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甲竹

鎖定
甲竹(Bambusa remotiflora (Kuntze) L. C. Chia & H. L. Fung)是禾本科、簕竹屬灌木或喬木狀竹類植物,竿直立或近直立,通常高可達12米,頂端稍彎曲;深綠色,貼生有排列為條紋狀的褐色柔毛,毛脱落後竿表面無凹痕;節稍隆起,竿環平坦;籜環凸起,竿每節分數枝,籜鞘厚革質,籜耳呈狹長圓形,質硬而曲折,基部粗糙;籜片外翻,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背面無毛,腹面被短刺毛。葉鞘背面通常無毛,具突起的縱肋紋;葉耳小,質脆而早落,鞘口繸毛密集,纖細,勁直;葉舌短,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兩表面均無毛。花枝無葉。假小穗披針形,寬卵形,外稃寬披針形,背面及邊緣無毛;內稃與外稃通常近等長,背面無毛,花葯線形,花柱極短,羽毛狀。
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和海南。越南也有分佈。適生肥沃、石礫少、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地形平坦的土地。
甲竹的篾性堅韌,所編織的竹器經久耐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甲竹
拉丁學名
Bambusa remotiflora (Kuntze) L. C. Chia & H. L. Fung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簕竹屬
甲竹
命名者及年代
Kuntze,1891

甲竹形態特徵

甲竹
甲竹(5張)
灌木或喬木狀竹類, [3]  竿直立或近直立,通常高8-12米,頂端稍彎曲;節間長30-40釐米,直徑5-7.5釐米,深綠色,幼時無白粉或近無白粉,貼生有排列為條紋狀的褐色柔毛,毛脱落後竿表面無凹痕;第4節間的壁厚為6-9毫米;節稍隆起,幼時近竿基部數節於竿環及籜環下方各被一圈黃白色絹毛毛環,竿環平坦;籜環凸起,常留有籜鞘基部殘存物;竿每節分數枝,粗細不等,主枝較粗長。籜鞘厚革質,頂端截形或微凹陷,背面貼生向上的黑色刺毛;籜耳呈狹長圓形,其邊緣的繸毛為淡黃色或蒼白色,質硬而曲折,基部粗糙;籜舌高2-3毫米,頂端在中部拱起,呈“山”字形,邊繸具長為6-14毫米的粗糙流蘇狀毛;籜片外翻,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背面無毛,腹面被短刺毛。末級小枝具8-16片葉,葉鞘背面通常無毛,具突起的縱肋紋;葉耳小,質脆而早落,鞘口繸毛密集,纖細,勁直;葉舌短,邊緣具長為2-3毫米的流蘇狀毛;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通常長9-20釐米,寬1-3釐米,兩表面均無毛。 [6] 
花枝無葉。假小穗披針形,長1-2.4釐米;小穗含小花4-7朵;穎1或2片,寬卵形,長3.5-5.5毫米,背面無毛,邊緣被短小纖毛;外稃寬披針形,長約9毫米,寬5-6毫米,背面及邊緣無毛;內稃與外稃通常近等長,背面無毛,脊的先端粗糙或平滑;花葯線形,長約4毫米,基部下延呈箭簇形;花柱極短,柱頭通常3枚,羽毛狀。 [2] 

甲竹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和海南。越南也有分佈。 [2]  適生肥沃、石礫少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地形平坦的土地。 [4] 
甲竹 甲竹

甲竹繁殖方法

甲竹埋蔸育苗

母竹:由於1-2年生母竹的杆基部的隱芽生活力旺盛,養分充足,鬚根發達,發筍力強。1-2年生母竹一般都着生在竹叢的邊緣,分株容易。因此,選取生長正常無病蟲害的1-2年生的母竹,連蔸帶杆挖離後截去竹杆上部,留杆長1-1.5米(或第2至第3個節中間),移到苗圃地育苗。挖掘母竹時工具要鋒利,分離竹蔸時要用利刀切開,防止損傷杆基芽眼和保持根系完整。
埋蔸:埋蔸時先扒開泥土,深度為30釐米,將帶竹蔸的母竹向同一方向傾斜30-45°放入溝中,保持根部舒展,下部與土壤緊密接觸,再覆土踏實,株行距為30釐米×50釐米,最後再覆土淋水,並在竹筒內注滿水或濕泥土。 [4] 

