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畢思文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創新研究員)

鎖定
畢思文,男,量子遙感科學家,地球系統科學家,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創新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遙感信息科學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所黨委委員和重點實驗室黨支部書記,深圳市京灣量子遙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1]  [5] 
畢思文於1975年9月—1977年10月就讀於江蘇省徐州煤炭工業學校,學習煤田地質學與勘探專業;1977年10月—1978年10月任江蘇省徐州礦務局地質技術員;1978年10月—1982年7月本科就讀於安徽理工大學地質系煤田地質學與勘探專業,畢業獲得學士學位;1982年8月—1987年8月任江蘇省徐州礦務局助理工程師、地質工程師;1995年9月—1997年11月任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副教授;1997年11月—1999年12月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副導師;2000年1月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常務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  ;2017年4月26日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3]  [6] 
畢思文的研究領域為地球系統科學量子遙感 [1] 
中文名
畢思文
外文名
Siwen Bi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安徽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7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畢思文人物經歷

1975年9月—1977年10月,畢思文中專就讀於江蘇省徐州煤炭工業學校,學習煤田地質學與勘探專業。 [8] 
自20世紀70年代初期以來,從事煤礦工作,歷經從採煤工、回柱工到生產技術科、安全檢查科和地質測量科等工種,先後任採礦技術員、測繪技術員。
1977年10月—1978年10月,任江蘇省徐州礦務局地質技術員,從事煤地質學與勘探、數學地質、地層古生物、礦井地質的技術和科研工作。
1978年10月—1982年7月,本科就讀於安徽理工大學地質系煤田地質學與勘探專業,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同時選修了物理學專業和化學工程、礦建等專業的大部分課程。 [3] 
1982年8月—1987年8月,任江蘇省徐州礦務局助理工程師、地質工程師。
1987年9月—1990年7月,碩士就讀於中國礦業大學地質學系沉積學與構造地質學專業,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3] 
1990年8月—1991年8月,任江蘇省徐州礦務局研究室主任、地質工程師。 [3] 
1991年9月—1995年8月,博士就讀於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水文地質學與工程地質學專業,畢業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3] 
1995年9月—1997年11月,任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副教授,同時進行地質學專業博士後研究。
1997年11月—1999年12月,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副導師。
1997年12月—2000年1月,任清華大學力學系教授,同時進行固體力學專業博士後研究。
1998年7月—1998年12月,到德國波茨坦大學地學研究中心做訪問學者。
2000年1月,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常務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 
2017年4月26日,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6] 
畢思文相關圖片

畢思文主要成就

畢思文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畢思文主要以青藏高原為示範,開展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量子遙感實驗與理論研究;數字人體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 [1] 
  1. 1995年9月—1997年11月,在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從事大地構造學與數值模擬,地球系統科學等領域研究工作。主要有:藏北西崑崙大地構造分區,演化及其模擬實驗研究;統一構造理論初探(地球系統構造學);地球系統科學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山東兗礦區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與模型研究。
  2. 1997年11月—1999年12月,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從事青藏高原構造地質與區域地質學、高温高壓岩石力學和數值模擬、新概念地質力學等研究工作。
  3. 1997年12月—2000年1月,在清華大學力學系從事地球系統力學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創新研究工作。主要有:地球系統力學與構造動力學研究;青藏高原構造地質與南北邊界碰撞變形的運動學、動力學數值模擬研究。
  4. 2000年1月,在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從事青藏高原構造遙感分析與動力學耦合模型研究、地球系統科學與數字地球互動關係研究、量子遙感與數字礦山研究。 [2] 
  • 學術論著
據2022年10月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網站顯示,畢思文共著有專著14部,全為第一作者,已出版10部,4部出版中。發表論文230餘篇,其中《自然》1篇,SCI收錄35篇,EI收錄21篇,CSCD與核心期刊收錄130餘篇。 [1] 
部分論文如下:
[1]畢思文.數字人體——人體系統數字學總論[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3(S1)41
[2]畢思文.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統一研究的最佳天然實驗室——青藏高原[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97(05)36
[3]畢思文.地球內部流體系統科學統一理論[J].地學前緣.1996(03)35
[4]景東昇,畢思文.基於GIS的公共衞生事件應急信息系統平台[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3(S1)28
[5]畢思文,王秀利.數字人體研究的方法論[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3(03) [1] 
  • 科研項目
據2022年10月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網站顯示,畢思文從事科研工作以來,先後負責和參加中美德加國際合作項目、國家攀登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省部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30餘項。 [1] 
  • 科研獎勵
據2022年10月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網站顯示,畢思文獲省部級和市級科技進步獎6項。 [1] 

畢思文人才培養

  • 教授課程
開設時間
開設地點
開設頻率
課程名
面向對象
課時數
1999年2月—5月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
《塑性力學》
碩士研究生
25課時
2000-2001年
北京大學地質學系
《地球系統科學》
20課時
自2001年10月以來
成都理工大學
每年一次
《地球系統科學》
博士研究生
20課時
自2001年以來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每年一次
《地球系統科學》
博士研究生
60—40課時
自2003年4月以來
成都理工大學
每年一次
《數字工程》
碩博研究生
30課時
自2004年3月—5月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量子遙感》
博士研究生
20課時
自2004年6月
安徽理工大學
《地球系統科學》
碩士研究生
20課時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來源:科技創新網;摘錄時間:2022年10月4日 ): [2] 
  • 學生培養
據2022年10月科技創新網顯示,自2000年以來,畢思文培養碩士生10餘人,博士生6人。 [2] 

畢思文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
2017年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3] 
2019年8月6日
禹城市A類“大禹英才” [7]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 [5] 

畢思文社會任職

職務
中國地質大學講座教授
德國波茨坦大學兼職教授
成都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安徽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北京工商大學和國土資源部地球化學流體動力學開放實驗室兼職教授
中國科學》編委
地震學報》編委
山地學報》編委
中國地理學會環境遙感專業委員會理事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數字人體智能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醫藥信息學會數字人體專業委員會主任
北京市醫藥信息學會“數字人體—人體系統數字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美國SPIE量子遙感國際會議主席 [4] 
參考資料來源: [1] 

畢思文人物評價

畢思文是數字地球國際“新星”。(加拿大電視台評) [8] 
畢思文不僅是地球系統科學的理論體系構建者,更是一位不畏艱險的實踐者。他有着堅韌不拔、頑強拼搏、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訪著名地球系統科學家與地質學家畢思文》劉永明評) [8]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