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菊

(菊科菊屬植物)

鎖定
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 (Fisch. ex Trautv.) Makino),菊科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密被柔毛,下部毛漸稀至無毛;葉大而質薄,兩面無毛或幾無毛;花基生及中部莖生葉菱形、扇形或近腎形,兩面綠或淡綠色,二回掌狀或掌式羽狀分裂;總苞淺碟狀,總苞片4層邊緣棕褐或黑褐色寬膜質,外層線形、長橢圓形或卵形;瘦果長約2毫米;花果期6~8月。 [3] 
甘菊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及華東等地,日本也有分佈。生於山野路邊、丘陵荒地及林地邊緣, [4]  喜温暖,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喜肥。粘重土、低窪積水地不宜栽種。 [5]  繁殖方法有分根、插條、播種及組織培養等,以分根法應用最普遍。 [6] 
甘菊味苦、辛,微寒,有清熱解毒消腫,降血壓等功能,可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療瘡腫毒,高血壓病,肝炎,腸炎,蛇蟲咬傷等症狀。 [7]  甘菊還可以用來泡茶,有平肝、舒肺等功效。 [8] 
中文名
甘菊
拉丁學名
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 (Fisch. ex Trautv.) Makino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菊屬
甘菊
命名者及年代
(Fisch. ex Trautv.) Ling & Shih ,1871

甘菊形態特徵

甘菊
甘菊(5張)
多年生草本,高0.3~1.5米,有地下匍匐莖。莖直立,自中部以上多分枝或僅上部傘房狀花序分枝。莖枝有稀疏的柔毛,但上部及花序梗上的毛稍多。基部和下部葉花期脱落。中部莖葉卵形、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2~5釐米,寬1.5~4.5釐米。二回羽狀分裂,一回全裂或幾全裂,二回為半裂或淺裂。一回側裂片2~3(4)對。最上部的葉或接花序下部的葉羽裂、3裂或不裂。全部葉兩面同色或幾同色,被稀疏或稍多的柔毛或上面幾無毛。中部莖葉葉柄長0.5~1釐米,柄基有分裂的葉耳或無耳。 [9] 
頭狀花序直徑10~15(20)毫米,通常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疏鬆或稍緊密的復傘房花序。總苞碟形,直徑5~7毫米。總苞片約5層。外層線形或線狀長圓形,長2.5毫米,無毛或有稀柔毛;中內層卵形、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全部苞片頂端圓形,邊緣白色或淺褐色膜質。舌狀花黃色,舌片橢圓形,長5~7.5毫米,端全緣或2~3個不明顯的齒裂。瘦果長1.2~1.5毫米。花果期5~11月。 [1] 

甘菊主要變種

中文名(拉丁名)
形態特徵
圖片
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 (Fisch. ex Trautv.) Ling & Shih var.discoideum
舌狀花短,舌片長1毫米。總苞片3層。
分佈於中國四川西部(康定)。生長在海拔2700米山坡。 [1] 
甘菊穩舌甘菊變種 甘菊穩舌甘菊變種
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 (Fisch. ex Trautv.) Ling & Shih var.seticuspe (Maxim.) Shih.
葉大而質薄,兩面無毛或幾無毛。顯然這是一類濕生或偏濕生的生態型。
分佈於中國東北、河北、陝西、甘肅、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雲南。日本也有這類生態型。 [1] 
甘菊甘野菊變種 甘菊甘野菊變種
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 (Fisch. ex Trautv.) Ling & Shih var.tomentellum (Hand.~Mazz.) Ling et Shih.
該變種葉長橢圓形或長卵形,下面被稠密的長或短柔毛。
分佈於中國雲南。 [1] 
甘菊毛葉甘菊變種 甘菊毛葉甘菊變種

甘菊生長環境

甘菊喜温暖,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喜肥。粘重土、低窪積水地不宜栽種。 [5] 
甘菊 甘菊

甘菊分佈範圍

甘菊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及華東等地,日本也有分佈。生於山野路邊、丘陵荒地及林地邊緣, [4] 
甘菊 甘菊

