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綃

鎖定
生綃,讀音為shēng xiāo,漢語詞語,意思是未漂煮過的絲織品。古時多用以作畫,因亦以指畫卷。
中文名
生綃
拼    音
shēng xiāo
釋    義
未漂煮過的絲織品
出    處
《桃源圖》

目錄

生綃解釋

未漂煮過的絲織品。古時多用以作畫,因亦以指畫卷。 [1] 

生綃出處

唐·韓愈《桃源圖》詩:“流水盤迴山百轉,生綃數幅垂中堂。”
宋·王安石《學士院畫屏》詩:“六幅生綃四五峯,暮雲樓閣有無中。”
宋·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宋·曾鞏《送程公闢使江西》詩:“我思飛步登躡,又欲生綃乞圖寫。”
宋·李彭老祝英台近·杏花初》:忍重見。描金小字題情,生綃合歡扇。老了劉郎,天遠玉簫伴。幾番鶯外斜陽,闌干倚遍,恨楊柳、遮愁不斷。
宋·侯置《菩薩蠻(寫真)》:霓裳舞罷難留住。湘裙緩若輕煙去。動是隔年期。生綃傅豔姿
清·吳偉業《永和宮詞》:“上林花鳥寫生綃,禁本鐘王點素毫。”
蘇曼殊《調箏人將行屬繪金粉江山圖題贈》詩之二:“送卿歸去海潮生,點染生綃好贈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