甲竹埋節育苗

甲竹
甲竹(2張)
母竹:由於1年生母竹生長時間短,發育尚未健全,養分積存少,成活率低;2年生母竹生活力旺盛,組織較成熟,養分含量多,育苗成活率高,苗木生長健壯;3年以上母竹竹組織已趨老化,萌芽力減弱,育苗成活率低。因此,要注意選取2年生,生長正常,無病蟲害的母竹,齊地切取竹杆,削去竹梢,杆上各節僅留一條粗壯的主枝條,長2-3釐米,其餘全部剪去。由於埋節育苗一根竹子可作多個種使用,故成本較低,所育竹苗根系發達,生長旺盛,造林成活率高。如規模化育苗,可採用此法。
截杆:母竹的竹杆上細下粗,各節隱芽的飽滿的程度上瘦下肥,養分貯藏也是上少下多,由於頂端優勢的影響,上部芽眼抽發早,容易死亡,而中下部各隱芽較飽滿,生活力強,生根快,長勢旺盛,竹苗成活率高,故在截節時選取隱芽飽滿的中下部竹杆為宜。
截段時竹杆下部根據竹壁厚度以1-2個節截為一段,中部以2個節截為一段。截竹段時用利刀或鋸子均從兩個節中間截斷,截口處要平滑,避免竹筒爆裂破損。 [4] 

甲竹栽培技術

搭建蔭棚:為了減少竹節的蒸發量,防止竹苗的嫩葉受到灼傷,如經濟條件允許,最好在育苗開始前搭建好蔭棚,待苗木生根後再揭開。分株育苗在苗木分株移植後,也要搭蔭棚2-3周,以利成活。第一批育苗中,僅部分埋蔸育苗搭了蔭棚,成活率明顯高於未搭建蔭棚的苗木。
淋水:育苗初期,應依天氣情況每天或隔天淋水,要求苗牀表層15釐米以內的土壤經常保持濕潤。新苗出土以後,在60天以內呈“假活狀態”(有筍無根),此時仍需每天往葉面上噴水,即使雨過天晴,土壤含水充足也不例外。埋蔸育苗,要經常保持竹筒內注滿水或筒內泥土濕透。定安苗圃第一批育苗中,由於上半年天氣特別乾旱,氣温持高不下,不能夠及時澆水,母竹由於水分蒸發過快而乾枯,影響了苗木的成活率。
除草和培土:母竹埋植後約一個月就要開始除草,以後根據雜草生長情況進行除草,直到苗牀鬱閉。除草時,儘量避免損傷幼苗。澆水和除草時若發現竹節露出土面,應及時培土,重新覆蓋。
施肥:幼苗生根後(埋節育苗一般40-50天開始生根;埋蔸育苗一般60天左右開始生根)即開始施肥,首次施稀釋經過腐熟的人糞尿或易溶的複合肥一次,以後根據苗木生長情況每月施追肥一次,濃度逐次增加。施肥方法可用澆灌法或將稀釋液直接噴在葉面上。在第一批育苗中,幼苗抽出後,為了促進生根,在部分苗木還處於“假活狀態”就施肥,結果適得其反,肥料灼傷了幼筍,影響根系的生長。 [4] 

甲竹病蟲防治

常見的蟲害主要為卷葉蟲,用稀釋的樂果敵百蟲就可控制蟲害。 [4] 
甲竹 甲竹

甲竹主要價值

甲竹的篾性堅韌,所編織的竹器經久耐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