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鱉

(半翅目負子蝽科動物)

鎖定
田鱉,半翅目負子蝽科,又名田付(負)蝽,也就是大田鱉。是一類水生昆蟲它和負子蝽、蠍蝽等極其容易混淆,大田鱉不負子,直接將卵產至水草的莖上,負子蝽為2釐米左右,大田鱉最大可長到12釐米,國內常見的個體為7至9釐米,較小的個體只有5釐米左右,它是中國廣泛分佈的昆蟲。它頭部小,身體扁闊,生活在水中,呼吸管在腹部的末端.以水中的小魚小蟲為食.性兇猛。當負子蝽或田鱉咬到獵物時,它們會快速向獵物體內注射一種可以溶解組織的酶,然後吸食液化後的組織。 [1] 
別    名
水鱉蟲、河伯蟲、大田鱉
中文學名
田鱉
拉丁學名
Kirkaldyia deyrollei
二名法
Kirkaldyia deyrollei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    門
六足亞門Subphylum Hexapoda
昆蟲綱 Insecta
亞    綱
有翅亞綱
半翅目Hemiptera
亞    目
異翅亞目 Heteroptera
負子蝽科 Belostomatidae
田鱉
分佈區域
中國南方、美洲以及東南亞一帶

田鱉形態特徵

田鱉雖然屬負子蝽科,因雄性個體不負子而被稱為負子蝽科的另類,也稱大田鱉或田付(負)蝽,身體扁闊,橢圓形,通常灰褐色或黑色,喙短而強,腿粗壯,前足強壯,體長約為6-9cm。
此蟲頭較小,三角形。觸角短,4節;喙5節;複眼突出,無單眼;前胸大。前翅革質,發達且較為堅韌,前足粗大且強壯,呈鐮刀狀,通常為橫向擺放,同時也是與國產負子蝽的區別之一。後翅膜質,色淡黃。跗節短,有一鈎爪。中後肢脛節及跗節具長毛,足端有2個長爪。田鱉的尾巴尖端,有較長而細的吸管,用以露出水面時進行呼吸。卵比較大,初孵幼蟲可做魚養殖飼料。 [2] 

田鱉分佈範圍

雄性負子蝽 雄性負子蝽
田鱉分佈於中國南方、南、北美洲,以及東南亞一帶,少量分佈在中國北方。

田鱉生活習性

在底部鋪以小沙石,魚缸頂部用紗網覆蓋;種植較粗大的水草;以小魚、蝌蚪、紅線蟲、家蠅幼蟲、黃粉蟲幼蟲餵養,一次不可投放太多,2-3天投放一次;冬季要加温;幼蟲孵化後要移至別的浴缸內,否則會相互殘殺;經常清理魚缸。養殖5-6月之後,田鱉成熟,捕撈時在水草多的地方用網補,或利用成蟲的趨光性。在夜間用燈光誘集,或用帶餌的樹枝來捕捉。 [1]  [3] 
參考資料
  • 1.    殷海生,畢文烜編著. 彩圖實用昆蟲百科.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8.04.
  • 2.    楊舉,李東哲主編. 昆蟲圖鑑. 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4.02.
  • 3.    楊長舉主編. 食用昆蟲養殖技術. 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 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