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獨腳戲

鎖定
獨腳戲,又稱“滑稽”,始創於清末、盛行於民國初年,是發源於杭州,流行於上海江蘇浙江等地,以“上海話”為主體語言演出的一種地方曲藝。 [1]  [14] 
獨腳戲以上海方言和杭州話表演,內容源自民間説唱和文明新戲,一種以説為主,主要靠講述滑稽故事和笑話來製造滑稽效果;一種以唱為主,主要學唱各種地方戲曲聲腔或民間小調。獨腳戲的表演技巧與相聲相似,講究説、學、做、唱,具有強烈的喜劇色彩和娛樂性,表現形式廣採雜糅,一人多角,形式靈活,南腔北調兼容幷包,有很大的容涵力和很強的可塑性。獨腳戲的傳統曲目主要有《哭妙根篤爺》《火燒豆腐店》《一百零八將》《七十二家房客》《各地堂館》《新老法結婚》等。 [1-2] 
2008年6月7日,上海市黃浦區和浙江省杭州市申報的獨腳戲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Ⅴ—68。 [3] 
中文名
獨腳戲
別    名
滑稽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編號
Ⅴ—68
遺產類別
曲藝
申報地區
上海市黃浦區、浙江省杭州市
始興年代
清代
流行地區
上海、江蘇、浙江等地
經典劇目
《哭妙根篤爺》《火燒豆腐店》《一百零八將》等
代表人物
楊華生、王汝剛、劉樹根等

獨腳戲歷史沿革

獨腳戲 獨腳戲
清朝末年,在上海老城隍廟一帶出現了一種叫“小熱昏”的民間藝術。演唱者一個人站在板凳上,旁邊竹子支架上放着一隻裝着梨膏糖的木箱,藝人敲小鑼和竹板進行演唱,並以此來兜售止咳梨膏糖。內容大多是滑稽的小段或新聞和故事,時常譏刺時弊,諷喻世道,倒也幽默潑辣。為免“禍從口出”,自稱為“小熱昏”,也有稱作“賣梨膏糖”的。後來又在河南路橋天妃宮以及街頭廣場撂地演出。竹枝詞《唱賣梨膏糖》中:“煎成百草梨膏糖,厚薄均勻劃塊方。手挈木盤安放架,鳴鉦唱賣韻悠揚。”説的就是這個曲種。那個時候,文明戲也在上海流行,其中有不少滑稽片斷。
民國九年(1920年)前後,江蘇都督程得全的妻子做壽,叫文明戲“民興社”派堂會。演員都因為怕失身份不願意去,於是民興社負責人只好私下裏找上海文明戲丑角藝人王無能去應付應付。王無能一個人沒法演劇,就獨自説笑話、講故事、唱京戲、學方言,扮演多種角色,沒想到受到熱烈歡迎。這次演出被後人視為獨腳戲的開端。
民國十六年(1927年),王無能離開文明戲劇團,正式掛牌演唱獨腳戲。同年杭州江笑笑來滬,稱為“社會滑稽”。次年,劉春山相繼而起,稱為“潮流滑稽”。三人為獨腳戲的崛起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被後人稱為“滑稽三大家”。 他們的表演形成“説唱”與“滑稽”的拼擋演出,遂使獨腳戲形成獨立的曲種。
民國十八年(1929年),上海新世界遊藝場邀請當時著名的五班(10人)獨腳戲藝人以“五福團”名義舉行每週一次的“大會串”,擴大了獨腳戲的影響,展現出當時獨腳戲演出的盛況。
抗戰爆發後,上海成為孤島,出現畸形繁榮局面,為獨腳戲的興盛提供了物質條件。另外,演出場地有了改善與擴大,大世界、新世界、永安公司天韻樓等大型遊樂場專門闢有曲藝場子,演出評彈、獨腳戲等。當時,上海民間電台又紛紛興起,達五十多家,電台播送獨腳戲節目數量很大,有的全天專播獨腳戲,從早晨8時起直到次日凌晨2時。此外還有咖啡館、舞廳、酒樓及各類堂會的演出。
獨腳戲 獨腳戲
20世紀30年代,獨腳戲處於鼎盛時期,從業人員有100餘檔,除了三大家以外,著名的演員還有程笑亭、陸希希、陸奇奇、趙希希、丁怪怪等。他們在遊藝場、堂會和民營電台演播,均自編自演。他們的演唱既不化妝,也不打扮,偶爾在衣服外面罩一件前清時官員所着的套子,就算“行頭”。説和唱也沒有一定的規格,總之以詼諧滑稽,引聽眾發笑為目的。為此,唱滑稽的演員或學説各地方言、或學唱各種戲曲(不以是否酷似為準,反以荒腔走調為佳),或東拉西扯評述些史實和時事,或發些警世之言。故上海的唱滑稽者多為口齒伶俐、頭腦敏捷,方能勝任。以至上海人對日常生活中那些口齒伶俐、善於説笑的人,便俗稱之為“像唱滑稽的”。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由江笑笑發起組成專演滑稽戲的“笑笑劇團”。那時獨腳戲藝人大多數開始兼演滑稽戲。這是一種新的戲劇樣式,是在獨腳戲、文明戲、趣劇以及此前有過演出的滑稽小戲的基礎上演變發展而成的。滑稽戲形成後,開始逐步取代漸趨沒落的文明戲,但獨腳戲仍然存在。她們二者有着血緣關係,一般滑稽演員都是兩棲的,既能演獨腳戲,又能演滑稽戲。此後,獨腳戲和滑稽戲一直在舞台上並駕齊驅,交相輝映。
抗日戰爭期間,不少獨腳戲演員投入宣傳抗戰活動。創作出很多作品。比如:1942年江笑笑聯絡獨腳戲演員和文明戲演員在過去獨腳戲大會串的基礎上,改編演出了第一個整本滑稽大戲《一碗飯》,此劇就是諷刺米店老闆在抗戰期間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效果很好。
日本人投降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獨腳戲演員已逾500人。比如姚慕雙、周柏春以“新潮滑稽”出現,颱風帶有書卷氣,在繼承發展前人曲目的同時,大量編演新段子。同時期的程笑飛在“唱”上另樹一幟,在獨腳戲中展示各種地方戲曲。還有楊華生從內地回滬,表演獨腳戲注重作品內容。其時,姚、周檔,程、劉(小劉春山)、俞(祥明)檔,楊、張(樵儂)、笑(嘻嘻)、沈(一樂)檔,在民間電台上各展所長,擁有大量聽眾。藝人們足跡遍於電台、遊樂場、堂會、舞廳、酒樓,他們以“説”或“説説唱唱”的名稱,在電台説唱新人新事,或演播獨腳戲“唱”派的節目。以黃永生為代表的一些業餘演員弘揚獨腳戲“唱”派中唱時事新聞的傳統,於1964年左右脱標出“上海説唱”名稱。雖然此時有了專門從事上海説唱的個別演員,但獨腳戲中以“唱”為特色的表演一直沒有間斷,再次掀起獨腳戲的高潮。
“文革”時期,獨腳戲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文革”後,1978年起,一些專演獨腳戲和兼演獨腳戲的滑稽劇團逐漸恢復建立,如:上海曲藝劇團(後改名為上海滑稽劇團),上海廣播電視藝術團曲藝隊,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上海市青藝滑稽劇團。不少中青年演員挑起了獨腳戲演出的大梁,有影響的有吳雙藝、童雙春、王雙慶、翁雙傑、李青、筱聲咪、孫明、方豔華、郭明敏、劉福生、姚祺兒、姚勇兒、沈少亭、蔡劍英等。人民滑稽劇團充實了大量的業餘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滑稽獨腳戲”代表性傳承人王汝剛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1981年,上海滑稽劇團在起創辦了培養滑稽演員的學館,新人有錢程、胡睛雲、秦雷、周立波等,獨腳戲走上了另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1] 

