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畏服

鎖定
畏服,漢語詞語,讀音wèi fú,也作“懼服” [2]  “悚懾”, [3]  意思是因畏懼而服從、敬服。
中文名
畏服
拼    音
wèi fú
近義詞
慴伏 震怖 [6] 
釋    義
1、因畏懼而服從。2、敬服。
出    處
《逸周書·武稱》

目錄

畏服釋義

1、因畏懼而服從。2、敬服。

畏服出處

《逸周書·武稱》 [4] 

畏服例句

1、因畏懼而服從。
《逸周書·武稱》:“夷厥險阻,以毀其服,四方畏服,奄有天下,武之定也。”
《易·繫辭上》:“古之聰明叡知,神武而不殺者夫。”孔穎達疏:“夫《易》道深遠,以吉凶禍福威服萬物,故古之聰明叡知神武之君,謂伏犧等用此《易》道能威服天下,而不用刑殺而畏服之也。”
晉袁宏《後漢紀·桓帝紀一》:“匈奴、莎車、烏孫、鮮卑諸國常不賓附者,聞膺威名,莫不畏服。”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五回:“若少有嫌隙不當之處,不但不畏服,一出二門,還説出許多笑話來取笑。”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一節:“所謂耀武,就是對外國人誇耀中國的富強文明,使他們畏服。”
2、敬服。
《北齊書·廢帝紀》:“以常山王地親望重,內外畏服,加以文宣初崩之日,太后本欲立之,故愔等並懷猜忌。”
宋曾鞏《尚書都官員外郎王公墓誌銘》:“初為建安主簿,時尚少,縣人頗易之,及觀公所為,乃皆大畏服。”
宋 蘇洵 《權書下·高祖》:“為大臣素所畏服,獨此可以鎮壓其邪心。” [5]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大王居萬乘之尊,享千里之税;士馬精強,諸侯畏服;四時貢獻,不絕於庭,此萬世之利也。” [1] 
清陳天華《警世鐘》:“無論甚麼國,都要讚歎我中國,畏服我中國。”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