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克兢

鎖定
田克兢,男,出生於1958年1月18日,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長堰人, [1]  武漢説唱團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青年喜劇表演藝術家。表演幽默風趣,風格獨特,刻畫人物準確、自然,演出火爆,在湖北武漢地區是家喻户曉的笑星。表演的《吃不了兜着走》《鵲橋熱線》《我的愛人》等十多個節目膾炙人口,錄製的影碟十分暢銷。曾多次獲得全國、省、市比賽一等獎。1994年,獨角戲《吃不了兜着走》獲首屆"曲藝小品大獎賽"金獎,從此一炮走紅。他是每年中南六省及湖北省春節晚會的常客;中央電視台《曲苑雜壇》以及《週末喜相逢》的座上客;武漢市各種小品大賽幾乎囊括全部一等獎.
中文名
田克兢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長堰
出生日期
1958年1月18日
職    業
表演藝術家
經紀公司
武漢説唱團
代表作品
武漢方言獨角戲
主要成就
武漢市説唱團國家一級演員

田克兢代表作品

《吃不了兜着走》《闔家轉移》《整容》《小店夜話》《棋迷》《我的遭遇》《中獎》《鵲橋熱線》《麻廠長》。
2005年春節期間,央視《見證》欄目推出《找樂》專輯,選取全國8個有代表性的城市,以及8個最能代表該城市民風民俗的笑星。武漢的代表是田克兢。
右圖一 田可兢 右圖一 田可兢
2006年春節晚會,表演小品《招聘》。

田克兢演藝經歷

緣起:兩毛錢演一場
田克兢 田克兢
田克兢在武漢人心目中,就是“獨角戲”的代名詞。把他二十多年的作品倒帶重放,我們聞到了熱乾麪撲鼻的香味,聽到了麻將清脆的撞擊聲,看到了老饞、麻廠長等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
田克兢,為我們勾勒了一個活潑生動的市井武漢。
2001年之前,田克兢一直是個“業餘演員”。他14歲就是武漢小有名氣的“故事大王”,只因為父親的右派身份,進不了專業文藝團體。他打過年糕,做過技工,站過櫃枱,拖過板車,後來總算在土產公司倉庫裏找了份正式工作。其間他一直堅持在武漢市羣藝館業餘曲藝團演出,演一場補貼兩毛錢。
起步:從獨腳戲到獨角戲
1980年,田克兢進京參加演出,看到了陝西王木櫝的獨腳戲《秦腔、歌舞與離婚》:“一個人就是一台戲,太精彩了!”
時任武漢市羣藝館館長的陳世鑫,將王木櫝的獨腳戲移植改編成《楚劇、歌舞與離婚》,表演者選定田克兢。從此,田克兢在舞台上越鬧越響,成了業餘演員中的“角兒”。
1994年,田克兢與相聲大師夏雨田首次合作的《吃不了兜着走》,獲當年全國曲藝小品大獎賽一等獎。田克兢首次嘗試的黃陂話,成為流行語。他去黃陂演出,大家都親熱地喊:“田克兢你回來了!”
“其實我是六渡橋長大的,不是黃陂人啊!”田克兢的辯白,委屈裏透着驕傲。
1997年武漢人打麻將成風,他們推出《麻廠長》;1998年,徵婚在武漢大行其道,他們推出《鵲橋熱線》;2000年,整個城市捲入彩票熱,他們推出《中獎》……
這些獨角戲説的都是武漢人的“壞毛病”,但武漢人就愛聽,彷彿有人撓着自各兒的痛處,癢癢地別樣舒坦。
將來還做“岔巴子”
2001年,田克兢摘掉“業餘”帽子,成為武漢市説唱團國家一級演員,如今還當上了副團長。可他説,我還是喜歡別個喊我“岔巴子”。武漢話裏的“岔巴子”,是説這個人碰到什麼人、什麼事都要去“岔”幾句。田克兢説,那不是貶意詞,代表着武漢人熱情、豪爽、直率的個性。
《伸着腦殼接石頭》
2021年12月21日19:30,方言賀歲喜劇《伸着腦殼接石頭》在武漢劇院首演,著名錶演藝術家田克兢攜説唱團中青年演員擔綱主演。 [2] 

田克兢人生信條

“我講的是武漢方言,我的觀眾在武漢。”
田克兢屬於武漢,只有武漢觀眾能聽懂他所有的言內之意和言外之意,為他樂不可支、前俯後仰;
田克兢記錄着武漢,社會萬象、街坊是非、時代變遷,都在他的嬉笑怒罵中融為一爐;
田克兢也從一個層面代表着武漢,如果你是個外地人,想了解武漢這座城市的性格,去看田克兢的獨角戲吧。
能為一個城市帶來快樂,足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