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原

(瑞士凱樂技術有限公司亞洲部總裁)

鎖定
田原,女,漢族,博士,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現任瑞士凱樂技術有限公司亞洲部總裁。
中文名
田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主要成就
實現健康、舒適、節能建築發展之路
代表作品
南京詩朗國際街區
性    別
職    務
瑞士凱樂技術有限公司亞洲部總裁

目錄

田原簡介

北京凱樂世紀建築技術有限公司CEO 北京凱樂世紀建築技術有限公司CEO [1]
學院背景及專業領域經歷與成就:
● 1983年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 建築學 學士;
● 1988年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 建築技術與科學 工學碩士;
● 1998年哈爾濱工業大學 建築學 博士;
● 1999年-2001瑞士蘇黎世聯邦工科大學 建築技術 博士後,主要研究和推廣歐洲高舒適度健康節能建築技術和有效的戰略措施,承擔了全球可持續發展聯盟(AGS)資助的中國高舒適度低能耗建築項目,並擔任項目負責人。
● 代表作品:北京TIPTOP鋒尚國際公寓、北京Pop Moma恆濕恆温科技住宅、萬國城MOMA國際寓所、南京朗詩國際街區、濟寧興唐國粹城、杭州亞克生物醫藥創業基地、哈爾濱辰能溪樹庭院、解放軍第91中心醫院、營口匯明小區等項目。
凱樂建築實踐 凱樂建築實踐 [2]
提示:CCTV2《商道》2010-08-23 12:30 都市裏的“田園”

田原訪問

健康、舒適、節能建築發展之路――訪瑞士凱樂技術有限公司亞洲部總裁田原
簡歷
建築學博士。1999-2001年在瑞士蘇黎世聯邦工科大學做博士後,主要跟隨世界著名建築物理學家布魯諾·凱樂教授重點研究和推廣健康、舒適、節能建築戰略和有效的技術措施。2000年和布魯諾·凱樂教授一起承擔了全球可持續發展聯盟(AGS)資助的中國高舒適度低能耗建築項目——“鋒尚國際公寓”,並任項目主持。現為瑞士凱樂技術有限公司亞洲部總裁。北京凱樂田原建築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田原博士主持的主要代表作:北京“鋒尚國際公寓”、北京“Moma國際寓所”、北京“Pop-Moma”恆温恆濕科技住宅、上海安亭“F1方程賽旅館”、南京朗詩國際街區住宅羣、上海海源湖濱別墅等項目。
記者:現在關於健康住宅、生態住宅、高科技住宅的概念滿天飛,作為普通的消費者應如何理解?有沒有一些看得見、摸得着的辦法?
田原:關於住宅的提法,無論是健康住宅、生態住宅、高科技住宅,其實質都應該是健康、舒適和節能的。否則各種提法都只是形式上的新花樣。要真正做到“健康、舒適、節能”,不僅要滿足使用空間的要求,還要滿足人體對健康舒適的要求,包括室內温度、濕度、空氣質量、採光、噪聲控制等。具體説就是:室內温度全年控制在20-26℃;濕度40%-60%(短時間可以在30%-70%);可調節、控制光線和熱量的透射;室內噪聲35-45分貝以下;空氣質量每人每小時提供15-30立方米新風,室內無風感,無空氣再循環使用;衞生間、廚房無異味等。比現行標準節能50%以上。我們設計的投入使用的項目都有設在室內的温度和濕度表隨時可以觀察到室內温度和濕度。所以健康、舒適,它的效果是可以量化評價的,而且使用者是可以隨時檢驗的。
記者:提到高科技住宅代表,必有北京鋒尚,作為鋒尚設計的執行者,你認為該項目的示範效應體現在哪?
田原:北京鋒尚國際公寓項目是第一個在中國全面執行歐洲發達國家住宅標準的房地產項目,已經使用運行兩年,我想北京鋒尚國際公寓項目最重要的貢獻是引進併成功實踐了一個標準:歐洲發達國家的住宅標準。項目的成功證明了歐洲發達國家住宅的舒適和節能標準,以中國現有的施工能力和投資水平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企業界説“一流企業立標準。二流企業作技術,三流企業造產品。”北京鋒尚國際公寓項目確立了新標準。這是它最重要的示範作用。
北京鋒尚有很好的適應四季不同氣象變化的外圍護結構,使需要採暖製冷的時間縮短,設備功率大幅度減小,因而可以採用適合這種條件的新型採暖製冷方式:天棚柔和輻射採暖製冷+全置換新風。它的特點是:新風不參與採暖或製冷,且使用效率更高,新鮮空氣與污濁空氣相分離。柔和輻射採暖製冷使室內温度均勻,沒有風感,也無噪聲,更看不到任何設備,達到了歐洲發達國家的健康、舒適、節能標準。
我們辦公在北京“鋒尚國際公寓”。親身體驗和測試,記錄了大量實際數據。全年室內温度始終保持在20~26攝氏度的舒適範圍內,濕度在50%左右。北京地區的採暖費每年約28元/平方米,而且採暖期前後室温會在15度以下;而北京鋒尚的採暖費僅10元/平方米,且全年無低於20攝氏度的温度。
記者:你長期在歐洲從事高舒適度、低能耗住宅建築研究工作,現在回國發展,請你對目前國內高科技住宅業的發展態勢和與國外的差距作一評述?
田原:我們推廣並發展歐洲高舒適度低能耗建築的戰略思想。在任意氣象條件下設計建築,根據資金投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充分發揮材料性能,合理優化建築設計,使建築內部空間在不使用任何採暖製冷設備時的自然温度最大限度地保持在人體舒適範圍內,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設備的功率,縮短使用設備的時間,使採暖製冷所需要的能耗最小。尊重科學、實事求是是執行這一戰略的基礎。
正如建設部仇保興副部長所説的,中國建築節能的差距,一是缺乏節能與綠色建築的基本知識.二是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三是缺乏法律法規。四綜合性的標準體系還沒有建立。五是缺乏有效的行政監管體系。
除科學的設計外,還需要更好的現場服務。開發公司、設計部門、建設單位密切配合才能確保建築品質。所以設計部門的工作不僅是優化設計,更是包括材料設備選型、調試,監督施工質量等在內的全程服務,需要開發公司和建設單位的科學態度、理解支持。
記者:你的老師瑞士建築物理學專家凱樂.布魯諾在日內瓦建成了世界第一座“告別空調暖氣建築”———TourBalexert項目,但建築本身有地域性的特點,你在國內的項目如何來貫徹老師的思想?
田原:前述的健康、舒適、節能建築發展戰略適用於任意氣象條件。在中國我們設計的項目都貫徹了健康、舒適、節能建築的戰略思想,只是經濟條件、氣象條件、建築材料和技術條件下采用不同的技術措施和方法。
北京鋒尚國際公寓工程獲得巨大的市場成功。緊隨其後是北京Moma國際寓所、北京Pop-Moma恆温恆濕科技住宅、上海安亭F1方程賽旅館、南京朗詩國際街區住宅、上海海源湖濱別墅等。這些項目都是執行了健康、舒適、節能的戰略思想;都具有室內温濕度穩定、空氣新鮮、安靜、無風感、空間完整、低能耗、低運行費用、高性價比等特點.
在國家節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具有歐洲健康、舒適標準,而且低能耗、性價比好的建築會越來越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