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鎖定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成立於2002年,前身為1980年成立的環境工程系。學院現設有16個教學與研究機構:環境科學與工程教研室、給排水工程教研室、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教研室、熱能教研室、流體力學教研室、化學教研室、化學與環境實驗中心、流體力學實驗室、暖通與熱能實驗室、水工技術研究中心、環境工程設計研究中心、
中文名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創辦時間
2002年
類    別
私立
前    身
環境工程系
研究機構
16個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學院概況

熱能與空調研究所、固廢資源開發及綜合利用研究所、清潔能源與建築節能研究所、環境影響評價中心、山東省城市災變預防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院現設有五個本科專業(環境工程專業、給排水工程專業、環境科學專業、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熱能與動力工程)和四個碩士學科授予點(環境工程,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學院下設“工業流體節能與污染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能源與環境省級重點強化實驗室、暖通省級重點實驗室、市政工程省級重點學科、青島市新型環保技術重點實驗室,這都為學院各方面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契機。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學院現狀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6人,特聘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5人,經過20多年的整合,逐漸形成了老中青結合的,專業知識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現有在校本科生1500人,研究生171人,1995年給排水專業的畢業設計經全國高校給排水專業專家組評為A級。近年來,學院在水污染控制與污水資源化、固體廢物處理與綜合利用、環境生態工程、大氣污染控制、空調與建築節能技術、通風除塵與空氣淨化、熱工、熱泵及太陽能技術、環境評價與管理、城市公共安全等研究領域形成了明顯的特色。有14項研究成果共獲獎20項(次),“倒置A/A/O生物脱氮除磷技術”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污水脱氮除磷特色技術,2004年鑑定為國際領先,評為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項,獲國家專利21項,其中2005年申報實用新型專利共10項,科研經費達1000多萬元。“十五”以來,累計推廣科技成果10項,為社會創造經濟效益累計約1.5億元。開發新產品15項,成果轉化12項,創經濟效益累計達9705萬元,為“科教興魯”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公開發表論文近1000篇,其中國際會議論文及核心期刊600多篇,40餘篇被SCI、EI、ISTP、CA檢索機構檢索。學院已和國外多所大學建立學術交流關係,與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繫,建立了實質性的科研合作關係,科研人員交流頻繁,推動了學院學術交流的發展。2005年承擔了德國教育科研部與中國科技部共同合作的“針對中國城市區域半集中式綜合處理系統”項目。學院以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精神求發展、努力走出一條具有自身學科發展特色的道路:以建成國內知名的、高水平的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為目標,團結一致、共同奮進、去迎接更加輝煌的明天!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系統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礎科學知識、專業基礎理論及專業知識,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應用技能和工藝操作技能,受到科研方面的初步訓練並掌握一門外語,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的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高級技術人才。主幹課程: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建築環境學、流體輸配管網、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機械設計基礎、電工基礎、通風與空調工程、供熱工程、建築自動化。就業方向:畢業後主要從事室內給排水、採暖通風、空氣調節、建築電氣照明、燃氣供應、冷熱源、廠區及城市集中供熱、建築設備控制等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及營銷工作;能在設計研究院、建築工程公司、物業管理公司、相關設備製造公司及科研、生產、教學等單位從事本專業及相關的技術和管理工作。給水排水工程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給水排水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同時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控制、設備基礎、工程結構和建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品學兼備,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並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幹課程:水力學、水分析化學、水泵與泵站、水處理生物學、給水管網工程、排水管網工程、水處理工程、建築給水排水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儀表與控制。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從事給水排水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運營和管理工作,具備初步的開發創新能力。能在水的開採、加工、輸送、回收與再生利用這一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循環中,從事城市(鎮)、工業和建築領域給水排水的規劃、設計、諮詢、監理、施工、運營和教育研究等方面的技術或管理工作。環境工程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系統地掌握本專業所必備的基礎科學知識,掌握計算機應用、實驗、環境監測和工程製圖等基本技能,接受科研方法的初步訓練,掌握環境規劃與管理方面的知識和外語能力,具備廢水、廢氣、噪聲、固體廢棄物等污染防治和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規劃及水資源保護等多方面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幹課程:化學、工程力學、水力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監測、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和利用、噪聲控制工程等。就業方向:畢業生可以在建設、規劃、經濟管理、環境保護、工礦企業、科研、設計、學校等單位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科研開發方面的工程技術工作。環境科學培養目標:掌握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應用研究和環境管理的基本訓練,掌握環境監測與環境質量評價的方法以及進行環境規劃與管理的技能,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和一門外語,具有較高的科學素質及一定的教學、科研、開發和管理能力的高級技術人才。主幹課程:自然地理學、生態學、環境學、化學、環境工程學、環境質量評價、環境監測、環境管理學、環境信息系統等。就業方向:可以在建設、規劃、環境管理、環境保護、科研、學校等單位從事規劃、管理、環境評價及教學、科研、開發等方面的工作。熱能與動力工程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熱能工程、熱傳學、流體力學、動力機械、動力工程等方面基礎知識,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動力機械(如熱力發動機、流體機械、水力機械)與動力工程(如熱電廠工程、供熱工程、製冷及地温工程、空調工程)的設計、製造、運行、管理、實驗研究和安裝、開發、營銷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主幹課程

機械製圖、工程力學、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工程材料與機械製造基礎、電工電子學、熱工設備、空調用製冷技術、熱泵技術、通風與空調工程、熱能轉換利用、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就業方向:能夠在製冷與空調等熱力設備生產企業及製冷與空調等熱力設備使用單位從事科學研究、產品開發、優化設計、工程技術與生產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