獨腳戲藝術特點

獨腳戲表演形式

獨腳戲 獨腳戲
獨腳戲源自民間説唱和文明新戲,初時由一人單獨演出,後逐漸發展為兩人或多人同台表演。常見的表演形式有三種,一是單口獨腳戲,行話稱“單賣口”,分敍事和散説兩類,由一人表演,以“逗笑”的手法組合成串的“包袱(笑料)”,結束時特意安排一個出人意外的笑料,俗稱“包袱底”,引得觀眾捧腹大笑;二是雙檔獨腳戲,行語稱“雙賣口”,由二人對口表演,與對口相聲相近;三是説時串漁,也稱“彩扮”,演員簡單化裝後以人物身份出現,常常一人多角,跳進跳出,隨時通過改扮變換身份,表演輕鬆自由,喜劇性強,再進一步即發展為滑稽小戲。 [2] 

獨腳戲表演類型

獨腳戲以上海方言和杭州話表演,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以説為主,一種以唱為主。前者主要靠講述滑稽故事和笑話來製造滑稽效果,亦可學講各地方言;後者主要學唱各種地方戲曲聲腔或民間小調,藉以博取觀眾的笑聲。 [2] 

獨腳戲表演道具

獨腳戲在遊樂場、堂會、劇場等,多為站立表演,在電台演播時多為坐演。表演時,舞台上常用堂幔(或以屏風替代),堂幔前置一橫放的半桌,半桌左右各有一張椅子。早期,半桌和椅子上都有桌披和椅披,桌披上還常繡上演員藝名或本檔獨腳戲的滑稽名稱,如“社會滑稽”、“醒世談笑”等。半桌上放置常用道具,如春鑼、木魚、三巧板等。半桌和椅子可隨表演內容而移動,變成“象徵性”的實物道具,如將半桌代櫃枱、代牆,將椅子代黃包車、轎車等。 [1] 

