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環境決策管理學

鎖定
國際東西方大學國際環境生態學院的學術研究項目,適用於指導該領域研究生的教學課題。
中文名
環境決策管理學
適用於
指導該領域研究生的教學課題
屬    性
學術研究項目

環境決策管理學學科簡介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Management
一,國際東西方大學 國際環境生態學院 學術研究項目,該研究涉及合成和可再生環境管理與生態應用工程改造,該系統為國際東西方大學 環境決策管理學學術教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居於環境管理與生態應用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董斌先生任該教育計劃的學術教育總監,針對環境管理與生態應用、環境決策管理學的教學課程發展,指導該領域的研究生。
二,決策學是一門研究科學決策的理論、原則、程序和方法的新興綜合性學科,它產生於本世紀50年代的美國,其創始人是美國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赫爾伯特西蒙。對決策進行科學管理的學術,簡稱為決策管理學,研究將決策管理學運用於環境管理的學科,簡稱為環境決策管理學。
LOGO LOGO
研究領域:環境景觀、生態管理、生態建築、生態旅遊、可持續環境生態發展

環境決策管理學定義

該研究涉及合成和可再生環境管理與生態應用工程改造,該系統為國際東西方大學 環境決策管理學術教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環境決策管理學學科開放分類

環境、決策、管理、環境保護、生態建築、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環境景觀、生態管理、生態建築、生態旅遊、環境決策管理學

