄

當代國際詩壇1》目錄:
天空與星座
人類的詩篇(節選)
塞薩爾·巴列霍的幽默
塞薩爾·巴列霍:在先鋒派詩壇上標新立異
[特別推薦]
杜弗的動與靜(節選)
惡之花(詩論)
格林拜恩詩選
螞蟻般偉大(詩論)
懷舊的後現代詩人格林拜恩
快講女及其他
翹楚安妮:從“垮掉”到“後垮掉”
交點與焦點
惠特曼
約翰·阿什伯利與過去的藝術家
一次虛擬的法庭審判:公眾VS已故的威廉·巴特勒·葉芝先生
帕米爾之聲
一千零一面鏡子(節選)
……
《當代國際詩壇2》目錄:
天空與星座
沃羅涅日詩抄(節選)
沃羅涅日:胡鬧,烏鴉和匕首
若昂·卡布拉爾詩選
若昂·卡布拉爾
[特別推薦]
阿多尼斯詩選
阿多尼斯詩論兩篇
“風與光的君王”——阿多尼斯和他的詩歌
滾動的石頭何時醒來(節選)
故鄉與現代——尋找李晟馥(節選)
羅馬尼亞當代詩選九家
在詩歌中走近羅馬尼亞
交點與焦點
費爾南多·佩索阿:四重人格
卡瓦菲:持存不朽
漢語作為有鄰語言
帕米爾之聲
白石嘉壽子詩歌選譯
……
《當代國際詩壇3》目錄:
天空與星座
東歐專輯
赫貝特詩選
思想的力量
一個確切意義上的詩人——與馬萊克·奧拉默斯的談話
科吉託先生的決鬥——在《團結週刊》編輯部的一次談話
赫魯伯詩選
以知性抒情的捷克詩人赫魯伯
更深地穿透普遍的黑暗——與英國記者D·韋斯伯特的談話
赫魯伯談話錄
扎加耶夫斯基詩選
在歷史道德與審美愉悦之間
“詩歌召喚我們走向生活”——扎加耶夫斯基訪談
索雷斯庫詩選
索雷斯庫:不斷擴大的眼睛
[特別推薦]
薩拉蒙詩選
薩拉蒙:藝術主義者及其狂喜流瀉
……
《當代國際詩壇4》目錄:
第二屆“中坤國際詩歌獎”專輯
第二屆“中坤國際詩歌獎”獲獎名單
第二屆“中坤國際詩歌獎”獲獎者簡介
第二屆“中坤國際詩歌獎”授獎/受獎辭
第二屆“中坤國際詩歌獎”頒獎典禮在京隆重舉行
讓詩與真互贈沉重的尊嚴——北島論
讓語言敞開胸膛:趙振江的詩歌翻譯
天空與星座
德語詩歌專輯
荷爾德林詩選
懷念永無盡時
策蘭詩選(一)
策蘭詩選(二)
怎樣閲讀保羅·策蘭?
貝恩詩選
貝恩顯真容——希勒勃蘭特的版本打開了新視界
詩應當改善人生嗎?
基爾施詩選
薩拉之音
《當代國際詩壇特輯》目錄:
編者前言:一場遲到的對話
對話2006:中日當代詩歌
致辭(一)唐曉渡
致辭(二)李紅雨
致辭(三)過井喬
致辭(四)小田久郎
詩歌和時代
對話者:唐曉渡駱英辻井喬北川透
1.對新詩發生革命背景理解的差異
2.歐洲歷時詩歌發展在兩國新詩發生期的空間性呈現
3.日本戰前詩歌回顧及對日本共產黨的反思
4.日本戰後詩歌從“荒地派”以來的演變
5.中國新詩的“出走”與“返回”
6.如何對待古典及當代的古典詩歌寫作
7.面對中文簡化字的迥異態度
8.八、九十年代以來兩國新詩的共同主題
詩歌和語言
對話者:楊煉陳東東野村喜和夫淺見洋二
1.“同心圓”詩學還是未來詩學
2.口語——語言超越語言自身的趨向
3.“文”與“語”及“漢字性”和“口語感”
4.日語的開放性——漢字的頭腦,假名的身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