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環合

鎖定
形成新的碳環或雜環的反應過程,也稱閉環縮合或成環縮合。環合一般形成芳香族的六元碳環以及五元和六元雜環,因為這些環比較穩定,而且容易生成。
大多數環合過程是先由兩個反應物分子在適當位置發生縮合反應而連接成一個分子,但此時還沒有形成新環,然後在這個分子內部的適當位置再環合形成新環。為了以經濟合理的方式,形成預期的環狀結構,兩個反應物須在分子中的適當位置有反應性基團,而且價廉易得。
中文名
環合
外文名
cyclization
別    名
閉環;成環縮合
特    點
脱掉小分子,易成五元或六元環等
分    類
分子間環合和分子內環合
應    用
有機合成

環合簡介

環合反應是指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形成新的碳環或雜環的反應。有時也稱閉環或“成環縮合”。在有機合成中環合反應的類型很多,也就是説形成新環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形式,概括起來分為兩大類:即分子間環合和分子內環合。其反應歷程包括親電環合、親核環合、遊離基環合及協同效應等歷程。
大多數環合反應在形成環狀結時,總是脱落某此簡單的小分子,如 H2O 、NH3、HCl、HBr、C2H5OH、H2等。為了促進小分子的脱落,常常要用縮合促進劑。例如:脱水環合,常在濃硫酸中進行;脱鹵化氫環合常常要用縛酸劑,有時還要用銅催化劑;脱氫環合常在無水三氯化鋁、二氯化二硫氫氧化鉀存在下進行,有時還要加入温和氧化劑;脱醇或脱氨環合,常在酸或鹼的催化作用下進行。有些環合過程並不脱落任何小分子,這時反應物分子中要有雙鍵或三鍵。 [1] 

環合環合類型

環合指在有機分子中形成新的碳環或雜環的反應。環合分為:分子內環合;分子間多步環合;分子間一步環合(協同環合)。環合特點:容易形成具有芳香性的六元環和五元環;一般在環合時脱落某些簡單的小分子;常需環合促進劑;關鍵是選擇合適的起始原料。
(1)分子內環合 既在一個分子內部的適當位置發生環合反應。例如:
分子內環合 分子內環合
(2)分子間(多步)環合 即兩個分子之間先在適當的位置發生反應,連接成一個分子,但還沒有形成新環,這個分了不經分離接着發生分子內環合。例如:
分子間環合 分子間環合
(3)分子內一步環合(協同環合)發生反應形成新環,例如:
協同環合 協同環合
環合反應的類型很多,而且所用的反應試劑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不能像其他單元反應那樣,寫出一個反應通式,也不能提出一般的反應歷程和比較系統的一般規律。 [1] 

環合環合特點

環合是指在行機化合物分子中形成新的碳環或雜環的反應。其特點是:
①容易形成具有芳香性六元環環或五元環;
②一般是在兩個分子之間先在適當位置成鍵連成一個分子,然後在這個分子內部適當位發小環合反應;
③少數是分子內環合或分子間協同環合;
④一般在環合時脱落某些簡單的小分子,需要環合促進劑。
環合反應的關鍵是選擇價廉易得的起始反應物,能在適當反應條件下形成新環,而且收率良好,產品易分離精製。 [2] 