環境決策管理學參考資料

1.學科開放分類

環境決策管理學實例案例

近年來,在國家環保總局的指導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關心下,上海的環境科技工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科教興市”主戰略為引領,以迎接2010年世博會和推進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為重點,突出環境科研為政府決策和環境管理服務的主旨,充分發揮上海在科技與人才方面的綜合優勢,加大投入和創新力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作出環境保護重大戰略決策、制定法律法規、推廣污染防治技術、出台監督管理措施過程中,堅持先進行調查研究,先進行技術論證,先進行試點示範的工作原則,初步建立了依靠科技加強環境保護的框架。“十五”期間,上海僅環保系統科技投入就達4200萬元左右,科研立項共162項,目前已取得科研成果約130項,其中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項1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決策諮詢獎5項。這些研究成果為提高環保主管部門的綜合決策能力,實施有效的環境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下面,重點彙報四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加強了影響城市長遠發展的前瞻性問題研究,突出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技術支持。
二十一世紀頭十年是上海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迎接2010年世博會的重要時期,也是上海向建設生態型城市邁進的關鍵階段。為了促進上海又快又好的發展,上海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視經濟社會環境綜合決策,把環境保護放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因此,我們圍繞全市發展大局,重點在四個方面加強了前瞻性研究,超前考慮影響上海長遠發展的環境問題,為市政府重大戰略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一是加強了生態型城市環境保障體系研究。根據到2010年基本建成生態型城市框架體系、以良好的環境質量迎接世博會召開的目標,開展了城市生態系統管理和調控技術的研究,在環境容量、污染物總量、環境保護目標措施可行性研究等基礎上,明確了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的重點領域和主要任務,為上海市政府滾動實施環保三年行動計劃,有序推進生態型城市建設提供了決策支持。二是加強了世博會相關環境問題研究。開展了“影響上海大氣能見度的主要因素與控制管理對策研究”,論證並提供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大氣環境改善的對策方案;完成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註冊報告-生態環境影響篇》、《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規劃區域環境保護措施研究》、《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等一批研究成果,為世博會的申請、註冊和成功舉辦綠色世博提供了技術支持。三是加強了水環境治理和保護研究。開展了“蘇州河等河道綜合整治對策研究”,為上海市河道治理和生態恢復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整治目標和方案措施,通過多年的整治,蘇州河水生態系統開始恢復,中心城區河道基本消除了黑臭,水質明顯改善;開展了《黃浦江上游水源地污染成因與環境容量研究》,為水源地保護提供了技術支撐。四是加強了崇明生態島建設的研究探索。崇明生態島建設是未來五至十年上海生態建設的重大工程。按照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的要求,在對崇明島環境本底調查的基礎上,着手開展了崇明島生態保護、安全保障體系研究,編制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為市政府作出加快建設崇明生態島的決策提供了依據;同時開展生態島建設關鍵技術示範工程建設,為科技引領和支撐城鎮化建設、推進崇明島生態建設提供示範。
二、着力加強了環境難點問題的科技攻關,突出為科學治污提供技術支撐。
圍繞上海在污染治理中面臨的技術難點,集中力量進行三個方面的科技攻關。一是開展了水環境改善技術攻關。順利完成了國家“863”項目“上海城市水環境質量改善技術與綜合示範項目”,通過系統的技術研究、開發和綜合示範,建立了以污水處理、河水就地淨化和水生態系統改善為核心的城市水環境改善技術體系;“蘇州河水環境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實踐”課題,研究開發了蘇州河水環境治理決策支持系統、截污治污技術、河道水質修復技術和污染底泥資源化等實用技術。這些技術在水環境治理中得到了推廣應用,對水環境質量的改善起到了關鍵作用。二是開展了循環經濟與清潔生產關鍵技術研究。重點研究開發循環經濟共性和關鍵技術,提高循環經濟技術支撐能力和創新能力。選擇一批能耗和物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業作為重點,開展了清潔生產與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如電鍍行業、化工行業、印染行業,開展了清潔生產與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大幅度減少了污染物排放。三是開展了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城市建設的關鍵技術研究。積極研究經濟發展與環境承載力和資源約束的關聯度及對策,研究節地、節水、節能、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通過突破技術瓶頸,緩解環境和資源問題對城市的持續發展構成的巨大壓力。
三、着力加強了環境政策和管理技術研究,突出為科學管理提供技術服務。
環境管理能力和水平一定程度上對規範環境行為、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監管效率起到關鍵作用。為了適應環保事業發展的需要,這幾年,我們重點加強了三個方面的環境管理研究。一是加強了地方性環境法規標準的研究。結合上海實際,重點研究修訂了《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制訂了《上海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辦法》和《上海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地方環境法律法規,為加強環境保護提供了法律保障。研究編制了生物製藥、半導體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鍋爐污染物排放標準和工業區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了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有效規範了企業排污行為,引導企業技術進步。同時,為配合推行在用機動車檢測維護制度,制定發佈了相應的在用車簡易瞬態工況檢測方法和污染物排放限值。二是加強環境監控和信息化管理能力研究。重點開展了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究,包括廢氣、廢水排放在線監測技術、安裝運營技術規範、信息採集分析、監控管理信息平台等的系統開發研究,為污染源在線監測工作的穩步推進起到了關鍵作用;開展“上海市污染源共享數據庫及GIS系統建設”研究,建立了統一的污染源數據管理公共平台,同時開發了建設項目環評審批信息化管理系統,提高了環境管理效率。開展了應急監測、執法能力建設研究,提高對潛在風險源的監管水平,增強處置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能力。三是加強了相關管理技術規範的研究。研究併發布試行了內陸河流及水系水質常規評價技術規範,提供了科學、直觀、規範的水質評價方法,彌補了現行河流綜合水質評價方法的不足,在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效果評估中得到應用,提高了各區縣治污積極性,促進了河道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研究發佈了“上海市區域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為全面推行區域環境影響評價提供了技術支持;研究併發布試行了微生物菌劑使用環境安全評價導則,為上海在國內首先開展微生物菌劑使用環境安全管理提供了技術規範。
四、着力加強了環境科技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突出環境科技成果應用和科技隊伍建設。
我們深刻體會到,要不斷提高環保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率,充分發揮科技對環保事業發展的支撐作用,科研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是核心。近年來,我們在科研管理中對促進科研成果應用和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作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科研課題的選擇上,採用向社會公開徵集,資深專家評議的方式確定。這不僅提高了課題確定的公開性和科學性,同時也吸引了全社會對本市環保科技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凝聚了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擴大了環保科研隊伍。
在承擔單位的選擇上,實施了科研課題公開招投標制度,根據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業的投標情況,經專家嚴格評估,擇優選定承擔單位。這些單位中,有的帶着前期研究成果,有的帶着配套資金和必要的研究條件,有的以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聯合參與投標。通過制度的創新,不僅增強了競爭意識,而且促進了多學科的結合和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格局的形成,整合了社會資源,降低了科研成本,提高了科研投入的效益。
在科研項目的管理上,我們嘗試開展專家型項目協調員制度,聘請學有專長的科研、管理專家參與項目管理,跟蹤課題進程,確保研究不偏離目標,提高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價值。
環境科研的生命力在於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政府的決策政策,轉化為環境管理的有效手段,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按照加快推進歷史性轉變、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要求,上海已將環境保護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領域之一,我們將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意識,更加突出環境科研為環境管理、決策服務的宗旨,在發展中尋找新的突破,在創新中獲取新的動力,努力為實現三個轉變,促進上海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