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菊(原變種)

鎖定
甘菊(原變種)是菊科菊屬的植物。
中文名
甘菊(原變種)
拉丁學名
Dendranthemalavandulifolium(Fisch. ex Trautv.) Ling & Shih var.lavandulifolium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桔梗目
菊科
菊屬
甘菊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亞    科
管狀花亞科
春黃菊族·菊亞族
菊組
甘菊系

甘菊(原變種)形態特徵

甘菊(原變種)線稿圖 甘菊(原變種)線稿圖 [2]
多年生草本,高0.3-1.5米,有地下匍匐莖。莖直立,自中部以上多分枝或僅上部傘房狀花序分枝。莖枝有稀疏的柔毛,但上部及花序梗上的毛稍多。基部和下部葉花期脱落。中部莖葉卵形、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2-5釐米,寬1.5-4.5釐米。二回羽狀分裂,一回全裂或幾全裂,二回為半裂或淺裂。一回側裂片2-3(4)對。最上部的葉或接花序下部的葉羽裂、3裂或不裂。全部葉兩面同色或幾同色,被稀疏或稍多的柔毛或上面幾無毛。中部莖葉葉柄長0.5-1釐米,柄基有分裂的葉耳或無耳。頭狀花序直徑10-15(20)毫米,通常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疏鬆或稍緊密的復傘房花序。總苞碟形,直徑5-7毫米。總苞片約5層。外層線形或線狀長圓形,長2.5毫米,無毛或有稀柔毛;中內層卵形、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全部苞片頂端圓形,邊緣白色或淺褐色膜質。舌狀花黃色,舌片橢圓形,長5-7.5毫米,端全緣或2-3個不明顯的齒裂。瘦果長1.2-1.5毫米。花果期5-11月。 [1] 

甘菊(原變種)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630-2800米的山坡、岩石上、河谷、河岸、荒地及黃土丘陵地。 [1] 

甘菊(原變種)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新疆(東部)、江西、江蘇、浙江、四川、湖北及雲南。

甘菊(原變種)主要價值

【蒙藥】主治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高血壓病,肝炎,痢疾,癰腫疔瘡,目赤,瘰癧,濕疹,毒蛇咬傷《蒙植藥志》。 [1] 

甘菊(原變種)本種提示

甘菊分佈廣,變化大,是一個多型種。在共同分佈區內,它與野菊Dendrantherna indicum. (L.) Des Moul,有雜交發生的可能。甘菊的原變種模式採自河北張家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