環合環合反應

形成六元碳環的環合反應
1、蒽醌及其衍生物的製備
苯酐與苯系化合物的C-酰化—脱水環合法,是合成蒽醌的主要方法,還用於製備許多蒽醌衍生物。
2) 苯乙烯法
苯乙烯二聚、氧化、脱水環合得蒽醌,國外已停用。
3)萘醌法
1,4,萘醌與丁二烯進行1,4-加成環合,然後氧化脱氫得蒽醌,國內曾試用,國外已停用。
4)羰基合成法
苯與一氧化碳脱氫環合,需高壓,對催化劑要求高,只有日本曾採用。
2、苯繞蒽酮的製備
苯繞蒽酮由蒽醌與甘油在濃硫酸中反應制得。包括三步反應:①甘油脱水生成丙烯醛;②蒽醌被鋅粉或鐵粉還原得蒽酮酚;③蒽酮酚與丙烯醛脱水環合生成苯繞蒽酮。 [3] 
形成含一個氧原子的雜環的環合反應
1、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製備
香豆素是鄰羥基肉桂酸內酯的衍生物。
1)香豆素的製備
香豆素由鄰羥基苯甲醛與乙酐在無水乙酸鈉和碘的存在下經Perkin反應和脱水C—O鍵環合而得。
2)6-甲基香豆素的製備
6-甲基香豆素由對甲酚與反丁烯二酸在72%硫酸中經酚羥基的鄰位雙鍵加成、脱甲酸、脱水C—O鍵環合而得。
2、羥基香豆素的製備
4-羥基香豆素由水楊酸經甲酯化,O-乙酰化、脱甲醇C—C鍵環合而得。 [3] 
形成含一個氮原子的雜環的環合反應
N-甲基-2-吡咯烷酮由γ-丁內酯甲胺的氨解、脱水C—N鍵環合而得。
2、吲哚及其衍生物的製備
1)吲哚的製備
吲哚由鄰氨基乙苯的高温脱氫C—N鍵環合而得。
2)羥基吲哚鈉鹽的製備
3-羥基吲哚鈉鹽由N-苯基氨基乙酸鈉在氨基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的熔融物中脱NaOH、C—C鍵環合而得。
3)烷基吲哚的製備
烷基吲哚通常以芳肼為原料與相應的酮,在酸性催化劑存在下,經複雜的反應歷程環合而得。
3、吡啶和烷基吡啶的製備
1)吡啶的製備
吡啶由乙醛、甲醛和氨經氣-固相接觸催化反應、脱水環合而得,同時生成3-甲基吡啶等烷基吡啶。
2)烷基吡啶的製備
⑴乙醛法 乙醛與氨進行氣-固相接觸催化反應,脱水,脱氫環合,主要生成2-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
⑵乙烯法 乙烯和氨在PdCl2-CuCl2催化劑和空氣存在下,液相脱氫環合,主要生成2-甲基吡啶和4-甲基吡啶。
此外還有氨-乙醛液相法、氨-乙炔法、氨-丙烯醛法、丙烯腈-丙酮法等。
3、吡啶酮衍生物的製備
吡啶酮衍生物可以看作是2-戊烯酸內酰亞胺或2,4-戊二烯酸內酰胺的衍生物。
吡啶酮衍牛物以氰乙酰胺和相應的β-酮酸酯經鹼催化脱水親核加成、脱醇(或脱水)、C—N鍵環合而得。 [3] 

環合應用

鄰苯二甲酸酐、甲苯和無水三氯化鋁按1.0:7.6:2.0的物質的量之比在45~50℃進行C-酰化,得2-(4ˊ-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後者在10%發煙硫酸中於115℃進行脱水環合得2-甲基蒽醌,將反應物冷卻至12~14%,滴加混酸或發煙硝酸,然後升温至95%進行硝化得1-硝基-2-甲基葸醌,將反應物稀釋,在50~55%滴加重鉻酸鈉的水溶液,升温至85℃進行氧化,得1-硝基葸醌-2-甲酸,最後將後者在15噸水中,於約130℃和約0.6MPa下進行氨解,使硝基被氨基置換,得1-氨基葸醌-2-甲酸。 [2] 
環合反應歷程 環合反應歷程
參考資料
  • 1.    唐培坤主編 .精細有機合成化學與工藝學.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2.01 :399~400
  • 2.    唐培坤主編 .精細有機合成化學及工藝學學習指南.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 , 2003.09:60
  • 3.    唐培坤編 .精細有機合成化學與工藝學學習指導.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02 :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