甘菊繁殖方法

甘菊繁殖方法有分根、插條、播種及組織培養等,以分根法應用最普遍。 [6] 
分根法:甘菊採收後,選健壯的植株,割除殘莖,用馬糞或土雜肥覆蓋保暖越冬,使根芽翌春早發。翌春3~4月當新苗萌發後,扒開覆蓋的糞土並加速生長。4月下旬至5月上旬,苗高20釐米左右時,將其全部挖出,按新苗分株。在畦上按行距50釐米、株距30釐米、挖深10釐米左右的穴,每穴植入分株苗1~2棵,覆土壓實。
扦插法:選留種的母株及覆蓋越冬法與分根法同。4月下旬苗高15~20釐米時,沿地面將其割下,從中選10釐米以上長的粗壯苗,摘除最下部2~3片葉,按行株距7釐米×7釐米扦插於扦插育苗牀。遮陰保濕,20天左右可生出新根,扦插後有2片新葉長出時,即可移栽,移栽方法與分根法栽植相同。 [2] 

甘菊栽培技術

  • 中耕除草
定植後,午後無萎焉現象時,苗己成活,可開始鬆土、除草。一般進行3~4次,到結蕾後不再進行。中期除草可用35%雙草克乳油667平方米。用量70毫升進行藥劑除草,或用人工除草。
  • 追肥
定植後植株生長旺盛時,667平方米施稀薄糞水約1000千克;開始孕蕾時再施上述肥2000千克,另施過磷酸鈣10~15千克或用2%過磷酸鈣水噴霧作葉面追肥。
  • 排灌
定植後遇旱需澆灌,保持濕潤以提高成活率。成活後需要土壤偏幹,促進根系發育、控制地上部徒長,此時遇雨要及時排水降濕。
  • 打頂
定植成活後,苗高15~20釐米時,選晴天打頂,摘去莖尖1~2釐米,促進分枝。此後每2周進行1次,連續3~4次,7月下旬以後不再進行,否則分枝過多、花個頭過小。 [2] 

甘菊病蟲防治

又名斑枯病。病原菌是一種半知菌,生長各期均可發生,多雨季節嚴重。下部葉片首先發病,病葉出現近圓形紫褐色病斑,中心灰白色。後期病斑上生有小黑點(分生孢子器)。病斑擴大後全葉乾枯(不脱落)。防治方法:生長前期控制水分,防止瘋長以利通風透光;雨後及時排水,降低土壤濕度;在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集中燒燬,並用1:1:100波爾多液或50%代森錳鋅800~1000倍液噴霧。
根腐病屬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殘體上過冬,其發生與氣候條件關係很大,低温高濕和光照不足是引發此病的主要環境條件,土壤粘性大、易板結、通氣不良致使根系生長髮育受阻,也易發病。一般6月下旬至8月上旬發病,可用退菌特50%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注。鏽病可用敵鏽鈉97%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噴灑。
4月下旬開始發生,可用40%樂果乳油200倍液噴霧或25%唑蚜威1500~2000倍液噴霧殺滅。 [2] 

甘菊主要價值

甘菊藥用價值

甘菊味苦、辛,微寒,有清熱解毒消腫,降血壓等功能,可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療瘡腫毒,高血壓病,肝炎,腸炎,蛇蟲咬傷等症狀。 [7] 

甘菊保健價值

甘菊可以用來泡茶,有平肝、舒肺等功效。 [8] 
參考資料
  • 1.    甘菊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劉潔.甘菊豐產栽培技術[J].青海農林科技.2016年,第2期.90-91
  • 3.    甘菊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7]
  • 4.    李葆莉主編,本草綱目彩色圖鑑 上,中醫古籍出版社,2018.01,第119頁
  • 5.    甘菊怎麼養,甘菊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晉中黨建網[引用日期2023-03-24]
  • 6.    李朝霞編,中國食材辭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3,第108頁
  • 7.    林餘霖編著,中草藥原色圖譜800例 4,華齡出版社,2020.01,第683頁
  • 8.    李鑫編著,鳥語花香:龍瑞迎剪紙作品集,敦煌文藝出版社,2021.07,第113頁
  • 9.    甘菊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