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畤,漢語三級字 [3]  讀作畤(zhì),釋義是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處所。 [2] 
中文名
拼    音
zhì
部    首
五    筆
LFFY
倉    頡
WGDI
總筆畫
11
部外筆畫
6
筆順編號
25121121124
四角號碼
64041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7564

基本信息

<名>
秦漢時祭祀天地五帝的祭壇
白草廢畤空壇垓。——宋·王安石《和王微之< 登高齋>》
又如:畤畦(畦畤。泛指古代帝王祭祀的場所)

基本字義

zhì(ㄓˋ)
1、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處所。
2、水中的小塊陸地:“歸雁映蘭畤。”
3、田際;田界。
4、土高出的地方。
5、古通“庤”,儲備。
6、古通“沚”,小渚。

其他字義

chóu(ㄔㄡˊ)
1、古同“疇”,地名。
shì(ㄕˋ)
1、古同“蒔”,移栽;分種。

百科釋義

報錯
● 畤zhìㄓˋ◎ 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處所。◎ 水中的小塊陸地:“歸雁映蘭~。”◎ 田際;田界。◎ 土高出的地方。◎ 古通“庤”,儲備。◎ 古通“沚”,小渚。
音韻方言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海陸豐腔] zhi3 shi6 [客英字典] zhi3 shi5 sii5 [台灣四縣腔] zih3 sii5 [梅縣腔] tje3
粵語:zi6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dɯʔ
-
tjɯʔ
-
djɯʔ
-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諸市
上聲
三等
開口
上六止
tɕi
tɕĭə
tɕiə
tɕie
tɕɨ
tɕɨ
zhi3
cjix
tjiio
説文雲天地五帝所基止祭[也/地]右扶風有五畤又時止切
時止
上聲
三等
開口
上六止
ʑi
ʑĭə
ʑiə
dʑie
dʑɨ
dʑɨ
dʑɨ
shi4
zjix
zjiio
又諸市切
直裏
上聲
三等
開口
上六止
ȡʱi
ȡĭə
ȡiə
ȡie
ɖɨ
ɖɨ
ɖɨ
zhi4
drix
diio

蒙古字韻

字頭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
修正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音譯
音譯
修正
音譯
其他形式
擬音
聲調
註解
ꡆꡞ
-
-
ji
-
-
tʂi
上聲
-
ꡄꡞ
-
-
ci
-
-
dʐi
上聲
-

中原音韻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四呼
寧繼福
註解
支思開
支思
去聲
開口呼
ʂɿ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諸氏
二紙
上聲

分韻撮要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註解
第三幾紀記
陽去
蒔禾

相關詞

五畤
五畤,漢語詞彙。
拼音wǔ zhì,
釋義:又稱五畤原,在今陝西鳳翔縣南。秦漢時祭祀天帝的處所。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周市切《集韻》渚市切《韻會》諸市切,𠀤音止。《説文》天地五帝所基址祭地也。《史記·秦本紀》祠上帝西畤。《索隱注》襄公始列為諸侯,自以居西畤。西畤,縣名,故作西畤,祠白帝。畤,止也。言神靈之所依止也。《前漢·郊祀志》作畦。畤師古注如種韭畦之形於畦中,各為一土封也。
祠之必於高山之下畤,命曰畤。註名其祭處曰畤。《括地誌》秦文公夢黃蛇自天而下屬地,其口止於鄜衍,作畤郊祭白帝,曰鄜畤。秦宣公作密畤於渭南祭靑帝,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亦祠黃帝。
地名。《左傳·襄三十年》成愆奔平畤。《注》平畤,周邑。
《哀四年》國夏伐晉,取郉任欒鄗,逆畤隂人盂壷口。《後漢·光武紀》杜茂與賈覽戰於繁畤。《注》繁畤,縣名,屬鴈門郡。今代州縣。
廣韻》時止切《集韻》士止切,𠀤音市。
《廣韻》直裏切《集韻》《韻會》丈裏切,𠀤音峙。義𠀤同。
《集韻》時吏切,音雉。與蒔同。
五音集韻》池爾切,音豸。儲也。 [1] 

説文解字

【卷十三】【田部】畤
天地五帝所基址,祭地。從田寺聲。右扶風有五畤。好畤、鄜畤,皆黃帝時祭。或曰秦文公立也。周市切 [2] 

説文解字注

(畤)天地五帝所基止祭地也。止依韻會正。下基也。以基止釋畤。以曡韻為訓也。所基止祭地謂祭天地五帝者。立基止於此而祭之之地也。畤不見於經。秦人因周制垗五帝於四郊。依附為之。垗字音譌。遂制畤字耳。考封禪書。秦襄公居西垂。作西畤。祠白帝。其後文公都汧。作鄜畤。郊祭白帝。其後德公居雍。宣公作密畤於渭南。祭靑帝。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獻公作畦畤櫟陽。祀白帝。漢高祖立黑帝祠。命曰北畤。按密上下三畤及鄜畤及北畤、謂之雍五畤。祭靑黃赤白黑五帝之地也。先言天地者、秦時謂五帝卽天地。故曰唯雍四畤。上帝為尊。秦之郊見卽祭畤也。從田。寺聲。周市切。一部。右扶風雝有五畤。地理志右扶風雍下曰。有五畤。按雍只有四畤。密畤、吳陽上畤、下畤、北畤也。史記雍五畤。漢志右扶風有五畤。葢兼鄜縣之鄜畤祀白帝而言。鄜雖屬左馮翊。而馮翊、扶風故皆內史地。故得統偁之。史記於高祖未立北畤前曰雍四畤。葢亦謂密、上、下、鄜四畤。是以四畤上親郊見。而西畤、畦畤上不親往。別白言之也。好畤、鄜畤皆黃帝時築。築各本作祭。今依韻會訂。封禪書曰。自未作鄜畤也。而雍旁故有吳陽武畤。雍東有好畤。自古以雍州積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葢黃帝時嘗用事。雖晚周亦郊焉。其語不經見。縉紳者不道。按史公作吳陽武畤。而許作鄜畤。與史、漢不合。傳聞之異也。或雲秦文公立。秦文公立鄜畤。史、漢皆雲尒。而舉為疑辭。且若好畤亦文公立者。皆傳聞之異也。 [2] 

引證解釋

又稱五畤原,在今陝西鳳翔縣南。秦漢時祭祀天帝的處所。
《史記·孝武本紀》:“上初至雍,郊見五畤。”張守節正義:“先是文公作鄜畤,祭白帝;秦宣公作密畤,祭青帝秦靈公作吳陽上畤、下畤、祭赤帝黃帝漢高祖作北畤,祭黑帝;是五畤也。”
《史記·孝武本紀》:“於是以薦五畤,畤加一牛以燎。賜諸侯白金,以風符應合於天地。”
《漢書·郊祀志下》:“ 元帝 即位,遵舊儀,間歲正月,一幸 甘泉 郊泰畤,又東至 河東 祠后土,西至 雍 祠五畤。”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成帝建始二年,罷雍五畤,始祀皇天上帝於長安南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