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現代毒理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鎖定
現代毒理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在“江蘇省應用毒理重點實驗室”(1993建立)、“江蘇省醫藥/農藥/獸藥安全性評價與研究中心”(1999年建立)和江蘇省部共建“人類生殖調控與危害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點(2002年建立)的基礎上於2005年8月批准新建成立的。
中文名
現代毒理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成立時間
2005年8月
在編人員
47人
實驗室面積
1053平方米

現代毒理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人員簡介

目前在編人員為4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講師5人,助教13人,高級實驗師3人,實驗師3人;在編人員中,19人擁有博士學位,14人擁有碩士學位,共佔總人數的70.2%,有15人分別在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或地區進修學習過。在編人員中,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和“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創新團隊學術骨幹2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和科學技術帶頭人5人,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高校優秀學科帶頭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各1人、南京醫科大學特聘教授2人。其中兼任中國毒理學會副理事長1人,全國毒理學二級分會委員2人,省級衞生毒理學會等學會主任和副主任委員2人。

現代毒理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發展方向

多年來,實驗室始終把“科學研究和實踐運用相結合”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順應當前國內外毒理學發展的最新趨勢及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結合實驗室多年來的工作基礎與優勢,形成了“環境內分泌干擾物與人類生殖健康”、“毒性基因與環境相關重大疾病”、“醫藥、農藥安全性評價與毒性機制”、“食物所致健康危害與控制對策”以及“毒理生物信息學”等5個主要研究方向。目前,主持國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撐計劃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97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和部省級課題51項。“十五”期間,累計獲得縱向經費3051.3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8項,總經費710萬元;獲得江蘇省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等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6項;發表重要學術論著309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18篇,累計影響因子350.830,平均2.973,影響因子>4.0的37篇,>5.0的15篇。建立了細胞分子毒理學、SPF級動物實驗、環境化學物檢測分析和毒理生物信息學4個公共科研平台,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和運行機制,為開展科學研究創造了良好的硬件和軟件條件。

現代毒理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是實驗室建設的重要內容。實驗室支撐的“勞動衞生與環境衞生學2007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衞生毒理學”和“流行病與衞生統計學2006年分別被批准為江蘇省“十一五”重點學科;“衞生毒理學”2005年和2004年分別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和江蘇省精品課程;實驗室所在的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擁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二級學博士點和5個碩士點;主編全國統編教材3部,參編4部;負責承辦了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學術會議、國際毒理學會繼續教育培訓班及海峽兩岸首屆毒理學學術交流會和以“公共衞生與中毒控制”為主題的第三屆全國公共衞生研究生暑期學校等學術會議和培訓班,並經常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前來講學和指導。2001年以來,重點實驗室支撐的學科構建了良好的教學科研平台,已形成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的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2001年以來,引進了6名國內外高層次人才;選派21名優秀學術骨幹出國進修學習;選留8名優秀博士畢業生和博士後充實與加強學科梯隊。共招收博士研究生40名,已授予博士學位17名,其中9名優秀博士畢業生赴美國、新加坡留學深造;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以第一作者發表的SCI論文57篇。先後獲江蘇省高等學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優秀團隊獎2項,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1篇和優秀碩士論文2篇,江蘇省研究生創新工程科研項目4項,兩位在職博士研究生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資助。

現代毒理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驗室

實驗室現有面積1053平方米,設4個共用技術平台:細胞、分子毒理學研究平台、SPF級動物試驗研究平台、環境化學物檢測分析平台和毒理生物信息學技術平台和1個公用科研平台;擁有國內較先進的儀器設備,總資產達到2350萬元,並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運行機制。 [1] 
參考資料