獨腳戲表演技巧

獨腳戲的表演技巧與相聲相似,主要包括説、學、做、唱四種,誇張、誤會、巧合、對比、詭辯、差錯、偷換、諧音等都是經常採用的搞笑手法。 [2] 

獨腳戲經典劇目

獨腳戲 獨腳戲
獨腳戲曲目豐富,內容包羅萬象。民國時期有“拓荒者”之稱的徐卓呆曾編演過《誰先死》《阿福上生意》等,為獨腳戲留下了一批重要作品。其後號稱“滑稽三大家”的王元能、汪笑笑、劉春山都在演出中形成了各自的代表作,王元能編演的《各地堂倌》《寧波空城計》《哭妙根篤爺》,汪笑笑與鮑樂樂演出的《水果笑話》《火燒豆腐店》《大鬧明倫堂》,劉春山演出的《遊碼頭》《汪家大出豐》等都以較高的藝術水準贏得了觀眾,豐富了獨腳戲舞台。 [2] 
抗日戰爭時期,獨腳戲演員編演了大量宣傳抗日和愛國的曲目,有痛罵賣國賊與歌頌戰爭英雄的《漢奸一百另八將》《抗日英雄馬占山將軍》《抗戰八年》《汪家大出喪》;有諷刺“接收大員”與假公濟私的《五子登科》,鞭韃社會黑暗的《罵米蛀蟲》《競選總統》等。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獨腳戲演員進行了大量的藝術改革和實踐,整理了一批優秀傳統節目,如《調查户口》《學英語》《普通話與方言》《寧波音樂家》《水淹七軍》《拉黃包車》《七十二家房客》等,多已收集在1963年編輯出版的《獨腳戲選》一書中。 [1] 
粉碎“四人幫”後,獨腳戲重新煥發青春,許多優秀曲目萌生。揭露“四人幫”倒行逆施的《看風使舵》《啼笑皆非》《貼標語》等寓莊於諧,引起觀眾極大的共嗚;謳歌勞動模範的《選擇》,宣傳法制的《現身説法》,以及《頭頭是道》《啥人嫁撥伊》《鄰隔壁》《新紅》《繁花似錦》《各派越劇》等已成為流傳甚廣的保留節目。 [1] 

獨腳戲流行地區

獨腳戲發源於杭州,流行於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僅上海黃浦區的老城廂一帶就集中了獨腳戲的千萬熱心觀眾。 [2] 

獨腳戲傳承保護

獨腳戲流傳現狀

隨着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現代化進程的加速,獨腳戲的傳統優秀作品的傳承及新作品的創作均面臨窘境,觀眾羣大量分流及流失,觀眾層老齡化現象嚴重,演出市場嚴重萎縮,演員出現斷層(自成一家的表演藝術家更是缺乏),而各方面保護及傳承所需的資金又嚴重缺乏。因此,滑稽獨腳戲這一民族文化藝術瑰寶亟待各個相關部門合力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保護。 [1] 

獨腳戲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12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公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和杭州滑稽藝術劇院演藝有限公司被認定為獨腳戲保護單位。 [4]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獨腳戲項目保護單位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杭州滑稽藝術劇院演藝有限公司評估合格。 [13] 

獨腳戲傳承人物

獨腳戲 獨腳戲
楊華生,男,1918年8月出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獨腳戲,申報地區:上海市黃浦區。 [5] 
姚祺兒,男,漢族,1949年4月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獨腳戲,申報地區:上海市黃浦區。 [6] 
王汝剛,男,1952年10月出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獨腳戲,申報地區:上海市黃浦區。 [7] 
童雙春,男,1934年出生,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獨腳戲,申報地區:上海市黃浦區。 [8] 
劉樹根,男,1953年10月出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獨腳戲,申報地區:浙江省杭州市。 [9] 

獨腳戲入選非遺

2008年6月7日,獨腳戲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獨腳戲曲藝價值

獨腳戲生長於都市市民文化的土壤,屬於典型的市民文化藝術。她既繼承了民族喜劇藝術的傳統,又不排斥對外國喜劇藝術的借鑑,貼近平民生活,迅速反映現實,形式上靈活簡便,滑稽詼諧,有很強的娛樂性。 [1] 
獨腳戲從形成到興盛,藝術特點愈見鮮明。一是強烈的喜劇色彩和娛樂性;二是巧妙的語言藝術;三是廣採雜糅,一人多角,跳進跳出,表現形式靈活,南腔北調兼容幷包,有很大的容涵力和很強的可塑性。 [1] 

獨腳戲重要演出

2018年6月,全國非遺曲藝周在天津大劇院舉行,獨腳戲等非遺曲藝駐場演出。 [10] 
2018年9月,獨腳戲集錦《石庫門的笑聲》在上海市蘭心大戲院首演。 [11] 
2018年11月,獨角戲《鄉音系鄉情》參加“助力鄉村振興·傳承紅色基因”杭州市鄉村文化之旅巡演。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