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畢雲程

鎖定
畢雲程(1891-1971),浙江海鹽人。早年曾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長期從事棉紗業。與鄒韜奮關係密切,為韜奮主編的《生活週刊》最早的贊助人和撰稿人。民國23年(1934年)至民國25年間,先後擔任生活書店經理和《世界知識》半月刊主編兼發行人,並與沈鈞儒、鄒韜奮、杜重遠、金仲華等並肩戰鬥,出任香港《生活日報》社經理,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投身抗日救國事業。1949年後,曾任中國福利會主任秘書等職。1955年底,經胡愈之推薦參加韜奮紀念館的籌建工作,並任上海韜奮紀念館館長。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第四屆市政協委員。 [1] 
中文名
畢雲程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浙江海鹽
出生日期
1891年
逝世日期
1971年

畢雲程人物生平

畢雲程,1891年11月27日出生於浙江海鹽澉浦鎮,因家境貧困只念過一年半私塾,14歲便去上海闖蕩,做過布店學徒,也做過商務印書館紙版管理員,其間自學讀書,從不放棄汲取知識的機會。後來,他與一批愛國青年創辦了惜陰公會,並被推選為總幹事。誠如公會名字“惜陰”,畢雲程和同道青年珍惜光陰,積極學習,甚至編輯出版了《民德報》和《惜陰週刊》,傳播民主主義思想。 [2] 
到了1916年,畢雲程擔任上海紗業公所秘書,1918年又結識了鄒韜奮,得知他因從上海南洋公學轉入聖約翰大學欠缺學費時慷慨解囊,兩人由此成為摯友。因篤信實業救國,畢雲程從1919年到1932年十餘年間先後擔任上海厚生紗廠秘書兼紡織部主任,鄭州豫豐紗廠協理、廠駐滬辦事處主任等職務,為紗業發展作出了有益貢獻。彼時,鄒韜奮主編《生活週刊》,畢雲程成為了該週刊的最早贊助人和撰稿人,譬如寫下《中國經濟上的出路》等文章。 [2] 
1934年到1936年,畢雲程在鄒韜奮所主辦的生活書店擔任總經理,並擔任《世界知識》半月刊的主編和發行人。即便是在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下,畢雲程依舊勇敢地與沈鈞儒、鄒韜奮、杜重遠金仲華等同志並肩戰鬥,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抗日救國事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抗戰勝利後,畢雲程回家鄉澉浦隱居,在當地做了一些積極的社會公益事業,譬如支持澉浦城南小學辦學等。 [2] 
上海解放以後,畢雲程先後出任上海市花紗布公司顧問,兼上海市公私合營紗廠聯合購棉委員會主任秘書,助力華東地區紗廠恢復和發展生產。1950年夏,受宋慶齡邀請,畢雲程擔任中國福利會秘書主任、中國人民救濟總會上海分會常務委員、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分會理事。此外,他還擔任過華東財政經濟委員會專員、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文史館館員、韜奮紀念館館長等職。 [2] 
1971年1月10日,畢雲程因病逝世。悼詞中評價畢雲程“生前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為人正派,待人誠懇,工作踏實,作風細緻”,是“一位富於正義感的愛國民主人士”。 [2] 

畢雲程親屬成員

畢平非(1915-1988),又名拱華。畢雲程長子。民國22年(1933年)考入浙江大學,在校積極參與組織愛國學生運動。民國25年隨鄒韜奮赴香港,任《生活日報》助理編輯。民國26年4月,在浙江大學秘密建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浙大支隊,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28年受黨組織指派,參加由宋慶齡和國際友人路易·艾黎等發起成立的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工作。解放後,先後在上海和中央工業部門從事手工業和集體所有制經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參與中央關於加強手工業管理等政策性文件的起草工作。任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工藝美術局副局長時,參與組織召開全國老藝人代表大會,為挖掘和搶救瀕臨失傳的傳統工藝美術制定保護政策。曾任輕工業部進出口局副局長及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副理事長、代理理事長等職。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