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

鎖定
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簡稱BCI) [1]  於2009年註冊,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是一家非盈利的國際性會員組織機構,在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倫敦設有代表處。在全球擁有超過400名會員組織單位,主要包括棉花種植單位,棉紡織企業和零售品牌。該組織旨在在全球範圍內推廣所謂的“良好棉花”(Better Cotton)。 [1] 
BCI於2020年10月21日發表聲明,宣稱“中國新疆存在侵犯人權和強迫勞動的風險”,並決定暫停在新疆發放BCI棉花許可證,並捏造所謂“強迫勞動”抹黑新疆棉花。 [3]  基於以上聲明,2021年3月,H&M一份“停用新疆棉花”聲明引發中國網友不滿。事實上,近兩年發表過與新疆棉花“切割”言論的外國企業還有不少。其中包括BCI成員阿迪達斯、耐克新百倫等。 [2]  [7] 
2021年4月15日報道,BCI官網下架“抵制新疆棉花”聲明 [9] 
中文名
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
外文名
Better Cotton Initiative
成立時間
2009年
總    部
瑞士日內瓦
協會性質
非盈利的國際性會員組織機構

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組織信息

世界上約80個國家大規模種植和生產棉花,其中,巴西、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美國、烏茲別克斯坦以及非洲的西部和中部國家是主要棉花生產國家。90%以上的棉農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種植面積不足2公頃。對棉農而言,棉花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對棉花生產國而言,棉花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國際棉業諮詢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tton Advisory Committee)估計,每年約有3億人口從事日漸增長的棉業。在全球最貧困的某些國家中,棉花是其數百萬人與全球經濟極其重要的聯繫。
但在全球範圍內,與棉花種植相關的各種負面的社會和環境影響破壞了棉業的可持續發展。人們尤其需要關注農場種植對人類和環境可能產生的嚴重影響。低效率灌溉技術,不良種植方法、農藥和化肥的不當使用都將對水資源的清潔、土壤肥力、人類健康和生物多樣性帶來威脅。
改善棉花生產的社會和環境條件,對人們和環境健康,全球數百萬人口的生計和棉業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需大幅降低使用農業耕種土壤和水資源種植棉花時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此外,棉花的種植和生產必須遵循經濟、環境和社會的長期可持續性原則。從社會學角度來看,應該讓棉農和工人通過種植棉花就能維持生計,並無須承認任何難以承受的風險。
BCI與廣泛的利益相關者展開合作,根據BCI制定的良好生產原則,在全球範圍內推廣良好棉花種植項目,並促進良好棉花在整個供應鏈中的流通。BCI最終目標是通過發展良好棉花項目,在全球範圍內轉變棉花的生產方式,使良好棉花成為一種主流的大宗商品。

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組織成員

BCI會員體系共分為四類:零售商和品牌、供應商和製造商、生產者組織以及公民社會。截至2020年12月9日更新的資料,會員數量達數千個。 [5] 
零售商和品牌包括耐克(Nike)、阿迪達斯(Adidas)、彪馬(Puma)、迪卡儂(Decathlon)、沃爾瑪(WalMart)、迅銷(Fast Retailing)、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傑克瓊斯和ONLY的母公司綾致集團等。 [4] 

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組織事件

發表不當言論
2020年10月,BCI曾發佈一則新聞稿,其中同樣宣稱新疆地區存在“強制勞動”和其他“侵犯人權”的現象,這不符合該組織的行為標準,須立即通過吊銷或拒絕BCI許可證來處理。從2020年3月起,BCI就暫停在新疆地區發放許可證,因而新疆的優質棉花也不再獲得BCI許可證。(該聲明於2021年3月重新編輯過)。
2021年3月1日,微信公眾號“BCI良好棉花”(賬號主體為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上海代表處)又發佈了一則關於新疆問題的重要申明。其中稱,近期BCI上海代表處收到之前部分新疆執行合作伙伴的問詢函,在此鄭重申明,BCI中國項目團隊嚴格遵照BCI的審核原則,從2012年開始對新疆項目點所執行的歷年第二方可信度審核和第三方驗證,從未發現一例有關強迫勞動的事件。
2021年3月,在H&M發表抵制新疆棉花事件愈演愈烈之時,從搜索網站查找BCI2020年10月的涉疆新聞稿,點擊進入網站後卻顯示“查找不到”。 [5] 
H&M
2020年10月,H&M在其官方發表的聲明中稱,新疆是中國最大的棉花種植區,到目前為止,我們的供應商從該地區與“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相關的農場採購棉花。“由於在該地區進行可信的盡職調查變得越來越困難,BCI已決定暫停在新疆發放BCI棉花許可證。這意味着我們產品所需要的棉花將不再從那裏獲得。” [6] 
耐克
2020年3月,美國品牌耐克曾發佈一則英文聲明,聲稱對有關新疆地區“強迫勞動”的報道表示關切,它們不從新疆地區採購產品,已和合同供應商確認,不使用新疆地區的紡織品或紡紗品。此外,耐克還稱,其在中國青島的工廠已停止從新疆地區招聘新員工,該工廠將不再有任何新疆員工。 [6] 
阿迪達斯
2020年,德國品牌阿迪達斯的一份有關“人權”和“勞工權利”的報告中,也提到美國對新疆棉花實施制裁一事。阿迪達斯聲明稱,它們從未在新疆生產過產品,早在2019年春季就已讓所有二級原料供應商停止從新疆地區採購棉紗。阿迪達斯還支持BCI的“倡議”,不再對出產於新疆的棉花予以認證。
優衣庫(Uniqlo)母公司迅銷
2020年8月,日本快消品牌優衣庫(Uniqlo)母公司迅銷曾在官網發佈一則新聞稿,表示沒有優衣庫產品出產於新疆地區,優衣庫的任何生產合作夥伴均未轉包給新疆地區的織物廠或紡紗廠。此外,迅銷還聲稱,該公司對一些報道中,對新疆維吾爾人的處境表示嚴重關切。
成員退出
2021年3月,安踏發表聲明稱:已注意到近日BCI發表的聲明,並對此事嚴重關切,我們正在啓動相關程序,退出該組織。聲明還稱安踏一直採購和使用中國棉產區的棉花,包括新疆棉,在未來也將繼續採購和使用中國棉。 [3] 
2021年3月25日晚間,FILA發佈聲明稱,FILA中國一直在持續採購和使用中國棉產區,包括新疆出產的棉花。同時,FILA中國已經啓動相關程序,退出BCI組織。 [8] 
中方迴應
2021年3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有關外國企業僅僅依據謊言就拒用新疆棉花,這是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會引發中國民眾的反感與憤怒。新疆棉花生產不存在所謂“強迫勞動”。2020年新疆棉花機械採摘率已達70%。這個時候一小撮國家和個人還在編造所謂“強迫勞動”的故事,難道是説強迫機器勞動嗎? [10] 
針對反華勢力的抹黑,中國外交部及新疆政府多次予以駁斥,強調所謂“強迫勞動”問題,完全是美西方一些機構和人員憑空捏造,嚴重違背事實。美西方以此作為藉口,對有關中國企業採取限制措施,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是赤裸裸的霸凌行徑,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2] 
下架聲明
2021年4月15日報道,BCI官網下架“抵制新疆棉花”聲明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